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顧問厲玲:百貨永遠也不會消失
8月5日,由聯商網、搜鋪網、知了殼聯合主辦的2022年聯商網大會暨韓國商品與品牌對接會在威海國際經貿交流中心正式拉開帷幕。本次大會以“跨越周期”為主題,四海零售精英、商業大咖、政府領導、學者專家、主流媒體等賓朋匯聚一堂,一起探討跨越周期,探究前行和揚升的未來道路。
8月6日上午,作為本屆大會分論壇之一的“2022中國時尚商業發展大會”正式開幕。大會現場,聯商網顧問厲玲壓軸演講。在她看來,現階段大家都難,沒有哪個行業是不難的,百貨業不同于超市,也不同于購物中心,但它永遠也不會消失。
厲玲認為,要做百貨,就要做成當地最高端的地標,獲得消費者認同、品牌商認同、員工認同和社區相關者認同。
以下為厲玲演講全文(經聯商網編輯):
現階段大家都難,沒有哪個行業是不難的,學校更難,學生都分不出去。今天既然講百貨時尚,就講講百貨的難。我認為,與其他零售行業相比,百貨的難點有兩個不同。
第一個難,缺乏好的制造商。制造商都去做房地產商,房地產商都去做金融,現在保留的生產線就是做奧萊的,雅戈爾還沒生產就說要進奧萊,他只要銷售額,不講品質。百貨缺乏好的制造商,張總講得一點不錯,中國的百貨業下跌從2008年開始,不是2018年,并不是疫情,我早就這么說了。
第二個難,整個經濟形勢環境造成了M型社會。消費高端和低端的兩極分化,這是百貨店的難點。在日本M型社會就是高端和中端,在歐美叫做中產階級的消失或者中產階級的萎縮。而且這種趨勢還會繼續存在,未來的五年、十年,大部分百貨還要關門。
百貨業不同于超市,也不同于購物中心,它是另外一個業態,它永遠也不會消失。百貨和超市都是零售業,但顧客不一樣,超市是剛性需求,解決消費者基本生活。而百貨店是改善生活質量的中產階級消費,為什么M型社會的時候你會下跌?因為中產在消失。別聽什么消費升級,什么消費降級,什么未來誰掌握中產,誰就有零售的未來。都不對!
我們不是超市,也不是購物中心,我們是百貨店,我們又有這么多的困難,因此百貨的萎縮是正常現象,這是我講的第二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我們有特殊性,第二個我們不同于別人。
第三怎么做?
因為我們是實體店,所以一定要有服務半徑,只要做好本區域當中最高端的零售店就好了。比如在邯鄲做,就一定要做邯鄲最高端的,就做好這個店,不要大面積鋪開多店模式。城市小無所謂,只要是這里最高端的,品牌想進這個城市就找我這個城市和地區的地標。所以這個就涉及到一個認同感——消費者認同。
第二個是品牌商認同。我們說過最經典的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只要你做大了,品牌商就認同你。
第三個是員工認同。在最高端的百貨店工作,員工有臉面,所以員工認同。
第四個是社區相關者認同。你就是我們最好的,百貨店一定要做最好的。
環境要最好,當然要升級改造。日本東京的所有百貨店都做得非常漂亮,因為它是地標。服務要最好,越是買高檔商品的人對服務越在意,而服務是無邊無際的。社區的責任要影響力最大,你能為社區做什么?這就是百貨店,要做成那樣的百貨店。
這樣的百貨店是值得做的,要做不到這些,你就別做,就改個超市、社區店算了。
這是我覺得百貨店要怎么做的答案。
也有好多人問我:老百貨怎么改造?只要有人超過你,他成地標了,你就歇菜,別做。
如果你現在沒做百貨店,別去做;如果你做了,別人超過你,馬上別做了,做不到地標就別做。
所以最終百貨的數量會減少,會提升檔次,會成為這個地區的地標。
那么,是不是百貨就沒有未來?也可能,如果中國經濟還是這樣下行,百貨店就很難生存,大概北京、上海會留一點,別的五六線就沒有百貨了。
如果真的這樣,未來杭州的居民都去超市、阿里、網紅直播那買東西,那四十年的改革開放成績去哪了?中國消費者對時尚、對未來的生活品質就沒有追求了。
你們總說零售迭代,我非常反對,零售無迭代,只有疊加。舉個例子,最傳統最原始的零售業態是菜市場,今天消失了嗎?現在有超市、生鮮店、大賣場,還有叮咚、美團買菜,但是菜場還是活得好好的。
百貨的經營者最吃虧的是不敢說話、不會說話。到現在為止,百貨是做什么的?沒有一個能講好。百貨是經營柜臺的,但是被大家說成是租賃柜臺的,沒什么技術含量,我們其實叫聯營。百貨千萬不要搞單品管理,因為百貨是需要把商品賣斷,搞單品管理毫無意義。
整個亞洲百貨店的鼻祖是日本,到現在日本的百貨店也是經營柜臺的。所以我們不要難為情,承認是經營柜臺,把柜臺經營好、組合好,讓消費者滿意,讓員工滿意,自己就自然滿意了。
最后說三個詞。第一個,Life style。我比較煩這句話,我是賣生活方式的。請問,哪個不是賣生活方式?沃爾瑪不賣生活方式嗎?生活方式有很多。以前我追奢侈品,那是生活方式;現在我清規戒律,也是生活方式。你到底賣什么生活方式?沒人說的明白。
第二個,學不學得會。你們老說,華為學不會、海底撈學不會、阿里學不會、胖東來學不會…我搞不清楚,干嘛要去學?不用學這學那,聽一聽,能用的用,不能用的千萬不要照搬照抄。
第三個,新零售。所有零售都是新的,所有零售都在創新,只要能活著一定是創新。不要為創新而創新,為數據而數據,為什么而去什么。于東來講的都是最樸素的東西,我今天講的也是最真實的東西,研究你的消費者,只要你是做百貨的,研究周邊的消費者,讓他們喜歡你;研究你的員工,讓他們喜歡你,你的企業就有未來,你就會有幸福感。
商業沒有那么大的道理,就是把商品賣給消費者,至于你怎么賣?無所謂。大家加油。謝謝!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