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又一奢侈品電商巨頭將退出中國
出品/聯商網
撰文/夢縈
又一奢侈品電商巨頭將撤出中國,歷經十余年發展依然難逃敗走命運,不免令人唏噓。
《聯商網》了解到,奢侈品電商NET-A-PORTER確定了關閉中國所有門店的日期,將徹底退出中國。
近年來,奢侈品電商集體遭遇寒潮,破產、倒閉消息頻出,奢侈品電商行業為何陷入困境?未來將如何發展?
01
徹底退出中國市場
2月15日,NET-A-PORTER中國在官網發布公告稱,NET-A-PORTER頗特APP、官方網站以及NET-A-PORTER頗特官方精品店小程序,將于2025年3月20日停止運營,屆時所有商品將結束陳列,無法進行購買。
根據公告,其售后通道將保持暢通至2025年4月22日,官網及小程序用戶需要前往NET-A-PORTER頗特APP進行售后。如超出前述期限,將無法再提供退換貨等售后服務。
同時,另據了解,該公司也將同時關閉天貓店鋪,以及小紅書和抖音旗艦店。
事實上,早在去年6月,就曾有多個時尚品牌方收到來自NET-A-PORTER中國的消息,NET-A-PORTER中國業務預計將進行清算,從2025春夏系列開始將不會向品牌下訂單,中國線上業務將會持續到明年3月為止。
此外,據歷峰集團與阿里巴巴合資公司、NET-A-PORTER運營主體風茂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員工透露,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吳雅婷曾向員工宣布公司即將解散。
天眼查顯示,風茂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為超大型企業,注冊資本超12億人民幣,成立時間為2019年5月,董事長、總經理以及法定代表人均為顧佳琳,由Da Vinci Holdings Limited100%控股。
公開資料顯示,NET-A-PORTER由時尚編輯Natalie Massenet創立于2000年,一度成為全球最大奢侈品電商,并于2013年進入中國市場。
2002年,Richemont SA(CFR.SW)歷峰集團加入到Net-a-Porter的風投之中,2003年更耗資5000萬英鎊增持股份至30%。
2010年,歷峰集團宣布以3.5億英鎊,約合5.3億美元的估值,收購NET-A-PORTER集團63%的股份,加上已經持有的30%股份,達成絕對控股。
2015年,Richemont SA歷峰集團更進一步主導了NET-A-PORTER集團和意大利競爭對手Yoox SpA的合并,并導致在NET-A-PORTER僅有少數股權的集團創始人Natalie Massenet憤而出走。
實際上,NET-A-PORTER在中國市場的困境早有端倪,在進入中國市場初期步履維艱。2015年,NET-A-PORTER SpA旗下的折扣時尚電商outnet.cn頗特萊斯在經歷大規模裁員后宣布退出中國市場;而2019年,Yoox SpA也宣布于次年初退出中國市場。
而NET-A-PORTER之所以能在中國市場繼續運營,主要是因為在2018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與歷峰集團成立合資公司,該合資公司運營NET-A-PORTER和Mr Porter中國業務,并在合資公司成立后入駐天貓奢品專享平臺Luxury Pavilion。
值得注意的是,NET-A-PORTER的全球業務同樣面臨挑戰。
根據最新財報,歷峰集團披露YOOX NET-A-PORTER在2024財年中的銷售業績下跌14%,集團已將YOOX NET-A-PORTER列為已停止運營的業務,并在業績電話會議上表示,其出售事宜已取得進展。
02
行業遭遇“滑鐵盧”
事實上,不僅是NET-A-PORTER中國,不少奢侈品電商的發展都面臨嚴峻挑戰,就連頭部平臺也接連陷入困境。
2023年年底,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電商平臺Farfetch(發發奇)遭遇財務危機,一度瀕臨破產。最終被韓國電商巨頭Coupang以5億美元收購,但依舊未能扭轉虧損的局面。據Coupang財報顯示,受Farfetch拖累,2024年一季度凈利潤顯著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Farfetch曾與歷峰集團、阿里巴巴合作緊密。
此前,歷峰集團計劃向Farfetch出售YOOX NET-A-PORTER,但因Farfetch自身難保,歷峰集團的計劃宣告流產。
2020年11月,阿里巴巴和歷峰集團宣布建立全球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向Farfetch各投資2.5億美元,共同持有一家新合資企業25%的股份,由該合資公司運營Farfetch在中國市場的業務。
不過,隨著Farfetch深陷破產邊緣,這一聯盟狀態也宣告瓦解。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多個奢侈品電商平臺身上,2024年3月,時尚集團Frasers Group旗下的英國奢侈品電商Matches宣布進入破產政府托管,其曾被譽為英國最賺錢的奢侈品電子商務平臺之一;2024年初,加拿大奢侈品電商Ssense開始頻繁打折。
“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寺庫的情況也急轉直下,深陷業績虧損、被大量投訴、大規模裁員等負面消息旋渦。去年,還因未按時提交年度報告被納斯達克強制退市。而在股價上,寺庫也曾一度連續30個工作日股票收盤價低于1美元。
回顧更早以前,走秀網、尚品網、呼哈網、品聚網、尊庫網、新浪奢品等大批奢侈品電商玩家陸續成了行業炮灰,紛紛破產關停。
03
奢侈品電商為何難做?
