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稱“可食用”、打著化妝品幌子 兒童化妝品藏了太多秘密
眾多號稱“可以吃”的兒童化妝品,實則與食品毫不相干,也有可能不是化妝品。7月7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國保健協會化妝品發展工作委員會發布暑期消費提示,不存在“食品級”化妝品,誤當食物攝入化妝品存在安全風險。然而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眾多商家將“可食”“可以吃的”作為賣點進行宣傳。不僅如此,還有商家銷售或生產的兒童化妝品,其執行標準實則是玩具,或許達不到化妝品要求。
兒童化妝品不存在“食品級”
可食用的化妝品,你敢信嗎?北京商報記者在淘寶中搜索兒童化妝品時發現,有不少商家銷售的產品標題中都標注了“可食”“可以吃的”等字眼。
雖然標注可食,但相關產品的備案信息卻與食品毫不相干。例如一款品牌名為MEMERABA的口紅,備案編號為“粵G妝網備字2019154314”;另一款名為瑞倪維兒炫彩滋潤唇膏的備案編號同樣為“津G妝網備字”。
對于是化妝品卻宣稱可食用的原因,一家銷售宣稱“寶寶可食用”口紅的商家向北京商報記者解釋,之所以標注上述字眼是因為產品為植萃成分安全無毒。另一位商家則表示“可食用”兒童口紅是指:“吃飯喝水的時候不用擦。”
然而,兒童化妝品是否可以標注可食這件事有著嚴格的規定。據《兒童化妝品監督管理規定》第十三條第二款明確規定,“兒童化妝品標簽不得標注‘食品級’‘可食用’等詞語或者食品有關圖案”。
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也在7月7日發文指出,一些商家在生產化妝品時使用了某些可用于生產“食品”的原料,就借機稱這樣的化妝品為“食品級”化妝品,暗示家長把這樣的化妝品給兒童使用更安全。
中消協表示,化妝品和食品是兩種不同類別的產品,依據不同的法規規定,適用不同的產品標準、原料要求、生產條件等,根本不存在所謂的“食品級”化妝品。評價化妝品是否安全,需要評估其原料的安全性,同時還需要評估產品配方、生產工藝、使用方式、貯存條件等。
中消協強調,在日常使用中,如偶爾少量的口紅、唇膏等質量合格的兒童化妝品被舔食入口,則不必過于擔心,因為這種攝入量較小,一般仍在安全容許的范圍內。但如果孩子把兒童化妝品誤當作食品大量攝入,則可能導致健康風險。
兒童化妝品可能是玩具
“可食用”的兒童化妝品不僅不能食用,或許還不是化妝品。北京商報記者線下走訪發現,一些宣稱或看似是兒童彩妝的產品,實際卻是按玩具標準生產的。
在北京悠唐購物中心門店,北京商報記者看到了一款擺放在面膜、卸妝水、指甲油等化妝品旁邊的“歐拉兒童玩具指甲貼”。該店店員介紹稱也屬于化妝品。但記者在產品包裝盒中看到,產品執行標準為GB6675.1-2014、GB6675.2-2014、GB6675.3-2014和GB6675.4-201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的兒童用品通用安全要求顯示,上述4項標準均屬于玩具安全類目,并不涉及化妝品。
此外,產品包裝盒顯示“歐拉兒童玩具指甲貼”的制造商為浙江風尚化妝品有限公司。記者查詢化妝品監管App(國家藥監局官方渠道)發現,上述公司備案的62條化妝品中并無上述產品,且搜索“歐拉兒童玩具指甲貼”也無相關化妝品備案。
線下玩具店內,也有“兒童彩妝類”產品。在北京長楹天街的玩具反斗城中,北京商報記者看到有多款兒童彩妝禮盒,其中一款名為“魔法化妝盒”的產品,涵蓋指甲油等美妝類產品。如果細看,商品只是形似化妝品,產品包裝顯示執行標準為玩具類目,顯著位置標注了“本產品是顏料,不是化妝品,請勿涂于身體部位”。
淘寶中,一款在售的兒童化妝品套裝,涵蓋口紅、指甲油等,產品信息顯示執行標準屬于玩具安全類目。產品的評價中,有消費者直接表示,“我家妹妹涂臉上了,眼睛發炎了”。
中消協也指出,當前一些包括眼影、腮紅、指甲油等組成的“兒童梳妝臺”等產品在市場上十分熱銷。實際上,這類產品很多是由玩具生產企業生產的僅供玩偶等涂飾用的“彩妝玩具”,只按照玩具的生產標準和質檢標準進行生產、檢驗,并未依法在藥監部門完成產品的注冊或備案,不作為兒童化妝品管理。
不能混淆產品標志
基于以上種種,究竟怎樣的兒童化妝品才能買得放心呢?北京商報記者在淘寶中搜索兒童化妝品時發現,大部分商家均在商品詳情頁展示了CCC(3C)認證書,“有3C認證就是有質量保證”,淘寶中一家銷售兒童化妝品的商家表示。
然而事實卻與上述商家的解釋不大相同。3C認證的全稱為“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但據中消協相關專家向北京商報記者解釋稱,“淘寶中銷售兒童玩具的部分商家所展示的3C認證,實際是針對玩具的,而非化妝品”。
上述專家稱,作為玩具的化妝品,肯定不能用于人體,并不是兒童化妝品。“3C檢測,只能證明送樣檢測結果符合玩具標準,不能表明符合化妝品標準。”
北京中輕聯認證中心有限公司玩具標委會秘書處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兒童化妝品的上市標準不應該按照玩具類執行,應該參照化妝品類別執行”。記者查閱國務院官網相關文件得知,化妝品并不在國家強制性生產目錄所規定的范圍中。也就是說,化妝品想要在市面上銷售,國家強制性3C認證并非必須項,而是要按照化妝品類別執行。
實際上,針對兒童化妝品的重要標準之一是“小金盾”。2021年12月,國家藥監局推出了兒童化妝品“小金盾”標志,自2022年5月1日起,申請注冊或者進行備案的兒童化妝品,必須標注“小金盾”標志;此前申請注冊或進行備案的兒童化妝品,未按照規定標注“小金盾”標志的,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應當在2023年5月1日前完成產品標簽更新。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自7月7日起,在淘寶搜索“兒童化妝品”,會出現一則消費提醒:兒童化妝品區別于玩具、食品、藥品。請關注國家藥監局兒童化妝品標志“小金盾”。目前,已有一些知名品牌的兒童化妝品商家表示具備“小金盾”認證。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藥監局提醒,“小金盾”不是產品質量認證標志,而是兒童化妝品區別于成人化妝品、消毒產品、玩具等其他易混淆產品的區別性標志,還需查詢到國家藥監局化妝品備案號,才能買到正規合格的兒童彩妝產品。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