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拋棄海倫司了?
來源/有數DataVision
作者/楊典
如果時間回到2021年,海倫司還是一家被偏愛的公司。
優秀的成本管理能力,身處高成長性的酒館賽道,一瓶精釀只賣9塊9,更是大學生們的最愛——“喜歡去海倫司的大多是窮學生,以及剛工作的年輕人,支付寶余額最多四位數的那種”[1]。
海倫司是一類餐飲品牌的代表,他們講著“中國星巴克”“中國麥當勞”的故事跑步進入資本市場,在新消費的余熱里拿融資、開新店,幾年之內就要拼一個“千店連鎖”“萬店連鎖”的奇跡。
2021年,海倫司登陸港股,市值突破300億港元,半年后門店數量就翻了一倍,達到782家,那是海倫司的高光時刻。
然而,海倫司卻在黎明到來的前夜轟然倒下了:2022年財報里,營收15.59億,凈虧損16.01億,其中光是關店帶來的虧損就有8.53億。它曾在招股書里立下“2023年開2200家直營店”的豪言壯志,現實卻是一邊開店一邊關店,連虧了兩年。
在這個網魚網咖都要16元/小時的年頭,脫去長衫的孔乙己們,難到真的喝不起海倫司9.9的啤酒了嗎?
01
關店止損
在一眾靠品牌溢價來賺錢的新消費公司里,海倫司活得像是一個異類。
海倫司賣著9塊9一瓶的啤酒,卻比30塊的奶茶還賺錢。2020年,海倫司凈賺了7000萬,而隔壁奈雪卻虧了2個億。
不同于想從消費者身上多賺錢的同行,海倫司的策略是,先從自己身上縮成本。通過在人工、房租、原材料上的極致摳門,海倫司的門店經營成本還不到50%,優秀同行則為70%,海倫司的成本控制堪稱業界教科書。
比如,海倫司有70%左右員工采用外包形式,人均員工成本僅為5.3萬,而太二、撈王、湊湊人均成本在7.2萬元左右,海底撈更是高達9萬元[2]。2021年,海倫司為了上市合規做了全員社保,人力成本上漲了6個點,但仍然比海底撈低得多。
而海倫司為人津津樂道的“好地段、差位置”選址原則,則用極具性價比的價格換來了黃金地段的流量。
舉例來說,在長沙人流量最大的五一廣場,10家小酒館都位于五一商圈周邊500-1000米臨街寫字樓的2-4層,相比1樓臨街店面,租金可節省2/3[3]。
而在原材料方面,海倫司的自有品牌占比超過70%,采購價格本身非常低,而隨著規模的擴大,海倫司在其他啤酒品牌也有了話語權,同樣是275毫升的百威,海倫司能做到比平均市價低35%至67%。
一通操作下來,海倫司只要正常經營,門店層面想虧錢反而是件難事。
然而,這種低價策略也導致海倫司的單店營收天花板不高。以2020年為例,351家店貢獻了7000萬的凈利潤,平均每家店只能凈賺20萬。換句話說,要想增加1000萬的利潤,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再多開50家店。
這原本也是一種極其穩定且性感的商業模式。但在2022年,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大學生們連校門都出不去,更不用說去海倫司和帥哥美女拼桌了。
結果就是,海倫司日均銷售額由9200下降至7000,同比下降34.2%,一二三線城市業績全面下滑。海倫司高管在解釋業績時提到:篩出了400多家虧損的門店,其中很多是發生過“靜默”的門店[4]。
光是銷售額的下滑還不至于太慘,更多的虧損是由于“上半年開店、下半年就關”。畢竟門店雖然營業不了,但是房租、人力卻是真金白銀付出去的成本,為了穩住現金流,裝修一新的門店還來不及培育,就得忍痛關門。
