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中國電商物流行業十大事件
本文系聯商網(www.ntjiede.cn.cn)“2017年中策劃”專題系列文章
聯商網消息:剛剛過去的上半年,電商物流行業面臨重新洗牌,既有雞血,也有清涼。《聯商網》特盤點2017上半年中國電商物流行業十大事件,與大家共同回顧下上半年電商物流領域發生了哪些事?
1、蘇寧收購天天快遞
事件:1月2日,蘇寧宣布42.5億收購天天快遞全部股份,其中70%股份已于去年年底完成收購,剩余30%將在交割完成后12個月完成。
天天快遞網點遍及國內300多個地級市和2800多個縣市區,在全國擁有61個分撥中心(35個為直營),超過1萬個配送點,1800多條運營線路。目前已在大部分省內提供次日達、部分省際跨區提供隔日達服務。在全國節點城市建立電商倉和專業倉,提供倉配服務。
雙方將整合在倉儲、干線、末端等方面的快遞網絡資源,編織最后一公里密織高效網絡。未來蘇寧將推進重點網點的直營化,同時提高其加盟商的服務能力,形成自營、加盟有機結合的綜合物流服務網絡體系。此次交易完成后,天天快遞還將被快速整合并入菜鳥版圖,未來3年或將與蘇寧云商、蘇寧易購組建新公司上市。
評論:隨著天天快遞委身蘇寧,國內快遞在尋求資本支持的格局基本形成,獨立上市或賣掉抽身。但此前天天快遞在服務、監管等方面負面纏身,品牌形象弱化。蘇寧收購天天快遞,還要在內部管理和服務水平狠下功夫。
相關閱讀:天天快遞“入贅”蘇寧 或為曲線上市
2、菜鳥發布全新品牌戰略
事件:5月22日,菜鳥網絡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發布全新品牌標識,宣布賦能行業兩大升級戰略。
首先是開放戰略升級。未來菜鳥將更加注重賦能中小商家和中小物流,為超過10000個中小品牌提供智能供應鏈解決方案。此外,還將推動國際尖端智能設備在物流業的使用,更注重智能設備的平臺化和快速落地。
評論:菜鳥發布新品牌,未來將持續運用大數據和智能,推動智慧物流升級。同時全面開放物流數據和技術能力,對中小商家和中小物流來說是個利好消息。這條路上菜鳥并不孤單,蘇寧物流、京東物流也在積極布局。
3、順豐深交所上市
事件:2月24日,順豐在深交所借殼鼎泰新材A股上市,上市公司名稱變為順豐控股,股票代碼002352。上市后,王衛本人總共給35萬順豐員工發放了約14億紅包。
順豐上市以來連續實現5個交易日漲停,創始人王衛身家曾一度超過李嘉誠、馬云,坐上中國第二首富寶座。王衛已超過此前民營快遞上市公司圓通速遞的實際控制人喻會蛟夫婦,奪得民營快遞行業首富稱號。
評論:隨著順豐上市,我國主要民營快遞企業均登陸資本市場,低調的王衛也隨著順豐上市帶來的財富而風頭正勁。雖然順豐一直以來聚焦服務、獨立發展,整體實力超越同行許多,但面對競爭激烈的快遞市場,仍需如履薄冰,可以想象順豐在相當長的時間依舊不會順風。
4、順豐菜鳥大戰
事件:6月1日,因“物流數據接口”問題,順豐與菜鳥陷入糾紛當中。菜鳥表示,對順豐突然關停菜鳥物流數據接口,感到很突然,此舉可能會造成商家和消費者重大損失。菜鳥披露稱,此前菜鳥對全網物流數據進行安全升級,但順豐及豐巢拒不配合。隨后順豐回應稱,事實是并非順豐關閉數據接口,而是菜鳥在6月1日下線豐巢接口信息。菜鳥有針對性封殺豐巢,背后實質是阿里方面以信息安全為由,要求順豐、豐巢等加入到阿里云。
雙方你來我往,摩肩擦踵。菜鳥在首次聲明發布之后,再次表示在信息安全上不會有任何讓步,順豐、豐巢在信息安全和消費者隱私保護方面因各種原因推脫,讓人很費解。順豐則表示,菜鳥于5月基于自身商業利益出發,要求豐巢提供與其無關的客戶隱私數據,此類信息隸屬于客戶,順豐拒絕這一不合理要求。菜鳥隨后單方面于6月1日0點切斷豐巢信息接口。希望所有快遞行業同仁警惕菜鳥無底線染指快遞公司核心數據行為。
此事發生后,引發行業站隊。京東、網易、騰訊云、美團等力挺順豐,通達系在集體噤聲后表示支持菜鳥。歷時一個月,在國家郵政局干預下,順豐菜鳥數據之爭得到圓滿解決。
評論:順豐菜鳥大戰的背后是對物流大數據的爭奪,其根本的還是對未來生存權的爭奪。在這場大戰中,沒有最終的勝利者,雙方最終在國家郵政局的調停下握手言和。事情雖已過去,但是數據是留給自己還是交由平臺方?這個問題依然是橫亙在民營快遞企業中的大難題,未來在物流領域,對物流云端數據的追逐將成為常態,只不過大多數民營快遞企業話語權已經開始式微。
相關閱讀:順豐菜鳥物流數據大戰
5、“圓通倒閉”風波
事件:進入2月份,圓通快遞多地曝出罷工、快遞積壓事件。安徽站點發生快遞承包商罷工事件,認為圓通現有政策不合理,承包商都在虧損經營。隨后北京站臺萬件快遞積壓,被傳出拖欠薪資和倒閉。圓通則回應稱,部分網點內部整頓,受春節影響,整體運營壓力較大,時效性受到影響。在時效性上,其它快遞也不同程度出現問題。
評論:快遞業停擺事件背后是電商多年高增長隱藏的毒瘤,低利潤導致的基層員工生活保障堪憂。
相關閱讀:圓通倒閉?劉強東:這是電商虛假繁榮的毒瘤
6、京東物流獨立