過去一年,對于中國奢侈品市場而言,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中國消費者的奢侈品消費行為呈現出新的特點。
據貝恩咨詢最新的《2024奢侈品消費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奢侈品銷售額約為1.5萬億歐元,預估年增長率介于-1%至1%之間,個人奢侈品消費支出約為3630億歐元,同比2023年下降2%。
貝恩公司資深全球合伙人Bruno Lannes認為,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正處于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奢侈品牌面臨生存求變的關鍵節點。預計很多品牌或將陷入低迷,但部分品牌仍會保持增長。對于大多數奢侈品牌而言,未來的戰略重點將從擴張和提高價格,轉為銷售網絡整合與績效提升。
在這樣的背景下,奢侈品電商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而其面臨的主要挑戰就是如何平衡品牌價值和消費者體驗。
一方面,奢侈品電商的上游是奢侈品品牌,后者擁有極高的話語權,為了維持自己的高端形象,也為了壟斷渠道,奢侈品品牌不會輕易將授權外放,這也導致奢侈品電商一直無法爭取到頭部奢侈品牌以官方身份入駐,也難以獲得消費者認可。
奢侈品電商平臺拿不到品牌的正規授權,就只能從二三級經銷商手里拿貨,渠道差異很大,導致消費者對于來源和品質存在疑慮。
有分析指出,奢侈品電商為平臺業務,沒有頂尖奢侈品的授權,Net-a-Porter SpA和Yoox SpA更因是自營平臺,幾乎不銷售頂級奢侈品,而中國消費者則熱衷于購買LV和Gucci等頂級奢侈品。
另一方面,奢侈品屬于低頻、高客單價的特殊商品。對于奢侈品的主流消費者而言,他們追求的是愉悅的購物過程和尊貴的服務,線下品牌專賣店能夠提供良好的購物體驗和專屬服務,這一點是電商無法比擬的。
奢侈品市場研究機構要客研究院的評論指出,奢侈品消費者往往非常重視尊享的購物體驗,而即使電商平臺開設了自己的線下實體店,因為專業力和業務模式不同,也難以提供與奢侈品牌實體店相媲美的服務和體驗,而這恰恰是購買奢侈品人群向往的消費愉悅感。
此外,許多奢侈品牌都有自身的官網電商,在進入中國市場后也會進一步拓展線上渠道,這使得奢侈品電商平臺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同時,不少奢侈品牌近年來加強了對終端渠道的控制,收回分銷權并轉向直營,直接削弱了第三方電商平臺的生存基礎。
在中國,奢侈品電商市場的競爭也異常激烈,隨著阿里、京東等綜合電商通過天貓國際、京東國際等渠道介入奢侈品賽道,奢侈品電商的發展空間進一步被擠壓。
寫在最后
盡管奢侈品電商市場面臨多重挑戰,但該領域仍蘊藏著一些機遇。
如今,年輕一代逐漸成為奢侈品消費主力,其消費觀念已經從單純追求品牌轉向注重性價比和可持續性,奢侈品電商平臺也在不斷創新和調整戰略。
通過抓住年輕消費者群體,利用政策支持和循環經濟的理念,不斷推動行業規范化,拓展區域市場,奢侈品電商或許仍有機會在未來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