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毅:2023,盒馬最好的年代
來源/零售顧事
撰文/顧國建
4月3日晚,盒馬創始人CEO侯毅在朋友圈里發文說,2023年“對于零售業,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據我對侯毅的了解,他所說的“最好的時代”無非是對盒馬最好的年代。
2023年3月對全國的商超企業來說是一個業績十分悲慘的月份,往后的日子將很艱難。
侯毅在此時大膽地對外宣示,2023年是盒馬最好的年代!實在令人詫異。
4月4日我前往盒馬總部與他做了3個小時的深談,談話的內容涉及面很廣,我將自己的一些認知與大家交流一下,價值與否請大家自己判斷。
2023盒馬重啟加速度
侯毅說,2023年盒馬全業態重啟開店的加速度,除了鮮生店、X會員店、奧萊店、NB、奧萊生鮮店外,還重啟了MiNi店開新店。
盒馬現有業態全面加速度的發展與前幾年舍命狂奔式的快速發展不同的是,盈利性的良性擴張,說明其倉店合一線上線下的商業模式走通了。
我更關心的是盒馬模式走通各業務環節的做法,交流中了解到,
2022年年初盒馬開展的提利降本增效計劃收效顯著,通過優化供應鏈和以自有品牌商品開發的力度,商品力大大地增強了,毛利率大幅度提升了。
通過門店數字化將門店4層(店長、副店長、主管、員工)組織架構扁平化為2層(店長、業務小組),每個業務小組的作業量全部由系統按作業量的輕重緩急自動派單到每個員工手持機上,作業效率大幅度提高。
深挖這個作業效率提高發現,每個門店作業的動作標準、工作標準(如陳列標準)、時間標準都完成了數字化。這些標準的數字化結合門店的業務量都換算成每個系統派單作業量的分值,這個分值就是計件報酬。
如果某個業務小組或個人完不成系統發送的派單量,可以將這些業務量發送至手持機的尋求幫助模塊,其他業務小組和個人可以搶單來幫助完成這個業務量,門店的業務崗位已經做到了計件制和一崗多能,在計件制的激勵下勞動效率大幅提高,但用工人員大幅下降。
零售業的門店數字化一定要結合組織架構的扁平化和計件制,否則都只是在空喊數字化的口號。
2022年以來,盒馬全系統共縮減各級各類員工10000多人,降低了成本5%,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盒馬的零售創新中心已經移居武漢,因為武漢的程序工程師的成本支出要比上海低很多。
銷售毛利率得到了很好的優化提升,用工降低了5%,一升一降是盒馬2022年能夠盈利的原因,也是它敢于在2023年加速開店速度的底氣。
全業態加速創新業態再測試
盒馬重啟加速度是全業態的,為什么要全業態加速度?我問侯毅,他的回答是,盒馬經營的主要品類是生鮮,而生鮮客觀上存在品質等級的錯位性差別,通過不同顧客定位的業態差異能夠較完美地對接生鮮品品質等級的錯位性,用多業態做到對生鮮品的“吃干榨盡”!
這個回答無疑具有物盡其用的生態學價值觀。
我的研究發現,中國大城市的一個客層特點,即城市越大客層的分級越多,且每個客層的規模量都很大,都有規模。
這種規模是能夠支持不同定位等級業態店的規模性發展,問題是要解決定位的問題。
一家企業多業態經營的難度是非常高的。
這個難度,第一體現在供應鏈環節的基地采購能力,第二是供應鏈環節上的分等分級的加工能力,第三是各業態對接消化的能力,用傳統的方式是很難做到物盡其用全價值鏈,必須要有一個高效的信息化業務平臺。
盒馬這次全業態加速開店發展還會開出兩個創新業態:
Feshippo Best這個新業態定位上海這個國際化大城市的超高檔消費群和外籍人士,尤其是盒馬會員中的欲再升級的會員,是頂級精品超市;
FOD(Food Operation Delivery)是批零一體化的店,類似于現購自運的批發商店,商品大包裝銷售,可能以B端用戶為主。
盒馬在零售業如此艱難的環境下還敢開新業態店,可以說這家企業不斷創新的靈魂與精神還在,值得敬佩。
我的觀點是,這兩家新業態店如果商品做的到位,尤其是服務到位都是有成功可能。
比如FOD新業態只要商品具有超高的質價比,包裝再大也會很旺銷的,中國的消費者具有全世界都沒有的社群鄰里互助自主性將大包裝為小量化消費的能力,看看山姆和Costco店里大量代購的現象你就會明白。
盒馬全業態加速開新店背后的戰略意圖可能是:
用全業態方式在主要已進入的大城市全客層地服務各用戶群迅速地擴大在這些大城市里的市場份額,一改過去全國性的連鎖企業在區域都不領先都不強的尷尬局面。
比如,奧萊折扣店先發力在上海郊區開店,此舉的意圖是完善盒馬在上海郊區還不具備的保供供應鏈,然后從郊區向上海市區發展蠶食大量的食品超市市場份額。
食品超市如果不做大的根本性改變會在低迷的市場環境里消耗掉自己的競爭力,此時,奧萊再進市區會不會薅羊毛呢?