更何況,剛拿到上市融資的海倫司在開店時大手大腳,不僅選址更貴、面積更大,還要在倉庫貼瓷磚、大廳做美縫.......連高管都承認“有一定程度的浪費”[4]。
關店也就意味著這些9.5成新的桌子、椅子、啤酒機只能當廢鐵賣了,瞬間拉高了虧損的平均值。在賬面上,光是關閉194家店帶來的虧損就有8.53億。
說到底,海倫司的策略并沒有錯,遇到困難就及時收手關店。老大哥海底撈也是這么做的,在2020年大量抄底門店,2021年眼見情勢不對就火速關店裁員。
但海倫司和海底撈,迎接的卻是截然相反的命運。海倫司迎面撞上了2022年,在疫情形勢最為嚴峻的情況下慌不擇路。而海底撈卻早在2021年底就完成了啄木鳥計劃,2022年手握優質門店等待復蘇。
海倫司對于形勢的誤判,還不僅于此。
02
啤酒與檸檬
疫情教會了海倫司一件事——要懂得控制風險。過去兩年,海倫司逐步轉型,向下拓展加盟商,向上自建供應鏈。
海倫司曾喊出過“去小酒館化”的口號,要做平臺型企業,未來要把供應鏈獨立出來,賦能夫妻店、大排檔[5]。換句話說,海倫司未來的一大增長曲線不在開店數量,而是在賣產品。
不論是酒館還是新式茶飲,都是開一家店、賺一份錢的餐飲生意。但隨著門店擴張,還會出現門店難管、食客挑剔、成本飆升、增收不增利等諸多問題。投資人李岳就說過:“隨著規模增長,你只是變得更大,并沒有變得更強。[6]”
但賣產品,講究的則是規模效應,一旦品牌立住了就能多開產線,產量則是指數級增長。如果單看海倫司自有啤酒的毛利率,能達到70-80%,而這一比例甚至可以通過壓縮供應鏈成本而不斷提高。
作為新消費的排頭兵,海倫司和奈雪都說要做星巴克,要做年輕人的社交空間。但在2022年,它們都不約而同地開始賣貨了:便利店冰柜里多了奈雪的瓶裝飲料,電商平臺上也賣起了海倫司啤酒。
海倫司自有啤酒
相比開店,賣產品顯然是更具有想象力的事情。但就像奈雪瓶裝飲料要在冰柜里和可口可樂、農夫山泉鏖戰一樣,海倫司面對的也是一個困難重重的啤酒市場。
啤酒本身是一個正在衰落的市場。在2013年到達頂峰后一路下滑,而百威、青島、華潤等五大巨頭牢牢把控著80%的市場,像海倫司這樣的新品牌難有立足之地。
另一方面,有50%的啤酒都是在即飲渠道(酒吧、餐飲、夜場等)被賣出去的。但渠道很難進,甚至會有啤酒品牌買店的情況——一家燒烤店里,不能既賣百威又賣青島。
相比之下,還是在自家酒館賣酒更省心省力。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更多的加盟商、開更多的門店來賣出更多的酒。
和加盟商做生意,蜜雪冰城是優秀案例。比如蜜雪冰城在四川建了檸檬種植基地,再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賣給加盟商;還把一毛、八分采購來的杯子、吸管,加價賣給加盟商,平均毛利率能達到30%。
2021年,蜜雪冰城營收103.5億元,其中售賣給加盟商的食材和包材兩項合計貢獻超過85%[7]。
海倫司也想過復刻優秀作業,就像蜜雪冰城賣杯子、吸管一樣,海倫司不光賣啤酒,還想把桌椅板凳、墻面裝飾、音樂設備做成整套的服務一并賣給加盟商。
但這件事并非那么容易。不只是因為海倫司的現金都拿去開店了,自建工廠到現在連影子都沒看到。更重要的是,當海倫司想放開加盟的時候,這才發現加盟商不夠用了。
03
抱不上的佛腳
海倫司在2022年下半年開始嘗試加盟模式,琢磨起了燒烤生意,“海倫司·越大排檔”。
然而現實卻很殘酷,新開的126家加盟店中,有100家是由原來的直營門店轉化而來的,只有26家加盟店是新開的。
海倫司·越大排檔
