欠債上億?“雪糕刺客”背后的網紅老板,直播還債
來源/電商在線
撰文/王嶄
“債總得有人還嘛。”“對呀,總有一天能還完的嘛。”“我也認可這件事,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6月1日,在鐘薛高創始人林盛的視頻中,選擇留下的鐘薛高員工一邊參與直播間選品,一邊回答著“老林為什么不‘躺平’”這個問題。
5月27日,林盛在淘寶開設直播首秀,直播帶貨結束的第二天,“紅薯刺客”就登上了微博熱搜,無數網友吐槽他賣8元一斤的紅薯,質疑其直播又在“割韭菜”。5月31日,林盛頂著爭議再次現身直播間,一邊直播帶貨一邊解釋,直播間的紅薯有三種,其中還有2元一斤的,但似乎只有8元一斤的被關注到了。
直播還債,或者直播自救,林盛并不是第一人。曾在直播間夸獎過鐘薛高的羅永浩,直播首秀遭遇滑鐵盧的俞敏洪,或是七天七夜直播自救的天涯社區,都曾是走進直播間自救的一員。
直播自救的結局各有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直播自救是一個足夠吸引眼球的故事。
頂著爭議走進直播間的林盛,身上也有足夠的故事,他是曾經的營銷專家,一手打造出“雪糕界的愛馬仕”,再到如今的直播還債,林盛自己“已經做好了直播頭兩個月挨罵準備”。
但從目前兩場直播來看,林盛曾經講故事的能力還不能完全照搬到直播間,怎么和現在的消費者對話,也是他需要急切考慮的問題。
01
網紅老板,直播仍是“刺客”?
林盛的直播首秀,不算順利。
整場直播近5個小時,觀看人次84萬,“鐘薛高老林”的賬號漲粉1839人,曾經在社交平臺被稱為“雪糕中的愛馬仕”的網紅鐘薛高雪糕套盒,也只賣出去100多份,被眾人關注的紅薯總共上了三款,一共賣出400多單。
銷量不佳,討論和熱度也多是負面。
林盛首播結束的第二天,直播間售價42.9元的“康沙鳴門金時番薯5斤裝”就登上熱搜,被套上“紅薯刺客”的名號,和此前吐槽鐘薛高“雪糕刺客”的名稱相對應。
在5月31日的第二次直播中,林盛略有些無奈地回應,首播直播間一共三款紅薯,價格最高的一款并沒有上架,而是作為福利抽獎,直播間售賣的兩款紅薯有2元一斤的,也有8元一斤的,“它們各值各的價錢”“我覺得紅薯挺冤的”。剛回應和反思結束,林盛又賣起了定價9.9元的紅薯干,埋頭帶貨。
反思,是林盛直播間不可避免的話題。
從首播開始,林盛就在反思自己的錯誤,“鐘薛高在過去的一年里面運營的不太好,主要是我的責任,導致資金流非常緊張。有大量員工的薪水、補償金還有報銷等,我們沒有及時地兌付,不管用什么樣的方法,繼續賣鐘薛高還是開直播,我們都希望盡量能把公司恢復到一個正常的運營狀態,把欠的錢給還掉。”
首播時,直播間背景板有一個醒目的數字“729”,代表729個被鐘薛高欠薪、拖欠賠償金的在職員工和離職員工,林盛用這個數字激勵自己一點點把債還下去,而在第二次直播時,這個數字變成了726。
具體欠債多少,林盛并未透露,但《人物》今年4月的一篇報道中,提到鐘薛高不僅從未盈利,且欠款規模“接近9個億”。
一點點將這個數字降下去,不“躺平”,把債還清,是林盛早就做下的決定。
今年4月,新浪財經CEO鄧慶旭發了一條微博,表示鐘薛高創始人林盛被限高了,但坐了一夜綠皮火車到北京和他見面,“就是賣紅薯也要把債還上”,隨后又補充林盛直言自己“不跑不賴不慫”。
走進淘寶直播間的林盛,同時也在運營著其他平臺。
小紅書、抖音等平臺上,“鐘薛高老林”的賬號從5月29日—6月2日連續發布5條“鐘薛高為什么還不倒閉”的視頻,直言鐘薛高和背后工作人員仍在堅持把債還上,勾勒出一群堅韌的創業者形象。
只是各路網友似乎并不買賬,有網友吐槽鐘薛高“這是刺客被自己刺殺了”,也有網友認為他們在“自我感動”,踏進直播間還債的林盛,顯然還有不短的路要走。
02
故事大師的“滑鐵盧”
態度誠懇,決心還債的林盛,卻沒有說服眾多消費者。
這更多是因為林盛此前的經歷。曾經一手打造出馬迭爾、中街1946的林盛,用著相同手法和故事打造出了鐘薛高。
鐘薛高最出名的網紅單品厄瓜多爾粉鉆,原料是和“白老虎一樣稀少”的粉色可可,只有五噸原料進口到中國,其中三噸被鐘薛高拿下,搭配使用的是百萬元一噸的日本檸檬柚,最后定價66元一只,被稱為“雪糕界的愛馬仕”。
以往,林盛最擅長講的是一個個昂貴的營銷故事,這些故事足夠吸引眼球,也足夠被拿來做成“網紅”案例傳播,一時間精準拿捏住了消費升級浪潮中的消費者。
