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最愛去的「黃金商圈」,變了
出品/聯商翻譯中心
來源/PRESIDENT Online
編譯/文心木意、松柏
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東京的商業發展一直走在創新的前沿。
進入2024年,東京原宿和澀谷的新商業設施“留白”廣場引人注目。盡管是高地價的超黃金地段,但空曠的空間設計卻特別顯眼。連鎖店研究家谷頭和希先生對此新流行趨勢做出了如下分析。
01
“什么都沒有的”廣場空間
東京都內的大型商業設施將在2024年陸續開業,其中既有能吸引顧客的設施,也有不吸客的設施。決定成敗的關鍵是什么?成功的法則在哪里?跟隨筆者到實地探訪一下這些商業設施。
首先,值得關注的是4月開業的原宿“HARAKADO”。誕生于原宿中心的商業設施,對角線上有舊·東急PLAZA原宿的“OMOKADO”。因地處十字路口的拐角處,所以叫做HARAKADO(原角)。這個由地上7層、G層、地下共9層組成的商業設施,因為高圓寺的人氣澡堂“小杉湯”也作為租戶入駐,立刻成為一個熱門打卡點。
筆者在開業一個月后來到了這里,此時人還是很多,尤其是年輕人和入境游客。
走訪后的感受是,這個設施有很多“空白”。
最明顯的是4樓,整個樓層只有一家店鋪入駐。聽到這,大家可能會覺得這是個冷清的購物中心,其實不然。這是特意如此規劃的,即有意只引進一家店鋪,該樓層余下的空間取而代之的是長椅和其他休閑椅子等。
這里是一個名為“HARAPPA”的公共空間,正如其名,是以空曠地為主題的“留白”式空間,給人一種像自由空間一樣可以自由使用的體驗感。
HARAKADO有很多這種誰都可以自由坐的地方。地下1層·小杉湯的旁邊也有這樣的空間,這里甚至還有鋪著榻榻米的地方。
5樓以上的餐廳層也安排有很多可以坐的地方,屋頂庭院也一樣。而且,屋頂庭院的桌子上還有電源,仿佛在向客人說“請坐!”。
說到商業設施,一般都是品牌商戶擠得滿滿的。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這是標準的商業設施建設方法,空置的租戶往往被認為是有問題。一般“留白”的空間是不受歡迎的位置或感覺。
但是,如果看HARAKADO的話,反而會覺得是用心地特意創造出“什么都不做”的地方,即“留白”。
02
從“鋪滿物品”到“創造空間”
同樣是4月重新開張,面對澀谷站前十字路口的“澀谷TSUTAYA”。筆者在正式開放的前一天,也就是開館前日仔細觀察了館內,發現這里確實也變成了一種空間“留白”明顯的設施。
此次澀谷TSUTAYA重新開張的一大亮點是,之前的設施里陳列了各種被稱為“文化”的物品場所;而此次翻新后,則是通過文化,打造成了人們的交流場所,相當大膽地轉向了“創意場所”。
3、4層是寬敞的共享休息室,可供人們停留。5層有POKEMON CARD LOUNGE(寶可夢卡牌會所),可以通過精靈寶可夢口袋妖怪卡牌游戲進行交流。
另外,6層的“IP書店”和1層的活動空間等,根據時期的不同,會交替展示各種各樣的IP相關商品(指著作權、專利、商標、動畫、游戲、小說、電影等內容及其角色),除此之外的期間都是“空白”的空間。在此留有任何東西都可以展開的“留白”空間,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是充滿自由的空間。
這樣的嶄新面貌,與更新前的TSUTAYA,經常被DVD和CD等塞滿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與其說在之前是塞滿了物品,不如說現在是凸顯了空間。但是,這種留白絕不是“空置租戶”的消極意思,而是被巧妙地演繹出來,散發出時尚的氣息。澀谷TSUTAYA的改革,就是創造“留白”的改革。
03
創新背后的思考
思考之一:商業設施的“留白”能賺到錢嗎?
關于HARAKADO和澀谷TSUTAYA,僅從各自總公司的說明來看,他們確立了與以往的收益結構模式不同的道路。
HARAKADO的整體收益中,商品銷售只占一半多一點,其他的都是零售媒體,也就是利用館內空間舉辦活動等,通過廣告收入來賺錢。從根本上改變了收益模式。
澀谷TSUTAYA也是,與其說是靠賣東西賺錢,不如說是通過實時召開的IP的宣傳產生的收益“宣傳費”占了整體的四成。澀谷的黃金地段,不僅是日本,還能吸引全世界各種各樣的人的目光。從IP的版權方來看,該地方最適合宣傳推廣。
可以說,在物質消費遭遇天花板的今天,人們正在摸索不依賴物質的收入來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其在商業模式上也是符合現代發展潮流的。
思考之二:最近城市沒有“留白”空間了嗎?
即使它擁有與以往不同的收益模式,也能賺到錢,但如果沒有什么需求的話,就沒有必要特意建立這樣的設施。
其背景是近年來對城市的“反命題”。近年來的城市,各種各樣的東西密集地聚集在一起,休閑游玩的空間越來越少。因此,不僅物理上的留白空間消失了,精神上的留白也同時消失了。
從物理上的留白空間來說,特別是隨著共享經濟的發展,街道上的小縫隙和空間逐漸都被這種服務填滿。
最具代表性的是在市中心普及的LUUP(共享電動滑板車)。其特征之一是可以放置在“相當于兩臺自動售貨機的空間”。筆者曾經在澀谷周邊走訪過100個LUUP的端口,其中有些地方的LUUP的空間比兩臺自動售貨機還小。LUUP以填滿市中心空間的勢頭在增加。
特別是在市中心,供人們休閑發呆、閑逛的街道等地方越來越少。暫且把1000日元以下就能悠閑度過的場所稱為“SENDARA”,最近筆者對SENNDARA的需求在增加。
例如,近年來,市中心周邊的連鎖咖啡店人滿為患,也引發了人們的討論。家庭餐廳曾經是年輕人放松停留的地方,但近年來提出“90分鐘制”的場所也在增加。曾經輕松愉快的家庭餐廳也成了過去。
精神上的留白、物理上的留白在城市中給人一種急劇減少的印象。
寫在最后
在這樣的現實困境中,新誕生的“HARAKADO”和“澀谷TSUTAYA”等商業設施可以說是拯救和滿足了人們對“留白”的欲望。
HARAKADO的屋頂庭院,到處都有可以坐的地方,還有電源線。去這里既不花錢,又能充分滿足“SENDARA即休閑需求”。澀谷TSUTAYA 3、4層的共享休息室等,可以滿足在那里消磨時間的需要,前面提到的IP書店和活動空間也向人們提供了自由和舒適的體驗。
商業設施的“留白”化是城市發展變化的必然。可以說,這些商業設施最能敏銳地捕捉住在城市里的人們的需求。當然,如果無法實現商業收支平衡(盈利)的話,這些設施也會消失,但如果不是僅僅依靠商品銷售,而是通過廣告費和宣傳費等方式獲得成功的話,那么在原宿和澀谷出現的“留白”商業模式,也許會擴散到東京都內的其他地方。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