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雷應該是唯一一個直接服務過劉強東和馬云的“高管”
來源/調皮電商
作者/馮華魁
01
5月11日,京東集團宣布,京東集團CFO許冉女士升任CEO,負責集團各業務的日常運營和協同發展,向京東集團董事會及主席劉強東先生匯報。
京東集團原CEO徐雷先生因個人原因提出退休申請,經集團董事會批準,尊重并同意徐雷先生退休申請。京東物流集團CFO單甦先生升任京東集團CFO。
這則很短的消息,引發了圈內的強烈震動,大家沒想到,在當前京東變革的關鍵時期,在電商競爭環境極端白熱化的時候,京東集團會有CEO更換這么重大的事項,也不會想到原CEO徐雷才49歲,竟然就說退就退了,從管理一線退到了二線做顧問。
退休之后的徐雷,開完財報會議后,竟然還去看了演出:
要知道,前兩年還在傳徐雷是劉強東的接班人呢,現在竟然說轉身就轉身了,徐雷真是拿得起放得下,看得淡拎得清啊。
現在,回顧徐雷與京東結緣的文章有很多了,猜測徐雷離開原因的推論,也有不少,我就不重復了,只寫點自己知道的,徐雷親自說過的話,給大家補充補充。
02
很多人不知道,徐雷應該是唯一一個直接服務過劉強東和馬云的“高管”,這句話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嚇人?徐雷竟然還服務過馬云?
沒錯,這是徐雷親口告訴我們的,在服務京東之前,徐雷在聯想待過一段時間(2002年左右),在聯想之后,徐雷在好耶廣告做副總經理、北分總經理。
在好耶的時候,淘寶是好耶的大客戶,替淘寶做線上廣告投放,那時候,馬云到北京出差,徐雷會開車到機場迎接,盡地主之宜,帶馬云吃吃喝喝,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要談營銷策略。
但這是太古早的事情了,至少2007年之前,甚至2005年之前,淘寶跟易趣打仗那會的事兒了。
所以,徐雷接觸電商大戰的年頭,要比大多數人都更早。當然,徐雷那時候是服務商的身份服務馬云,不像現在是京東的二號人物服務劉強東。
后來徐雷與京東結緣是2007年到2009年給京東做營銷顧問,2009年以后,正式加入京東。
我2010年跟京東媒介第二次約采劉強東,媒介可能覺得我們是營銷媒體,就給我推薦采訪徐雷,我在營銷圈聽過徐雷的名聲,就說,徐雷不是聯想的嗎?
她說不是,徐雷已經加入我們京東了,那才有了我第一次采訪徐雷。
徐雷很善談,跟我說了很多京東的低價策略,我心想電商公司怎么老談低價呢,作為新時代的公司,他們在管理上,有沒有什么創新?
徐雷提到了很多的管理創新,我記得有一條是公司每天都有會晨會,及時調整策略,還有公司員工以兄弟相稱,團隊有凝聚力。
每日晨會這個制度,現在已經是互聯公司的標品,在當時的傳統公司看來不可思議,哪有那么多會議要開?但是電商公司要求反應快,傳統公司不理解。
03
徐雷進入公司不久,就把京東的店慶月6月,改成了618大促,從此以后,店慶有了一個獨特的符號記憶,營銷牛人往往有點睛之筆,能把一個籠統的東西,做出標志性的符號,方便進入消費者的大腦。
但是,關于大促的質疑聲就沒有斷過,每年618、雙11,都有討論,這大促還有沒有必要?還要不要搞?消費者是不是膩了?
京東內部其實也有過討論,618到底還做不做?
因為618對京東的物流挑戰太大了,天貓是開放式平臺,商家自己找物流,但是京東是自營,訂單是自己配送,一旦送不到會被投訴,帶來的虧損是自己承擔。
大促把最近一段時間的訂單集中到一天完成,快遞員配送的壓力太大了,而且京東網站也承載不了瞬間過來的流量,崩潰過好幾回。
所以,京東內部就有人覺得不能再這么集中搞大促了。
面對這種難題,徐雷在公司內部會上,“紅著眼睛,幾乎都快流淚了”,這是他的原話,他很激動的說,哪怕是把促銷周期拉長了,也一定要保留“618”這個稱號,千萬不能取消了。
徐雷力�!�618”成功了,最后公司決定把大促拉長幾天,但仍然叫“618”。
正是因為徐雷保下了618,如今中國電商才有了上半年618,下半年雙11的兩大對壘性營銷IP,也各自成就了兩大平臺。
今年,是淘寶20周年,也是京東20周年,今年的618也馬上就到了,沒想到,618的締造者,幫淘寶和京東都打過硬仗,直接服務過馬云劉強東的營銷大牛電商高管,卻要跟618說再見了,要逐漸淡出電商圈了,有點惋惜。
徐雷不只是在保618這件事上很執著,在要不要做雙11這件事上也是一樣的執著,雙11是天貓的首創的大促,京東有了自己的大促,還要不要跟著做雙11呢?如果做了,那只會讓雙11更出名,但要是不做,似乎也失去了一次大促機會。
后來,徐雷執掌的京東CMO營銷團隊內部達成一致,還是要做雙11,但是根據自己做自營的特點,不放在一天做,而是放在11天,后來京東又公布11天的下單額,而天貓雙11是1天的GMV,導致京東的數據在明面上比阿里的數據更好看,但其實雙方不是一個維度,這個做法后來又產生了一系列跟阿里的口水仗,后來阿里在618也發力猛攻,再后來的事大家都知道 ,就不細說了。
這種制造沖突對立,來增加營銷IP的故事性,成為每年電商圈兩場大戲的重大看點。
好的營銷人總是會制造沖突,徐雷就是這種高手。
04
除了618這一仗,徐雷在京東打的另一場硬仗是2014年2015年的移動電商之戰,當時PC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轉型,出現了無數個移動端的購物APP,連阿里也面臨著重大轉型,京東也不例外。
由于移動互聯網剛剛興起,移動端的技術人才特別缺,所以移動端的技術開發人才特別牛氣,大有技術定乾坤的氣勢。
但是作為電商平臺,除了要做好技術,還有運營和采銷,所以在當時的環境下,各大電商平臺的技術、運營、采銷都會吵架,業績不好到底怨誰?業績好了,歸功于誰?