事件:4月25日,京東物流宣布獨立,正式組建物流子集團。原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商城運營體系負責人王振輝將出任京東物流子集團CEO,向劉強東匯報。
據了解,此次京東物流子集團的成立,是希望京東物流通過獨立運營,建設一個涵蓋物流、電商、金融、保險、數據、技術在內的智慧供應鏈價值網絡,成為各方面都處于領先地位的智慧供應鏈解決方案提供商。京東表示,未來不排除京東物流子集團獨立融資和上市,但目前并無任何具體計劃。
評論:物流作為京東引以為傲的“重資產”,也是長期以來的“負資產”。隨著物流社會化,子集團組建,京東金融的獨立,京東逐漸向世人展開其商業版圖的企圖。
相關閱讀:京東組建物流子集團未來或將獨立融資和上市
7、唯品會拆分物流
事件:5月15日,唯品會在公布2017年Q1財報的同時,宣布分拆互聯網金融和重組物流業務,形成電商、金融和物流“三駕馬車”格局。
唯品會目前已逐漸開放了物流。據首席財務官楊東皓透露,唯品會對第三方商家開放物流的比例為百分之十幾,未來20%、30%甚至50%都有可能。通過“收購+自建”的方式,早在2014年,唯品會已經在北京、天津、河北以及貴州、云南等16個省市完成對當地快遞公司的收購,將“最后一公里”變為自營。
除此之外,自建倉儲也是重點戰略之一。數據顯示,2017年Q1唯品會新增貴陽、昆明兩大前置倉,將前置倉的數量提升至7個。目前,唯品會全國倉儲面積達210萬平方米,并引入自動化系統,以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目前,唯品會物流板塊已實現盈虧平衡。
評論:對電商平臺來說,物流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通過開放自建物流體系不僅可以有效地解決用戶網購時的痛點,同時也能夠為電商平臺帶來可觀利潤。重組之后,唯品會物流將向更廣泛的市場開放、降低自身及業務伙伴成本,并通過更全面的網絡覆蓋提供高效配送服務。
相關閱讀:唯品會靠什么來支撐未來的增長?
8、百世物流欲赴美上市
事件:6月26日,百世物流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招股書,擬融資7.5億美元。其將在紐交所或納斯達克全球市場上市,目前尚未做出決定。招股書顯示,百世最大股東為阿里,持股比例為23.4%,第二大股東為百世創始人周韶寧,持股比例為14.7%。阿里目前在百世持有的股份已經完全超越在圓通的比例。
此次百世攜旗下百世供應鏈、百世快遞、百世快運、百世店加等業務整體上市,而不是以快遞公司名義上市,股票將以百世有限公司(Best Inc)的名稱交易,體現創新型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定位。
評論:百世并非是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國民企快遞企業,中通已于去年10月登陸紐交所。與其它快遞公司相比,百世在“最后一公里”控制力度比較強,業內人士認為,從業務量來說,百世今年有望占據“通達系”前三名位置。
9、快遞業推隱私面單
事件:4月下旬到5月上中旬,菜鳥網絡通過聯合EMS、百世快遞、中通、申通、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天天、德邦、圓通、韻達等主要快遞公司,上線了新的隱私面單,其中用戶手機號碼不再完整顯示。此外,隱私面單面將向所有商家開放。
而京東也推出了名為微笑面單的隱私面單,京東表示,未來會推出二維碼、RFID(射頻識別)等技術保護消費者隱私。
不過,雖然隱私面單能夠更有效地保護消費者隱私,但各大電商平臺和快遞公司對隱私面單的使用,還沒有大規模鋪開。隱私面單目前的普及率不到20%。
評論:隱私面單雖然還處于試用期,面臨諸多困難,但這是國人及企業重視隱私的良好征兆,雖然困難但是支持做下去。
相關閱讀:菜鳥攜手快遞公司全面啟動隱私面單
10、全峰快遞并入青旅物流
事件:4月初,全峰快遞宣布整體并入青旅物流(背靠國企中青旅集團),重組后全峰快遞將納入“青旅快遞事業部”。去年11月,全峰快遞獲得青旅物流12.5億元注資,并將陸續補充完成營運資金20億元人民幣。至此,全峰快遞成為了具有央企背景的快遞企業。
全峰快遞成立于2010年11月,旗下擁有全峰快遞、亞風快運、互聯網金融、O2O閃送等多個子集品牌。現擁有5000余家全峰快遞品牌網點、65大中型轉運中心、5萬余名服務人員,實現全國95%地級覆蓋。
評論:隨著快遞業巨頭紛紛登陸資本市場,排名靠后的企業難以避免被收購命運,被收購或許是為了更好的獲得發展。而全峰快遞業務和青旅物流落地配網絡能夠互相補充,提升整體競爭力,在白熱化的物流爭奪戰中獲取一席之地。
相關閱讀:全峰快遞整體并入青旅物流
(來源:聯商網 陳新生)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