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貨店2024年免稅品賣得怎么樣?有何啟示?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 潘玉明
編輯/娜娜
2025年1月15日,日本國土交通省觀光廳發布海外入境游客消費動向調查報告。2024年訪日外國游客消費總額8.1395萬億日元(約3813億人民幣),達到歷史新高。按同口徑比較,比2023年增長53.4%,比2019年增長69.1%。外國游客人均旅行支出為22.7萬日元(約1萬人民幣),比2023年增長6.8%,比2019年增長43.3%。
外國赴日游客激增,外部有幣值變化、俄烏戰爭、大陸市場變異等驅動因素,關鍵內因在于日本國際化契約商業開放、各業態協同機制快速轉換,承接住這波高質量可持續紅利。
以下數據主要是摘引該報告,并作簡要解讀分析。
一、入境游客人數猛增
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口徑的數據,全年赴日外國游客總數為3686.99萬人次,比2023年增長47.1%,比2019年增長15.6%。韓國881.78萬人(增26.7%),中國大陸698.12萬人,臺灣604.44萬人(增43.8%)。香港268.35萬人(增26.9%),大幅刷新2019年的229.792萬人紀錄,每2.5人中就有一人訪日。中國大陸游客同比增加2倍,增量顯著。
國土交通省觀光廳的快報口徑數量較少。從入境游客總人數的增量比較,其它國家和地區的入境游客人數增量,已經彌補并超過中國大陸游客的數量差值。與中國大陸接近的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赴日游客人數,泰國114.7萬人、菲律賓81.3萬人、新加坡68.8萬人、越南為62萬人、印度尼西亞51.5萬人、馬來西亞50.4萬人。
在疫情之前或者正常年份,這些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跨境游客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國大陸的客人,現在他們更多地選擇了日本,特別是香港區域。
二、總體消費結構穩定
按照國籍和區域比較,消費額最高的是中國大陸,為1.7335萬億日元(約812億人民幣),占比21.3%。其次是臺灣,為1.0936萬億日元(約512億人民幣),占比13.4%。第三是韓國,為9632億日元(約451億人民幣),占比11.8%。第四是美國,為9021億日元(約423億人民幣),占比11.1%。第五是香港,為6584億日元(約308億人民幣),占比8.1%。前五個國家和區域總體占比達到65.7%。
其它消費額較多的國家和區域有,澳大利亞為3509億日元(約164億人民幣),占比4.3%,泰國為2265億日元(約106億人民幣),占比2.8,新加坡為2008億日元(約94億人民幣),占比2.5%,加拿大為1763億日元(約83億人民幣),占比2.2%,英國為1665億日元(約78億人民幣),占比2%,菲律賓為1504億日元(約70億人民幣),占比1.8%。越南為1364億日元(約64億人民幣),占比1.7%,印尼為1099億日元(約51億人民幣),占比1.4%,馬來西亞為1086億日元(約50億人民幣),占比1.3%。
從前5個國家和區域游客的消費最高項目比較,中國大陸是購物費,為7641億日元(約358億人民幣),臺灣是購物費,為4032億日元(約189億人民幣),美國是住宿費,為3863億日元(約181億人民幣),韓國是住宿費,為3034億日元(約142億人民幣),香港是購物費,為2359億日元(約110億人民幣)。除了中國大陸游客以外,其它4個國家和區域游客的購物消費總額為1.0548萬億日元(約494億人民幣),中國大陸游客購物消費占據其中的42%,占據全部海外入境游客購物消費額的31.85%。因此可以說,在購物消費項目中,中國大陸游客為日本的消費市場提供了第一強勁動力。
三、人均消費結構有兩極
第一、綜合比較看,游客的人均消費額為22.7萬日元(約1.1萬人民幣),比2023年增長6.8%,比2019年增長43.3%,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各個國家和區域比較,人均消費最高的是英國,達到38.3萬日元(約1.8萬人民幣),第二是澳大利亞,達到38.2萬日元(約1.8萬人民幣),第三是西班牙,達到37萬日元(約1.7萬人民幣)。
