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800萬曝光!最近,火鍋界出了許多“黑爆款”!
01
最近,我發現火鍋菜品紛紛“黑化”
>>小龍坎一口氣上新5款“黑金”產品
近期小龍坎和游戲金鏟鏟合作,于6月25日在成都和深圳上線了“巨龍之巢”兩大主題店。
為了給這項活動造勢助力,它一口氣上新了5款“黑金”系列產品。
分別是黑金蝦滑、黑金酥肉、黑金苕皮、黑金炒飯、黑金魚豆花,從餐前小吃到涮菜,再到主食,一應俱全。
>>爆款黑金火鍋包子,70%上桌率
后火鍋與成都早餐品牌“李與白”包子聯手,推出了白+黑盲盒包子,白色為醬肉包,黑色為火鍋包。
尤其是黑金火鍋包子,黑芝麻殼原料做成的黑色,里面有肥腸、千層肚兩種口味的燒菜,在咬開前,你根本不知道會吃到哪種口味。
后火鍋創始人肖毅告訴餐見君,如果按桌數比來計算的話,100桌里,有70桌都會點黑金包子,可謂人氣爆棚。
>>黑色甜品一出現,其它都退!退!退!
見慣了五顏六色的火鍋甜品之后,黑色甜品總會讓人耳目一新。
餐見君去成都考察采訪洪火鍋時,他們有一款黑金剛綿綿冰,頂部的奶蓋混合著淡淡黑芝麻味,不止俘獲了小姐姐的芳心,許多男性顧客也會點上一份。
餐見君吃到的黑金剛、粉妹妹甜品
朱光玉火鍋館上新的椰子灰牛乳冰,有一層灰色的厚切酸奶,上面還放著一整支的奧雪,被網友戲稱“水泥”甜品;
黑色甜品在火鍋店格外吸睛
爸爸炒料牛排火鍋在萬圣節推出的限定款甜品黑色無臉男,可可愛愛奇奇怪怪;重慶新開的一家串串店里,水墨拿鐵咖啡、南方黑芝麻糊酒都是顧客必點的甜飲品……
02
為什么是“黑化”
而不是“綠化、黃化”?
著名的色彩營銷理論提到:在短短的0.67秒里,消費者就會產生對產品樣貌的第一印象;而在這其中,色彩的作用占到67%�?梢哉f,人們天然地對色彩有很高的敏感度。
那在一眾顏色中,為什么許多品牌選擇讓菜品“黑化”,而不是“綠化、黃化”?
1、新鮮感:菜品千千萬,黑色真少見
提起火鍋,每個人腦海中都會浮現一個紅彤彤的鍋底。
再去各個平臺搜相關照片,美食濾鏡加持下,大家看到的,是紅、黃、綠各種色相飽和度特別高的照片,雖然令人垂涎欲滴,但也審美疲勞。
眾多菜品,你先看到了哪個?
這時候,一款黑色菜品出現,它打破了常規,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
因為稀缺、少見,顧客會覺得非常有新鮮感,進而會引發他們的好奇心和關注。
2、話題度:全網800萬曝光量,黑色極易營銷
以上文的椰子灰牛乳冰為例,朱光玉火鍋館創始人梁總告訴餐見君,他們在小紅書共計產生300+筆記,曝光量達300萬,在抖音共計產生內容150條,曝光量達500萬。
全網曝光量合計800萬!但其實他們在小紅書、抖音投放數量僅為50條及20條,其它都是“自來水”。
小紅書上關于椰子灰牛乳冰的筆記
同時,因黑而衍生的話題也特別多:自黑,開黑,黑化…
就像前不久的蜜雪冰城,趁鄭州連續40℃高溫時,搞了一把雪王黑化的營銷,相關話題也沖上微博熱搜,創造了5.5億閱讀量以及7.6萬條討論。
3、差異化:本質仍是菜品微創新,打造記憶點
在火鍋嚴重內卷,許多菜品都被開發殆盡的情況下,這種“黑化”本質上仍是菜品的一種微創新,就像從片狀到絲狀的“千絲黃喉”,從碗裝到盤裝的“比臉大苕皮”一樣。
只不過相比于原材料、工藝,微創新的重點放在了顏色上,以形成差異化,同時讓顧客有個直觀記憶點。
03
黑爆款VS黑暗料理?
請小心拿捏
其實,以“顏色”做文章,在餐飲行業非常廣泛。
比如季季紅火鍋,陸續推出粉色、藍色、黃藍雙色主題店,成功讓自己品牌年輕化;肯德基為了推植物肉,還把一家門店換成了綠色調。
在各個顏色中,黑色尤被器重,它自帶高級感和尊貴感,所以我們會看到中國的米其林榜單叫“黑珍珠”,劉一手、爸爸炒料、左庭右院這些品牌,都有自己的黑金主題店。
當黑色被運用在菜品上,就要拿捏好這個“度”。
餐見君在小紅書發現有個叫“一家嘿店黑火鍋”的品牌,主打黑色食材,黑蒜、黑花生、黑酥米、“黑”色調飲料等菜品很多。
但過猶不及,再查詢門店信息,已顯示歇業關閉。
這充分說明,黑色菜品最好作為引流人氣款,錦上添“黑”,要想被顧客長久選擇,依然要把那些經久不衰的菜品做好。
再延展到更多的菜品“變色”上,一定要注意,可以新奇,但不要獵奇。
藍色鍋底
就像前文提到的黑色酥肉,有些人就接受不了。更別提曾經出現的“藍色鍋底”了,與洗衣液相似的顏色,直接讓人沒有食欲,不給你評個“黑暗料理”,洗衣液都會抗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