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奴武漢二店迎來“開門紅”,吃好點成餐飲新風潮
隨著疫情的消退,作為經濟風向標的餐飲業,正在逐步恢復煙火氣。端午節后,武漢不少餐飲企業都選擇打折、優惠等方式,吸引消費者前來就餐,提振營收。
疫情后消費者對餐飲業的需求,有了新變化——吃好點成為新趨勢。“疫情讓消費者更注重健康,從滿足口欲到吃的更好,也在倒逼餐飲產業升級。”一名餐飲業內人士分析。
如何促進餐飲業的升級,進駐武漢市場8個月的巴奴毛肚火鍋,頗有借鑒意義。6月11日,巴奴位于群光廣場的武漢二店開業,連續幾日翻臺率都超過了560%,開業三天成為洪山區火鍋熱門榜首。
巴奴一桌難求背后,既有對產品主義的堅持,也有復合業態、裝修進化的探索,搭建起與消費者對話的新方式。
巴奴新開業的群光廣場店
作為餐飲業的火鍋黑馬,巴奴的身上又有哪些經營密碼,值得餐飲業借鑒和學習?
餐飲市場回暖,吃好點成新選擇
天氣漸熱,隨著疫情的消減,餐飲業正在迎來新一輪消費熱潮。相較于往年,消費者在就餐選擇上,也更加傾向于吃更好。
消費者王女士表示:“今年餐飲業打折促銷的現象明顯增多,但還是希望能吃點特色的。”她坦言,現在出來就餐的次數減少,如果去餐廳,也希望能夠點一下家里不能自己做,吃的更好些。
與王女士想法一樣的市民不在少數。愛吃火鍋的吳先生,選擇和朋友一起排隊,吃洪山區新開業的巴奴毛肚火鍋。
“現在火鍋食材超市很多,但都買不到巴奴里面的食材。”吳先生表示,巴奴里面的不少食材都是原創產品,且毛肚、菌湯、鮮鴨血、低溫午餐肉等招牌菜都很新鮮,非常適合帶著孩子一起來吃。
根據統計,巴奴武漢首店開業當天,翻臺率達到了驚人的768%,3天時間就銷售了毛肚778份。武漢二店開業之后,沿襲了一店的火爆場景,開業來平均日翻臺率超過560%,在復蘇的餐飲行業中,頗為亮眼。
巴奴群光廣場店
向來以開店“慢”著稱巴奴,在短短不到1年時間就在武漢市場新開第二家門店,可謂十分罕見。
對此,巴奴相關負責人表示,自巴奴武漢首店開業來,持續的爆火也反映了武漢市民對巴奴的喜愛,巴奴也通過開新店的方式,滿足消費者的期待。
巴奴一桌難求背后
當諸多餐飲品牌選擇“價格戰”來吸引客流時,依然保持中高端形象的巴奴,緣何還能讓消費者甘愿排隊來吃飯?這也引起了業內人士的觀察。
從產品上來說,堅持產品主義的巴奴,在產品上有很強的商業壁壘,這些好食材,也符合消費者吃更好的需求。
消費者只有在巴奴才能品嘗到口感脆嫩的毛肚、全國首個沒有添加劑的天然茴香小油條。 像井水黃豆芽、笨菠菜等原創或首推食品,也都在行業內一騎絕塵,并引來同行的效仿。
巴奴餐具升級后的經典毛肚
以巴奴推出的低溫午餐肉為例,相比火鍋行業常用的傳統午餐肉,低溫午餐肉采用50-80攝氏度的水溫來烹飪,水分、新鮮度遠遠高于前者。
看似簡單的低溫午餐肉,經歷了100次以上的研發,1000次以上的試吃,融合米其林大廚推崇的低溫慢煮工藝,最大程度保留水分和營養。
從業態上說,巴奴深諳和洞察消費新動向,迎合消費者需求。巴奴武漢二店通過“火鍋+酒吧”的復合業態,用鮮釀啤酒帶個消費者新感受;此外,巴新增的特色飲品、海鮮池,新裝修升級的卡座等位區等,也給了顧客更多新體驗。
正是這些細微的地方下功夫,產品上不應付,讓巴奴保持了常青基因。
據介紹,目前巴奴獲得了多方資本的青睞,或將成為繼海底撈、呷哺呷哺之后的又一家火鍋上市企業,從“網紅”到“長紅”,巴奴正在火鍋行業跑出“加速度”。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