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激蕩20年(04):“技術”批判論
來源/聯商專欄
撰文/無名
毫無意外的,近期發表的《電商激蕩20年》系列收獲了較不錯的反饋與關注。之所以說“毫無意外”,因為這本身就是“必然”:
1、這算是為實體行業說了點話,亦算是幫吐了一口“惡氣”;
2、雖然行文情緒“激烈”,但還算有理有據有節,在邏輯方面也算相對嚴謹與環環相扣,反方除了“拿態度問題說事”,也不太好駁;
3、“電商大潮逐漸褪去”使大眾逐漸看明白了它的真正底牌;
綜上,可謂是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而自古“三才”齊聚而不成功者,未之有也。所以,一切絕非偶然、都是必然。
但別忘了還有一個真理:天下萬事皆一體兩面且能量相等,沒有例外。雖我把電商批判的有些“體無完膚”,但這也正反映出它的正面帶動意義也很全面且巨大。所以對于一切事物都應辯證地看,而不是絕對地看,天下其實沒有絕對的人或事,甚至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也有一個識別小竅門——只要是極端的,基本都是錯的。
為了進一步詮釋并深化我的這一理解,我想再用辯證視角審視一下當下被捧上神壇的“技術”。本系列主要通過批判的視角審視“技術的另一面”。
一、失業潮的主要元兇
如果回顧人類發展史會發現:每次技術升級的代價都是人的大規模失業。因為技術升級了-生產力發展了-效率提高了-所以需要用的人更少了。以紡織行業為例:生產同樣數量的絲綢,古代需要什么用工規模?建國之初又是怎樣的規模?而現在呢?所以借此就能明白為何建國初期有那么多的國棉廠、那么大的用工規模了,而之后為何又出現那么劇烈的失業潮了。它雖然只是其中一個因素,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確實是核心因素之一。
所以,當大家為技術革命而歡欣鼓舞之時,也可想想它將對你的未來工作帶來的可能沖擊。這絕不是危言聳聽,馬斯克總提醒“警惕人工智能”,雖主要是因為它未來的不可控性,但也有對其造成生產力革命的擔憂:如若“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高度融合”,那么人該干什么呢?資本是逐利的、嗜血的,相較于廉價、高效、永動且無怨無悔的機器,他們還會用事事兒那么多的人嗎?
換回到咱商業領域其實也一樣,你真的認為一些企業不斷完善的標準化體系建設是好事嗎?對于員工而言其實也不然,越標準化的體系就意味著越簡單-越簡單則高效-越高效則用人越少。所以當健全的標準化體系與先進的技術相遇時,結果將是什么就不言而喻了。到此你或許就明白了——為何標準化程度越高的企業,就越不“以人為本”了,因為人并不重要,只是還未有技術能替代罷了。在頂層的眼中,人只是工具,只是尚未被技術替代的工具罷了。這就是現實與事實。
但那一天還遠嗎?現在想想,其實真的不遠了。
二、引爆職場大齡危機的元兇
作家馮唐曾在其《成事法則》一書中提到:
“我們70后是相對幸運的,50后、60后知識結構往往會有欠缺,比如沒上過大學,沒留過洋…但是80后、90后的知識結構和經歷結構會比70后更好。那麻煩來了,機器人都來跟人搶飯,如果你不做,比你年輕、比你更便宜的人,很有可能干得比你還好、還快。
換言之,因為知識結構的愈發對稱,所以造成了職場年齡危機,但使之“對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正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
技術的發展引發了各類生產工具、交通工具、社交工具等全方位的升級,因此不對稱性不斷弱化,經驗壁壘不斷被稀釋。舉個例子,在互聯網還不像如今這么發達的20多年前,寫個論文是真要到圖書館在書海中扒資料的,非常費時。而當下呢?只要網上一搜索,各種答案扎堆而來,只要想學,幾天就可“張口就來”,幾年就能成為某領域的專家。而當年呢?那可是需要幾十年、乃至一生的時間。
所以對于原本僅經驗與學識積累尚占點優勢的職場大齡人士而言,那點核心競爭力也一下就被稀釋殆盡了。最終,年輕化的大潮滾滾而來,“穩定”必然成為了大眾最高追求,北大博士當城管確實沒什么值得驚訝的,而這只是剛剛開始罷了。
但年輕朋友們也別開心太早,雖然你們確實能更快速的抜升,但代價是更劇烈與提前的“中年危機”。按現在這趨勢,如若沒有外力干預,預計很快就會出現“30歲、2X歲職場大齡危機”……另外,那些自以為“已抱上鐵飯碗、終于上岸”的朋友們也別太早躺平,按政治經濟學理論,如此的“供需”是難以為繼的。所以大概率曾經的國企下崗潮將在政府與事業單位等鐵飯碗行業重演,不信看看歷史,絕非危言聳聽。
另外,職場年輕化也造成了愈發嚴重的“急功近利與貪腐問題”。面對不斷飛漲的生活成本與不斷貶值的貨幣購買力,負擔越來越重、焦慮越來越強的職場人難免會“鋌而走險”,既然職業壽命縮短、且職場黃金期就那么幾年,“先狠狠撈一把”將成為一種普遍潛在共識,且愈發屢禁不止。
這就是人性。但其實也正是“技術”放大了它們最好與不好的那一面。
小結
看完這些或許會讓你“若有所思”,這其實只算是“揭幕”且只揭開了冰山一角。后面或將“更勁爆”,所以期待下期見。但別忘了那個前提:只要是極端就是錯的,所以還請大家客觀辯證地看,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