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穿越周期的“攻守道”
8月24日晚間,蒙牛乳業發布了最新的業績中報,在上半年疫情及國際政經局勢不穩的情況下,蒙牛乳業依然實現了超預期增長。
數據顯示,上半年蒙牛乳業實現營業收入477.22億,同比增長4%;歸母凈利潤37.51億,同比增長27.3%。同時凈利潤率達7.63%,創出多年新高。
在數據公布后的短短兩個交易日內,蒙牛乳業股價漲幅超過12%。顯示最新財報獲得了資本市場投資者的一致認可。
作為國內乳制品龍頭企業,靚眼業績不僅發揮了行業的燈塔效應,在自身戰略上,也為2025年“再創新蒙牛”愿景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1
液態奶業務穩健增長,
增長空間依然廣闊
在國內外嚴峻的經濟形勢下,液態奶業務作為蒙牛的“頂梁柱”,上半年實現業務收入396.65億,繼續保持穩健的增長態勢。同時市場份額實現了逆勢提升。據尼爾森數據顯示,液態奶上半年線上線下整體份額增加了0.4%。
當前液態奶品類雖已進入成熟期,但仍具有很大發展潛力。我國是牛奶消費大國,隨著國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牛奶需求與日俱增,但產量一直沒有質的突破,雖然近年來產量有所提升,但一直在4000萬噸以下徘徊。據國聯證券研究顯示,中國原奶進口依存度或超30%。
面對極不匹配的國內供求格局,蒙牛提出了“萬噸奶”計劃,2024年底將新建43座牧場,2025年實現內蒙古日收奶量突破萬噸,將不斷改善國內奶業的供給格局。
從細分產品來看,在常溫奶方面,蒙牛UHT純牛奶繼續保持領先的市場地位。旗下高端單品特侖蘇,再次取得銷量第一、市場份額第一和品牌力第一的市場表現,領跑高端液態奶品類。
在低溫奶和鮮奶領域,蒙牛表現同樣強勁。其中低溫奶業務連續18年保持市場份額第一,0蔗糖系列增長迅猛,實現了同比三位數的高增速。鮮奶的“每日鮮語”及“現代牧場”再次實現高增長,其中每日鮮語更是穩居高端鮮奶市場第一位。
縱觀蒙牛上半年品類的市場表現,不難看出品類差異化是實現快速增長和行業引領的關鍵要素之一。尤其在年輕化、降脂降糖的健康化消費趨勢,及針對特定消費人群推出的差異化創新產品。
如報告期內純甄推出的新一代健康甄酸奶,以控甜、輕負為賣點,主打“無負擔,甄好喝”。低溫酸奶品類推出的0蔗糖?醇酸奶家庭桶,滿足家庭場景的飲用需求;在業內首創了活性益生菌氣泡水,及國內首款保健酸奶冠益乳健字號系列產品等。鮮奶品牌每日鮮語針對女性減脂需求,于3月上市了4.0低脂鮮牛奶;針對年輕人推出了子品牌小鮮語等,都獲得了不俗的市場反饋。
另外,液態奶的穩健增長還得益于渠道的精細化管理。如通過在大中型城市設立“店倉”,解決城區“食雜店”覆蓋難、服務難、配送難痛點,提升深度分銷效率和城市鋪市率。
在下沉市場布局上,通過對弱勢市場車輛和人員的投入,并依托自身“鎮村通”平臺,賦能經銷商伙伴,加快對下沉市場滲透。數據顯示,上半年常溫事業部共觸達行政村超過10萬個,活躍網店數量達25萬家。
線上新零售業務也是蒙牛的重要業績增量,未來增長潛力巨大。財報顯示,上半年蒙牛到家業務增長超35%,電商市場份額達27.7%,位居常溫奶電商市場份額第一。全網會員數量大幅增加至4270萬人,相較于去年年底增長達42.33%。
2
筑牢
第二增長曲線“之矛”
在液態奶業務保持穩健發展的同時,以奶粉、奶酪、冰品為代表的蒙牛第二增長曲線也開始進入發力期。
在奶粉業務上,受出生率下降和經濟放緩因素影響,上半年蒙牛奶粉業務表現有所承壓,但通過經營策略的調整,從單一嬰配奶粉向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轉型,在兒童奶粉和成人奶粉細分領域的表現可圈可點。
隨著生育政策的放開、新國標下奶粉行業展開的新一輪“供給側改革”、國產品牌占比持續提升,憑借蒙牛的品牌和研發的領先優勢,奶粉業務仍將是蒙牛業務的重要增長點。
奶酪業務方面,蒙牛的收購戰略已卓有成效。在入主妙可藍多后,蒙牛在奶酪領域的統治地位難以撼動。
據浦銀國際研究,妙可藍多的奶酪市場份額由2018年的3.9%增長至27.7%,超越百吉福成為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國產奶酪品牌。
奶酪作為乳制品行業新興領域,是典型的高增長藍海賽道。雖然目前整體市場空間較小,但隨著西方飲食文化在國內逐漸普及,市場想象空間廣闊。