與高消費游客比較,中國大陸游客人均為27.8萬日元(約1.3萬人民幣),比2023年下降13.2%,比2019年增長30.5%。人均消費最少的是韓國,只有10.9萬日元(約5103人民幣)。
第二、人均消費結構,人均消費項目呈現兩極分化特點,中國大陸游客占據一極。
赴日入境游客人均消費最高的項目是住宿費,為7.7萬日元(約3605人民幣);其次是購物消費,為6.6萬日元(約3090人民幣);第三是餐飲費,為4.9萬日元(約2294人民幣)。從不同國家、區域游客的消費偏好結構比較,住宿費最高的是歐美、澳大利亞,其中英國最高,超過17萬日元(約7960人民幣)。澳大利亞超過16萬日元(約7492人民幣);在娛樂服務費方面,澳大利亞最高,超過3萬日元(約1404人民幣);在購物費方面,中國大陸最高,達到11.9萬日元(約5571人民幣),接近整體平均水平的2倍。
提取購物消費項目比較,除了中國大陸以外,排在前幾位的國家和地區還有:香港8.87萬日元(約4152人民幣)、新加坡7.61萬日元(約3562人民幣)、俄羅斯6.98萬日元(約3267人民幣)、臺灣6.88萬日元(約3220人民幣)、越南為6.48萬日元(約3033人民幣)、泰國為6.18萬日元(約2893人民幣)、美國為5.84萬日元(約2734人民幣)。韓國最少,為2.91萬日元(約1362人民幣)。
住宿費用很高的幾個國家游客,購物消費方面比較低調,英國為5.6萬日元(約2621人民幣),西班牙為5.3萬日元(約2481人民幣),法國為6.2萬日元(約2902人民幣),澳大利亞為5.9萬日元(約2762人民幣),都低于平均水平,是中國大陸游客的一半左右。
在餐飲和住宿消費方面,中國大陸游客人均分別為5萬日元(約2340人民幣)、7.36萬日元(約3445人民幣),餐飲消費等同于平均水平,住宿消費低于平均水平�?梢�,中國大陸游客到日本的主要目標是購物消費,寧可吃得簡單一點、住宿條件擁擠一點,也要花大力氣購物。體現出與其它國家和地區迥異的社會行事價值觀。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訪問日本的海外游客消費總額,在2022年以后呈現爆發式增長,遠遠超過2019年。除掉疫情因素影響的三年(2020年至2022年)不做分析比較以外,人均消費在2022年特殊時期達到23.5萬日元(約1.1萬人民幣)以后,2024年為22.7萬日元(約1萬人民幣),有所降低,但遠遠超過2019年的15.9萬日元(約7444人民幣)的水平。
隨著入境游客總人數的增長、總體消費同步增長,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住宿和娛樂服務類消費增長,以歐美、澳大利亞為主體。二是購物消費,以中國大陸游客為主體。目前中國大陸游客的總人數沒有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相差23.6個百分點),但是消費額度基本恢復2019年水平(相差2.1個百分點),人均消費呈現高速增長,比2019年增長30.5%。
四、中國大陸游客消費聚焦百貨店
根據國土交通省觀光廳的調查,中國大陸游客的消費特點有以下幾個:
第一、活動區域逐漸擴大。主要集中在三大中心城市,其次是其它地區域,包括奈良縣、靜岡縣、北海道等,但是去地方區域重復次數較少,據說去奈良奔著欣賞梅花鹿、合影,甚至想要投食的游客較多。初次旅游的集中在中心城市,隨著游玩次數增加,開始向其它地方區域延伸,探尋當地的古典名勝、風土人情、特產飲食。
第二、購買商品為主。初次光顧的,點心類購買率很高,達到71%,客單價1.1萬日元(約514人民幣),隨著旅游次數增加,客單價隨之增加,說明點心類的消費口碑穩定向上。服裝、鞋、包類,隨著旅游次數增加,客單價逐漸增加,說明這些商品的消費價值得到認可,服裝類復購率達到51.3%,復購率很高。美術館、博物館、動植物園、水族館、游樂園等休閑娛樂場所,首次旅游的消費較多,隨后下降,多次旅游的復購有回升,主題公園、音樂鑒賞等很少消費,溫泉類、健康護理、按摩類有增加趨勢。
第三、購買品類多、覆蓋廣。按購買率計算,前文提到的點心類購買率最高。其它品類依次為:化妝品及香水購買率55.7%,客單價3.1萬日元(約1451人民幣);服裝購買率42.5%,客單價3.4萬日元(約1591人民幣);鞋、包、皮革類購買率31.2%,客單價7.7萬日元(約3604人民幣);醫藥品購買率29.7%,客單價1.8萬日元(約842人民幣)。在購買率較低的品類中,客單價顯著提高,證明這些商品的質價比很高。手工藝品購買率8.4%,客單價1.8萬日元,音像制品及游戲品購買率6.4%,客單價2.2萬日元(約1029人民幣),電器制品購買率5.3%,客單價6.8萬日元(約3183人民幣);手表相機類購買率2.5%,客單價9.8萬日元(約4587人民幣),珠寶貴金屬,大陸游客購買率2.1%,客單價為24萬日元(約1.1萬人民幣)。