海倫司在這個時間點選擇開放加盟,其實并不意外。
過去三年里,疫情讓直營門店成了品牌們最大的風險敞口。就拿鹵味來說,做直營的周黑鴨,就比做加盟的絕味要慘烈的多。前者凈利潤跌去了94%,后者卻能少跌20%。
而在加盟模式里,品牌和加盟商形成的利益共同體中,加盟商會分走一部分利潤,往往做不到直營模式那么高的利潤率和坪效,但反之,加盟商也分攤了風險,封控營不了業,房租反正也是加盟商在承擔。
因此,很多品牌扛不住自己做直營的成本壓力,也開始擁抱加盟。喜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堅稱“絕不開放加盟”,現在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在下沉市場尋找起加盟伙伴;張拉拉、老鄉雞等超過12個餐飲品牌都在2022年選擇開放加盟。
想要吸引加盟商開店,首先得讓加盟商真的賺錢,或者覺得自己能賺錢。蜜雪冰城和絕味成為萬店雙巨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市場好的時候真的讓加盟商賺到了錢,再吸引前仆后繼的加盟商。
比如蜜雪冰城在2021年加速攻城略地,新增超過7000家門店,一度將門店開進了上海陸家嘴,當大街小巷都唱起“蜜雪冰城甜蜜蜜”時,蜜雪冰城的營收扶搖直上,突破百億。
那個時候,不管是賣奶茶的、賣鴨脖的還是賣火鍋的,每個加盟商的心里都滿懷希望,相信至暗時刻即將過去,未來一片光明。
而海倫司的加盟在2022年才姍姍來遲。此時已有49.5萬家餐飲企業“陣亡”,就連克莉絲汀、虎頭局這些耳熟能詳的網紅店也倒下了。信心成了遙不可及的奢侈品,小老板們也不得不重視起自己的現金流和負債表,收起創業熱情。
對海倫司來說,1132萬的加盟費在16億的虧損面前,也只是杯水車薪。
04
尾聲
2009年,70后退伍老兵徐炳忠拿著8萬塊的創業資金,在五道口開出了第一家海倫司。
在此之前,人們普遍相信酒館是最難做的生意。相比餐廳解決的是高頻剛需的吃飯問題,酒館只是一個能夠提供情緒價值的社交空間。酒館不僅營業時間受限,服務和菜單也難以標準化——上海梧桐區的狹小街道上,上百家酒館都能提供長島冰茶,價格從38到288不等,每家店都有自己的味道。
而海倫司卻憑借著性價比優勢、標準化的服務,將“低價”變成了一種核心競爭力,十年開店近800家,成功占領全國高校周邊。
因為海倫司,酒館這門難做的生意變得充滿了想象力。當2021年上市之初,海倫司的市值來到300億港幣時,在徐炳忠眼前,一個水草豐美的新世界才剛剛打開一條門縫。
然而,現實仿佛開了一個冰冷的玩笑。僅一年后,這位曾經意氣風發的半路商人被虐的灰心喪氣,他忍不住在朋友圈里發出吶喊:“曾經勵志要一年干出一千家店的豪氣……現在只想和用生命去打拼的自己說:去你M的。”
年輕人,是海倫司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客群。如果街頭巷尾的小酒館里再也見不到他們充滿活力的喧鬧,那么出問題的,顯然不會只有海倫司。
參考資料:
[1]海倫司不相信愛情,我和這個世界不熟
[2]海倫司:玩得過年輕人,玩不過房東,有數Datavision
[3]“夜間星巴克”,海倫司開店天花板在哪里?安信證券
[4]巨虧16億后,海倫司開店解釋一切,涌流商業
[5]2021年業績說明會
[6]高瓴投資方法論
[7]蜜雪冰城活成了資本最討厭的樣子,有數Datavision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