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王填兩會建議:冷鏈食品進行科學精準防疫管控
聯商快訊:2022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人大代表、步步高董事長王填今年兩會已準備9份建議。其中之一是《對冷鏈食品進行科學精準防疫管控的建議》。具體內容如下:
案由:
日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出《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第二版)》等“兩個指南”,指南精準定位“集中監管倉或首站冷庫等重點場所”和“搬運工、掏箱工等高風險崗位”,明確提出“進口冷鏈食品裝載運輸工具和包裝原則上只進行一次預防性消毒,避免重復消毒。”等科學指導。2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文件明確提出“不得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政策要求基礎上擅自增加對服務業的疫情防控措施。”連鎖零售和餐飲企業很受鼓舞,倍感欣慰。
案據:
2021年以來一些監管部門在對冷鏈食品進行管控時,層層加碼,擴大冷鏈食品管控范圍,提升管控強度,極大地增加了企業的經營困難,讓已經受疫情嚴重影響的連鎖零售和餐飲企業雪上加霜。
有些監管單位,通過政策模糊來規避防控管理要求的無法可依問題,企業難以從官方渠道獲得冷鏈食品防控監管要求的權威信息。
個別地方執行 “一刀切”政策,直接不允許銷售使用進口冷鏈食品。有的市場監管部門要求進口冷鏈食品經營者實行“三專”,即專用通道進貨、專區存放、專區售賣。實際上很多小型商超和餐飲店根本不具備實行“三專”的條件,其結果就是變相禁止銷售使用進口冷鏈食品。食品都有一定的保質期, “一刀切”禁用和變相禁用,將造成大量的進口冷鏈食品臨期或者過期,不僅給企業帶來重大的損失,也會造成嚴重的食物浪費。
有些地區對已經在其他城市進過監管倉(首站冷庫、集中倉)做過預防性消毒、核酸檢測的進口冷鏈食品,要求必須再進入當地的監管倉(中轉查驗倉)重復進行消毒和檢測。
有的地方擴大進口冷鏈食品的管理范疇,將進口非冷鏈食品、國產冷鏈食品也要求必須按照進口冷鏈食品的相關要求進行管控。
防疫文件中經常出現的“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其定義邊界不清晰。很多地方將其范圍擴大到有進口冷鏈食品銷售的商超門店的理貨人員及生鮮銷售人員、使用進口冷鏈食品原料的餐廳員工。一旦被確定為“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就會被要求每周、每三天、北京個別區甚至要求每天做一次核酸檢測,個別地區還要求家屬或同住者也定期進行核酸檢測,甚至還有的要求對門店的相關員工進行閉環管理。
建議:
1、要求各地嚴格按著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的“兩個指南”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若干政策”執行,不得加碼要求,不得擴大執行范圍。與上述精神相違背的進口冷鏈食品防控要求應該立刻停止執行。
2、進口冷鏈食品防控要求應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地要及時將相關的冷鏈食品防控政策發布在官方渠道,讓企業能夠第一時間獲取并知曉。
3、取消對零售和餐飲終端門店的 “三專”要求。
4、全國互認各地監管倉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消毒與核酸檢測結果和相關證明文件。只要進了一地的監管倉,有相關的證明文件,該批次進口冷鏈食品即應允許全國正常流動和使用。
5、進一步明確“進口冷鏈食品”的概念和所轄范圍,不得隨意擴大管控范圍。
6、 精準定義“冷鏈食品從業人員”的范圍。監管部門應該將管控重點放在“兩個指南”提出的“重點場所”的“高風險崗位”,不得將一般銷售或使用進口冷鏈食品的商超、便利店、餐飲門店的員工納入“冷鏈食品從業人員”范圍進行特殊管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