據中原證券研究,2021年我國奶酪市場規模為123億,2017—2021年復合增速達25.4%,預計到2025年行業規模將達到254億,相較于2021年規模增長超1倍。
隨著行業的快速增長,妙可藍多也迎來了自己的騰飛時代。在2017—2021年間營收從9.82億增長至44.78億,增幅達356%。據最新中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妙可藍多依然實現了營收25.94億,同比增長25.48%、凈利潤1.32億,同比增長18.03%的中高速增長業績。
同時,蒙牛自身的愛氏晨曦奶酪品牌,通過持續地產品創新及工藝改進,不斷完善產品矩陣,繼續引領大包裝國產黃油餐飲渠道市場。
在冰品業務上,蒙牛冰激凌業務成為一大亮點。上半年板塊營收同比增長29.9%,占總營收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5%提升至8.2%。于5月推出的茅臺冰激凌成為網紅單品。
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3月蒙牛收購了東南亞冰淇淋品牌艾雪,在印尼的市場份額已經占據首位。艾雪在提振蒙牛冰品業務的同時,也為蒙牛的國際化開辟了一條重要通道。
3
創世界品牌:
乳業龍頭的責任與擔當
當前中國乳業正處在國際化的重要檔口,作為國內較早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龍頭乳企,蒙牛始終秉承著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核心理念,憑借強大的全球資源整合能力,致力于成為全球乳業的品質標桿。
在近期公布的荷蘭合作銀行2022年的全球乳業20強榜單中,蒙牛乳業連升兩位位居第7名。作為全球乳業最具權威的排行榜單之一,排名上升的背后,是蒙牛的國際地位和品牌影響力日漸提升的具體表現。
展望未來,早在2020年底,蒙牛就提出了2025年“再造蒙牛”的“十四五”戰略規劃。對此總裁盧敏放指出,“再創一個蒙牛”絕不是簡單的業績目標,而是要在商業模式、體制機制等方面實現質的飛躍。
并在隨后提出了五個維度的“FIRST畫像”,在推動2025年戰略實施的同時,以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乳業再上新臺階。
品牌力提升離不開企業文化建設和品牌文化賦能。蒙牛“世界品質,天生要強”的企業精神就是二者的高度概括。并從全球視野出發,通過一系列的品牌傳播提升蒙牛品牌力。
如近年來持續冠名支持國內外重大體育賽事,如在中國女足亞洲杯奪冠之際,蒙牛率先宣布拿出千萬獎金予以獎勵;冬奧會品牌代言人谷愛凌取得“兩金一銀”的優秀成績;在即將到來的卡塔爾世界杯,蒙牛還會繼續將品牌的精神文化延續下去。長期主義同樣是蒙牛企業文化的重要體現。近年來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和進展,而蒙牛已連續19年支持我國航天事業,在深度踐行長期主義的同時,也為產品注入了更多“航天品質”精神內涵。
作為中國乳業“國家隊”,蒙牛還十分注重ESG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期內,蒙牛發布了“2030年碳達峰、2050年碳中和”的“雙碳”戰略目標及GREEN戰略,提出了具體的單噸乳品碳排強度的分階段任務,并在生產、包裝、運輸等產業鏈環節實現低碳業務轉型。
同時,蒙牛還是首批加入全球“乳業凈零之路”氣候倡議的唯一中國乳制品企業,助力中國乳業碳中和事業發展。
在最新明晟ESG評級中,蒙牛由BB提升至BBB,為中國乳業最高級別。并連續第三年入選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核心成分股。
品牌影響力的提升離不開科研上的持續投入。數據顯示,近5年內,蒙牛的發明專利和實用性專利申請數量位列行業第一,在產品認證的通過率更是達到了100%。
當前,在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背景下,蒙牛還承擔著乳業振興和行業發展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展望“再造新蒙牛”中期戰略,在更大的歷史洪流中,也僅是一個階段性發展新起點。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