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試水“一人食”小火鍋!上新4.9元小份菜
來源/職業餐飲網
作者/旖旎
繼下飯火鍋菜后,海底撈又再一次對“一人食”下手了!
都說如今火鍋鍋底比菜貴,而近日,海底撈就在福州門店創新開賣極具性價比的“小火鍋”。
不僅推出16元單人份小鍋鍋底,還上新多種4.9元小份菜,吸引了眾多“白領”和“社恐獨行俠”。
以往,火鍋主打“三五好友”相聚的社交場景,很難解決一人食的問題。
此次火鍋一哥海底撈的試水新動作,代表著怎樣的火鍋新趨勢?
01
海底撈門店上新“小火鍋+小份菜”,
“一人食”新體驗?
近日,職餐記者發現,海底撈福州部分門店,已經開始著手創新改造,試運行“單人份”鍋底。
而此次單人小鍋和小份菜的試點,并非在全國門店鋪開,只選取部分區域門店先進行測試。
1、就餐臺改為“小鍋”模式,推16元“迷你鍋”,與標準鍋口味一致
職餐記者探店發現,目前福州的世紀金源店、大洋晶巔冠亞店,都已經開始推出單人份鍋底。
從餐臺來看,與海底撈傳統的大鍋模式不同,桌面設置了四個鑲嵌在桌內的小鍋,是一桌四鍋的“共享吧臺”模式,既兼容1-2人用餐,也降低門店改造成本。
從點單后臺可以看得出,在常規的雙拼鍋、單鍋、四宮格之外,增加了“小鍋”模式。
而這種迷你鍋鍋底,售價從16-22元,口味與標準鍋底一致,番茄、牛油、菌湯、真香鍋口味一應俱全。
2、同時上新“小份菜”,單價低至4.9元
海底撈常規門店一直有“半份菜”,而與小鍋模式同時上新的還有“小份菜”。
相對半份菜,更迷你,價格也更實惠,像是娃娃菜、水晶粉等基本在4.9元,腐竹海鮮卷6元,鱈魚蟹味棒8元,葷菜如牛板腱、鮮切牛肉24元/份。
顧客如果吃大鍋也可以點小份菜,吃小鍋也可以點大份菜。
而沒有改造“小鍋”模式的其他海底撈門店,也在陸續上新“小份菜”和“69元工作日團購套餐”。
通過低價套餐+小份菜組合,試圖慢慢覆蓋從小型聚會到單人工作餐的多元化場景。
3、限時供應,工作日的9:00-17:00,避開客流高峰
目前小鍋模式并不是全時段開放,僅限時供應。
只鎖定工作日的早九點到下午的五點,避開了周末和晚餐的客流高峰期。
這樣既填補門店非高峰時段空桌率,又避免擠壓正餐時段利潤。
而且,小鍋模式就餐同樣可以積累撈幣和成長值,相關等級權益也依舊能夠享受,像是針對學生的折扣依舊同享。
02
瞄準“孤獨經濟”,
海底撈“場景革命”下新的一槍?
“一個人吃火鍋,鍋底比菜貴”;
“點兩盤肉就撐到扶墻,但總想多嘗幾樣”;
“一個人吃海底撈至少要花100塊,現在終于不用心疼錢包了”;
“建議全國推廣!火鍋自由從‘一人一鍋’開始!”
……
從目前試運行門店顧客評論中可以看到,海底撈小火鍋模式受到很多食客的喜愛。
那門店開辟一人食的新場景,能否成為火鍋品牌的新增量?
1、精準伏擊“獨食客”,精準戳中火鍋“一人食”剛需
近年,“一人食”正從邊緣需求演變為餐飲核心賽道。
據了解,中國單身人口規模已突破2.4億,獨居家庭占比超25%(2020年數據)。
我國獨居人口更是突破1.25億,占總人口近9%。
而在不斷上漲的需求之下,也催生出“孤獨經濟”紅利。
美團數據顯示,一線城市餐飲“一人食”訂單占比達41%,火鍋品類單人訂單量較2021年增長超200%。
火鍋歷來是“社交剛需”的代名詞,但隨著顧客就餐習慣的變遷,火鍋也從單一的社交場景,慢慢延伸更多的就餐場景。
海底撈此次“小火鍋”模式的創新嘗試,為的就是抓住這一趨勢,拓寬就餐場景,將目標客戶群體進一步擴大。
2、從“大聚餐社交”到“一人食”探索,海底撈正悄悄掀起場景革命
從去年以來,海底撈就不斷在進行創新嘗試。
像是露營火鍋、校園火鍋、夜市擺攤、夜店場景等不斷涌現的新場景探索;
牛肉工坊、海鮮工坊、羊肉工坊等主題店,以全新形式為顧客提供更具地區特色的餐飲體驗;
還有除了主品牌,積極孵化的嗨撈火鍋、苗師兄香鍋、五谷三餐、焰請烤肉鋪子、漢舍等,覆蓋火鍋、快餐、烤肉、中式正餐等多種經營業態的新品牌;
此次更是繼續深挖一人食場景。
早在2023年,海底撈就已經在外賣平臺推出了“下飯火鍋菜”,針對一人食場景進行嘗試,據最新數據,目前上線門店數量近300家,反響很好。
而如今的單人份小火鍋和小份菜,與“下飯火鍋菜”相互呼應,進一步完善了海底撈在一人食市場的布局,打破了火鍋只能三四個人吃的傳統聚餐場景,試圖找到自身的新增量。
職業餐飲網總結:
海底撈的“一人食”實驗,本質是一場針對“獨食客”和都市白領的“精準伏擊”。
當“孤獨經濟”從邊緣走向主流,火鍋行業或將從“拼桌社交”轉向“單人經濟+靈活場景”的雙線作戰。
而能否將“獨食客”轉化為高頻復購群體,或許比短期引流更具戰略意義。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