廣告咨詢出生的林盛,還曾總結過自己打造網紅雪糕的心得體會,表示在雪糕冰品這個賽道上,“大家比的是傳播能力的問題”。
但2022年,鐘薛高“火燒不化”的消息,讓人開始對這一網紅產品祛魅,隨后林盛在朋友圈怒懟這是對手的“黑公關”,“水軍明顯”,反而引起不少網友的逆反心理,“雪糕刺客”“刺傷消費者”“哄抬雪糕價格”等消息,讓消費者對鐘薛高失去耐心。
隨后,網友挖出鐘薛高曾兩次因為虛假宣傳被罰,都是因為在原料上虛假宣傳。而“不加一滴水”的廣告語,也被包裝袋后配料表中的“水”錘了。
風波中,一張截圖頻頻出現在鐘薛高相關的熱搜和評論區中,直到現在依舊被不少網友引用。
截圖中的林盛表情冷漠,配字“它就那個價格,你愛要不要”,讓無數網友質疑他“過于傲慢”——實際上,這一截圖來自《艾問人物》的訪談,林盛當時說的是,雪糕所用的原料日本柚子要120萬元一噸,原料商的態度是“它(柚子)就那個價格,(公司進貨)愛要不要”。
刷屏的“紅薯刺客”,也是因為林盛直播間的發言。
在直播間介紹8元一斤的紅薯時,他表示,“大部分人覺得尋常的東西就該是便宜的,但實際上世間昂貴的東西是純凈的空氣,曬到的陽光和干凈的水,和身邊默默對你好的人。但這很容易被我們忽略。一個好吃的紅薯,背后都是農人的點點心血,我們需要去格外珍惜。”
帶有幾分“雞湯”的解說,很難在消費覺醒的今天,讓網友為其買單。即便有人在社交平臺表示自己之前買相同品種的紅薯確實要這個價,也難讓林盛擺脫“紅薯刺客”的評論。在林盛的第二場直播中,還有彈幕顯示“紅薯不賣68元一斤都對不住你當初驕傲的表情”。
曾靠著講故事打造出無數網紅產品的林盛,需要改變的是在直播間和消費者溝通的風格。
在消費覺醒的今天,比起空泛的“雞湯”,消費者更希望了解的是真正有“性價比”的故事,即便林盛“已經做好了直播頭兩個月挨罵準備”,也要先了解,直播間的消費者,已經不再為昂貴故事買單了。
03
直播間里的“求生之路”
首播時,林盛曾直言,“做直播對我來說是一件特別糾結的事情,因為之前從來沒有這個選項,但最終還是決定要做這件事”。對于現在的林盛而言,直播帶貨可能是最具“性價比”的自救之路,也是一條可能讓他還清債務的路。
走進直播間求生的企業家和平臺不止一個。
曾在直播間挺過鐘薛高的羅永浩,因為創業失敗在2020年走進直播間,不僅帶著“交個朋友”變成了抖音頭部帶貨達人,還開出眾多矩陣賬號,并在2022年6月13日宣布“退網”——彼時羅永浩的6億債務雖然沒有還完,但已接近尾聲,他宣布自己將再次投入創業。
在K12教培行業出現危機之時,俞敏洪也帶著團隊進入直播間,雖然首播并不出彩,但半年后,“雙語帶貨”的董宇輝在一夜之間爆火,陸續打造出東方甄選和與輝同行兩大直播IP。
但并不是每一個企業或者企業家都能如此成功。
天涯社區曾為了籌措300萬元支付欠款,開啟了一場七天七夜的義賣活動,多位互聯網大咖參與其中,但最后只賣出了30萬元的商品,距離籌款目標相差甚遠。隨后,天涯還曾計劃推出“天涯臻選”等IP,但一直未能成功,最近的消息則是天涯社區想要出售旗下域名,進行最后的自救。
成功與否,離不開“人、貨、場”三大電商因素。
縱觀東方甄選和“交個朋友”,兩者都有著自己的獨特個人IP,一邊是多年網紅“真還傳”主角羅永浩,在直播間嬉笑怒罵,把直播效果拉滿,另一邊,則是有著豐富文化儲備的董宇輝,結合風土人情講述一個個故事。相較之下,天涯卻沒有明確的個人IP。
而在“貨”上,“交個朋友”和東方甄選早早就上探起了供應鏈,東方甄選更是從直播帶貨之初就開始專注農副產品的供應鏈,并且和工廠合作打造自有品牌產品。而天涯直播帶貨的產品更多來自公開選品池或者部分商家資助,并沒有什么優勢。
在“場”上,東方甄選和“交個朋友”組建了團隊,有自己的直播場地,而天涯更像一個“草臺班子”,直播中,還有看不過去的粉絲前來幫忙。
相同的邏輯,也可以用在林盛的直播帶貨上。
林盛有著“網紅老板”的IP,身上有著足夠的爭議和亮點,能為直播間帶來啟動流量,但在“貨”和“場”上,林盛卻頗為不足:直播帶貨的商品并沒有太多亮點,在價格上也沒有什么優勢,直播間采用的淘寶托管模式,還算不上一個獨立的團隊。
拿出低姿態的林盛,明白了現在的消費者不再會為曾經價格高昂的故事買單,而準備好挨兩個月罵的他,或許也將繼續在直播間尋找新的方向,尋找現在消費者更想聽的故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