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瓶咖啡二店開業:首日再現排隊潮,未來將加快拓店
8月5日,繼今年2月份上海開出中國內地首店后,有“咖啡界的蘋果”之稱的藍瓶咖啡,第二家門店在上海靜安嘉里中心開業。
開業當天,時代周報記者實地探訪,藍瓶咖啡上海靜安嘉里中心門店共有上下兩層樓,面積超過500平方米,灰色的建筑外立面,僅有一個標志性的“藍色瓶子”。
(圖源:藍瓶咖啡)
時代周報記者留意到,中午12時許,已有不少顧客在門口排隊等待入場;到了下午2點左右,人流量大增,門店入口大約有30多人在排隊。
(排隊現場,圖源:時代周報記者攝)
不過相較于相較于首家門店排隊超3小時的盛況,靜安嘉里中心門店排隊時間大大縮短。
藍瓶咖啡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時間較晚,開店速度更是緩慢。當藍瓶咖啡進入時,國內尤其是上海的咖啡市場,已經品牌林立,競爭日趨激烈。
8月5日,時代周報記者從藍瓶咖啡方面獲悉,“中國內地是藍瓶咖啡重要的戰略性市場。我們希望在做好充分準備的前提下來進入這一戰略市場。 ”
“中國精品咖啡市場雖然起步晚,但在發展速度上遠超其它國際市場。我們預期在中國內地的開店速度將快于我們已經進入的其他國際市場。”藍瓶咖啡方面表示。
仍需排隊入場
藍瓶咖啡被稱為“咖啡界的蘋果”,作為備受矚目的咖啡界網紅,其在中國市場的開店動作也一直備受關注。
據財聯社報道稱,藍瓶咖啡第一家店開業當天,早上六點過便有消費者前去排隊,據現場保安估計,如果從8點開始排隊,等待時間將超3小時。
時隔半年,藍瓶咖啡也開出了第二家門店,開店首日同樣需要排隊入場,前來打卡的年輕人絡繹不絕。
和第一家門店坐落在上海蘇州河畔不同,第二家門店位于繁華的上海南京西路商圈,面積更大,產品也更加豐富,可以提供約160個座位,面對的客群偏向于白領上班族。作為精品咖啡的代表,藍瓶咖啡的特點之一還包括空間設計。據藍瓶咖啡方面介紹,第二家門店以中國傳統的屋面瓦為設計靈感,門店內使用的一萬三千余塊手工燒制的陶土磚,由宜興市的工廠為藍瓶定制。
(圖源:藍瓶咖啡)
新鮮烘焙是藍瓶咖啡的賣點之一。2月份,藍瓶咖啡大中華區總經理胡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銷售的包裝咖啡豆實際均為14天內烘焙生產,門店在21天內必須使用完。在上海門店開業前,咖啡師的前置培訓長達2個月以上,由來自藍瓶美國、日本和中國香港的培訓師全程輔導。”
目前,藍瓶咖啡產品售價處于28~50元之間,其中,美式咖啡為32元/杯,拿鐵為42元/杯,摩卡為46元/杯。
重視中國市場
藍瓶咖啡于2002年創立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據相關媒體報道,2008年,藍瓶咖啡獲得首輪500萬美元融資,2012到2015年間,又完成多輪融資,總獲注資約1.2億美元。
直到2017年,雀巢公司正式宣布收購藍瓶咖啡68%的股權。目前,藍瓶咖啡是雀巢的全資子公司。
不過,相較于其他資本加持的精品咖啡品牌,藍瓶咖啡的開店步伐并不快。
而藍瓶咖啡現有門店超過100家,多分布于美國。在進入日本之后,目前僅開設21家門店。2019年韓國首爾首家藍瓶咖啡門店開業后,也只開設了8家分店。
在中國市場,目前,藍瓶咖啡在香港開出了3家門店,內地則為2家,且都在上海。
但同處中國市場,其他同行品牌早已多地開花。目前,Seesaw門店數量超過80家,M Stand門店數超過了148家,皮爺咖啡中國內地門店數量已達83家。
為何兩家門店都開在上海?藍瓶咖啡未來是否會加快開店速度?
2021年《上海咖啡消費指數》顯示,截至2022年1月,上海共有6913家咖啡店,是全球咖啡店最多的城市。
“隨著我們在新市場中的發展,比起開店速度與體量,我們更加注重品牌體驗和咖啡質量。”藍瓶咖啡方面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中國內地是藍瓶咖啡的一個重要的戰略性市場。鑒于中國市場的龐大規模及增速,我們預期藍瓶咖啡在中國的發展速度將超過我們已經進入的其他市場。”
(圖源:藍瓶咖啡)
根據中信證券研究部預測,這類單杯售價在40元左右價格帶的高端精品咖啡,市場空間占比為25%~30%。目前市場上現有的品牌還不足以讓高端精品咖啡的市場空間飽和。
德勤在《中國現磨咖啡行業白皮書》則提到,已養成咖啡飲用習慣的消費者當中,中國一線城市人均咖啡消費年杯數為326杯,達到美國、日韓等成熟市場的水平;二線城市仍有一定差距,對應杯數則是261杯。
為了更好地發展中國市場,藍瓶咖啡方面透露:“未來,門店、電商及快消品都是我們的重點業務領域。”據了解,藍瓶咖啡上線了微信官方商城,消費者可以買到咖啡豆并買到藍瓶特色的周邊產品。
藍瓶咖啡方面表示:“未來,我們希望將業務拓展到更多的電商平臺,實現全方位的數字化發展。同時借助母公司雀巢的資源,將精品咖啡延展到多個快消品類,推動中國精品咖啡實現新的消費場景,從而滿足更廣、更深的消費需求。”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