第四、拉動百貨店業績。中國大陸游客購買場所,以機場免稅店、便利店、藥妝店、百貨店為主。價格較高的商品,以百貨店為主。選擇部分百貨店季度業績對比可見,入境游客的免稅品消費在總體業績中占有很大比重(參見圖表)。
數據來源:企業官網
最夸張的是銀座的松屋百貨店,免稅品銷售額占總體約50%,2024年12月份接待中國游客同比增加2.7倍。為了減輕店面接待壓力,專門開辟服務平臺,設置接待室,高消費客人可以在3天內隨意到店休息,可以在線預訂商品,也可以跨境郵寄。
阪急阪神百貨店免稅品銷售額每個月增長幅度都在30%以上,5月增幅達到4倍。11月份公示,將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財年的免稅銷售額預期上調至1260億日元(約59億人民幣)。期初預測為1000億日元(約47億人民幣)。由于來自中國的訪日游客消費急劇恢復,上半年(4月至9月)免稅品銷售額完成693億日元(約32億人民幣),帶動百貨店業績整體增長17.7%,而國內銷售增長3.2%。
上級母公司H2O集團社長荒木直也表示,要識別海外客戶使其成為回頭客,特別關注海外富裕階層。強化3萬多海外會員卡客戶維護,將服務團隊增加到50人。山口俊比古社長面對媒體說,如果沒有很強的外部因素支持,這種業績指標是難以實現的。
大丸松坂屋百貨店的銷售數據顯示,全年免稅品銷售業績一路向上(參見圖表)。
數據來源:企業官網
高島屋百貨店的免稅品銷售額實現歷史新高,采取措施包括開辟海外會員專項服務,全年各月業績表現,免稅品業績與其它方面的業績增長幅度有巨大差距。
數據來源:企業官網
第五、消費滿意度很高。表示很滿意的占62.6%,滿意的占34.4%,合計97%,肯定再來70.7%,想要再來25.2%,整體滿意傾向很高,在國內組織商業滿意度調查,真實數據達不到這個水平。
對于滿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質量可靠、設計新穎、安全有效、服務溫馨。而這些指標在國內商場中的口碑普遍較差。有比較才有鑒別,這可能就是差距吧。
數據來源:國土交通省觀光廳
五、三點啟示
一、中國大陸游客大批東渡購物,品類涉獵廣泛,商品質量、消費安全、服務質量是根本的內在因素,幣值變化是一個外部推動因素,所謂情緒價值,也不過是附加因素,不能決定總體趨勢。
即使沒有幣值變化,消費依然強勁,說明大陸商場缺乏目標消費者追求的核心消費價值、缺乏消費要素聯動服務體系,比如國際化采購體系、與商場、交通、地方協會、旅游部門資源協同的數據分享體系等等。僅僅羅森便利店就可以提供7種語言服務,而我們很多商場竟然取消英語導視看板,與建設國際化高質量消費城市的口號南轅北轍。
二、日本將旅游強國作為戰略目標,2030年計劃吸引游客數量達到6000萬人,消費總額達到15萬億日元(約7022億人民幣),從現在的趨勢看,這是一個可行性較高的宏偉計劃。在未來幾年內,隨著商業企業向國際市場擴張營銷,會有更多國家和區域的消費者赴日消費,各類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會繼續拉動日本零售市場,包括百貨店業績。
可貴的是,作為國際化程度很高的開放式商業文化體系,寧可承受犯罪率上升的風險,也要擴張旅游文化戰略,包括對中國大陸富人提供10年簽證、一般旅游簽證逗留時間從15天延長到30天,把日本學校的修學旅行地改為中國等等善意行動。
三、入境外國游客消費帶來的問題,近期有很多日本網友評論這一熱點數據,他們羨慕在百貨店擅長語言技能的店員得到鍛煉,增加海外服務經驗,有利于個人成長。但是認為這份業績與日本國內消費總額相比微不足道。只是部分企業和人群受惠,還有很多人受到旅游公害和入境消費帶來的偏向性物價上漲壓力。有網友提到轉賣免稅商品、套取差價問題。
與此相關,希望日本百貨店解決好城市和地方營銷冷熱不均問題、解決好海外分店生存問題,幫助在中國大陸的分店轉危為安。比如上海高島屋2024年財年上半年(3月至8月)銷售額同比減少19.7%,赤字1億日元(約468萬人民幣),預計到2025年2月的財年銷售額下降12.6%。集團社長村田善郎表示,“上海高島屋是面向未來中國戰略的據點,希望可以盡力維持”,但是前景嚴峻,必要時不排除做出相應的決斷。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