京東內部那時候也是爭論不休,徐雷執掌無線端之后,很快梳理了一些原則,解決了這場紛爭,基本原則是:采銷跟著市場走,運營跟著采銷走,技術跟著運營走。
讓市場需求決定一切,技術開發不能盲目開發,做出的產品要符合運營的需求,運營負責流量轉化的,要把流量給銷量好的商品,采銷根據銷量定采購需求。
這樣打通之后,京東的無線端增長很快,用戶體驗也改善了很多,京東在移動端的大勢也就更順了。
05
徐雷比較樂于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理解,這些小故事都是他當年管營銷時跟我們分享的,后來他做了京東零售 CEO,京東集團COO,CEO,就不怎么愛說了,可能也是因為上市公司的緣故,以前他的微博每天都發好幾條,還掀起過好幾次微博大戰,現在,連朋友圈也很少發了。
2021年,京東進行供應鏈大中臺升級,我寫了一篇文章,發給他請他指點,并問了他一個問題,現在的主播影響力與商家的供應鏈是割裂的,若是京東的供應鏈大中臺能彌補這種割裂,能讓消費者看直播下單后,半小時一小時就能收到貨,那就很好了。
徐雷打趣說,“你看的很準,開一個咨詢線買賣得了,做媒體太辛苦了�!�
又說,這個即時零售+直播帶貨的問題他會在接下來的投資者會議上聊一聊,讓我等消息。
不過,這個事還是太難了,至少要再用五年才會成型吧,而我終究也沒能等到他的消息。
現在,外界猜測,徐雷離開京東,是因為跟劉強東意見不合,徐雷希望做好一二線城市的品質零售,劉強東要把價格進行到底,這些猜測,現在沒有看到根據,但徐雷應該是對品質零售即時零售有更深入的研究。
徐雷是個善于打仗的領導,攻堅克地,無往不勝,但是這兩年徐雷做了京東集團的COO\CEO,而各個集團又有自己的CEO,徐雷要做的可能是協調子公司合作等斡旋型的工作,雖然很重要很關鍵,但比較零碎,需要事無巨細,八面玲瓏又要游刃有余,這可能并非其所愿。他畢竟是追求搖滾范兒的人,個性突出。
06
接替徐雷的是京東集團CFO許冉,最近真是流行CFO掌管大局,如今的時代,講究降本增效,CFO挑大梁也很正常,畢竟,這兩年,徐雷和許冉也搭檔在一起推動了很多京東改革。
京東在公告中說,許冉女士在財務、投融資、公司治理等領域具有豐富的專業經驗、極高的行業影響力和優秀的國際視野;2018年7月加入京東集團以來在京東零售集團財務負責人、京東集團CFO等多個崗位歷練并取得出色的業績。
(京東集團CEO 許冉)
徐雷在昨天最后一次的財報會上也表示:
“許冉女士在財務、投融資、公司治理等領域具有豐富的專業經驗、極高的行業影響力和優秀的國際視野;2018年7月加入京東集團以來在京東零售集團財務負責人、京東集團CFO等多個崗位歷練并取得出色的業績。
“我也慶幸、幸運與Sandy(許冉)密切合作了多年。憑借她對京東業務深刻的理解和遠見,專業方面出色的成績,以及高度敬業的精神,Sandy將成為京東下一任CEO的完美人選。我也將在未來幾個月的過渡時期里,竭盡全力支持她融入CEO的角色。”
不過,徐雷也并未真的離開京東,而是換了一種方式陪伴:
“我本人07年就做京東的顧問,今年是第16年,我將以京東顧問委員會首任理事長的身份,對我來說是換了一個生活方式,在工作上是換了一個角度和位置,但是我和京東本身這一生會結緣,我也會永遠的關注和支持京東,而且在需要的時候我也會參與到京東的一些會議當中,幫助大家,也是非常有幸的。”
相信,徐雷和京東的故事,并沒有結束。
許冉帶領下的京東將如何重回快速增長,我們也拭目以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