這種戰略意圖可以看得出來盒馬的打法逐漸成熟與理性化了。
另外,這幾年由于市場的低迷大量商超企業關閉了許多門店,租金大幅度下降,給出的“福利條件”都是從未有過的好,開店成本低了,開店的立地條件好,侯毅這么精明的人怎么會放過這樣“最好的年代”呢!
三全戰略的實施
對侯毅的訪談中,他提到了從今年開始將實施新的“三全”戰略,即全業態、全渠道、全品類。
全業態在上面已經談到,不再贅述。
全渠道戰略,是指盒馬將首先在阿里系各大電商(淘寶、天貓等)與服務(餓了嗎、高德、菜鳥等)平臺上開出旗艦店,很快盒馬還會在阿里系之外的平臺上開出旗艦店。
這一戰略體現出盒馬與阿里系各平臺之間都需要“互蹭”各自的流量,這在當前平臺電商、垂直電商、貨架電商和內容電商之間越演越烈的內卷下,盒馬在阿里系各電商平臺的入網,無疑使阿里系電商平臺獲得了盒馬獨特的商品力(進口和自有品牌商品)體系化的資源。
全品類戰略,是指盒馬要突破生鮮品類經營限制向商超企業的全品類發展態勢。盒馬全品類戰略的實施基礎是盒馬APP上云超板塊,可以看出全渠道與全品類戰略的結合體現出盒馬的一個野心,即盒馬要進軍平臺電商的行列,要改變當今零售業只靠進銷差價的贏利模式。
侯毅這次非常堅定地對我說,“盒馬是新電商,不是實體店”!以往我與他在這個問題上的討論總算有了一個結果。
三大業務中臺融合貫通的新零售平臺
我對盒馬業務體系最感興趣的是它的新零售平臺。
這個新零售平臺由采購中臺、物流供應鏈中臺和門店線上線下營運中臺合成,這個平臺是盒馬競爭力的核心。
許多零售企業都已經建立了各類業務中臺,但中臺建立了卻遠沒有發揮中臺的功能,傳統的業務流程還在繼續對抗著各業務中臺的用數據化指揮各類業務的功能發揮。
還是這句話,數字化的核心是要真正起到重組業務的作用。
盒馬2023年開始對總部采購和區域采購從組織架構和功能上做出了大的調整,強總部弱區域,讓總部集中采購的功能發揮出更大的規模效益,而這種調整對許多連鎖企業來說幾乎是難上難的事,盒馬今天做到了。
回想很多年前家樂福共進行了三次削藩式的城市采購中心的收權,但三次都失敗了,家樂福今天的衰落,采購權集中不起來是個重要原因。
盒馬三大業務中臺的融合貫通這個信息化工程價值無限啊!
2023年盒馬生鮮食品新的發展計劃是大手筆開發預制菜,并把預制菜部門升級為與生鮮采購、自有品牌同級的一級采購部門。
此篇文章收筆的時候收到了侯毅的一條微信,登載如下:
“連續4天,帶領團隊去珠海、肇慶、佛山,湛江考察了廣東預制菜生產企業:中洋、觀星、何氏,國聯等企業,預制菜總體感覺有點虛熱,資本熱、磚家熱遠高于市場實際銷售情況;
除酸菜魚片和小龍蝦外,沒有什么大的預制菜ToC產品,絕大部分還停留在給餐飲做配套的原材料供應,或者一些出口凍品;
預制菜的核心是食品加工技術的創新,讓加工食品的鮮美度遠好于鮮活農產品,這樣的預制菜才能真正贏得市場,所以快速引進世界一流的食品加工技術,跟上時代的步伐顯得尤為重要!
這次考察,我們將和這些企業研發“寶鮮魚”,比活鮮魚更鮮嫩、更Q彈,徹底改變中國消費者認為活魚更好吃的消費理念,5月下旬將在上海全面上市”。
保鮮魚比活殺魚更好吃?是對中國消費者口感口味與傳統普遍性認知前所未有的挑戰!
上海的消費者期待著,全國的消費者期待著。
為中國零售業還有侯毅這樣一個如此癡迷創新引領行業進步的人而感動,一個奔60的人還有如此的激情,看看還是少年啊!
2023,一個危機與機遇同存的年代,機會給到所有準備好的人!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