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物流企業扎堆赴港上市,紅海鏖戰遠未到終局時刻
來源/氫消費
撰文/大可
2023年以來,快遞物流企業動作頻頻。
5月5日,有傳言稱,順豐控股考慮最早2023年在香港二次上市。順豐已選定高盛、華泰證券、摩根大通等銀行作為承銷銀行,擬募資金額約合人民幣200億元。如果消息屬實一切順利,這將是今年港股市場上最大的公開發行之一。
順豐在資本市場上的野心,折射著其在業務拓展上的決心和野望。與此同時,與順豐同一賽道的極兔、菜鳥等快遞物流企業也紛紛傳出赴港上市的消息。
早在今年2月份,據路透社報道稱,極兔計劃于2023年下半年在香港沖擊IPO。相關消息透露稱,屆時極兔可能會出售5%至10%的股份,計劃至少籌集10億美金。對于這一傳聞,極兔雖回應稱“不對市場傳言或猜測置評”,但從市場動作上看不難猜測極兔的步伐。
另一位計劃沖擊IPO的選手則更加穩健。自今年3月阿里主席張勇發布全員信之后,菜鳥被坊間認為是最能敲開港交所大門的排頭兵之一。在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3全球獨角獸榜》中,菜鳥物流憑借1850億的估值以第10位排名入選榜單。雖然菜鳥對此回應“目前尚無明確規劃和時間表”,但處處傳遞山雨欲來的征兆。
此外,三通一達中穩占鰲頭的中通于4月26日也發布公告,公司自愿將其在香港聯交所第二上市地位轉為主要上市地位的事項將于2023年5月1日生效,成為港交所和紐交所雙重主要上市企業。
快遞物流行業頭部玩家們紛紛赴港上市,傳遞著怎樣的信號?與此同時,行業又有新變量出現,行業競爭態勢或將發生新的變化:日前順豐出手了“小累贅”豐網速運,出手之后的順豐就此能“順”嗎?同樣的極兔有了“豐網”,就能豐收大滿貫嗎?
順豐菜鳥極兔的沖刺,命運各有不同
隨著互聯網電商的發展和人工智能的應用,快遞物流產業的業務量和收入在這二十年間歷經高速增長,成為了社會運轉中不可或缺的產業,并持續延展產業的想象力。
國家郵政局監測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4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達400億件,較2019年達到400億件提前了128天,較2022年提前了24天。
在快遞物流行業發展走向縱深化的今天,快遞物流行業在紅海鏖戰中成功存活的玩家們,都有著自己的優勢和“生態位”。
有趣的是,沖擊上市的這幾家公司,面臨著不同的發展境遇,也對應著不同的籌資需求。
順豐:聚合優勢,強勢加碼
談起快遞物流行業,順豐是當之無愧的明星玩家。在順豐前不久發布的2022年年報中,2022年順豐實現營收2674.9億元,同比增長29.1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為53.37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90.97%。
而在2023年一季度財報中,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10.84億元,業務量達成28.88億票,同比增長18.23%,毛利率13.86%,同比上升了一個百分點。
可以說,順豐的業績上十分亮眼的,營收、利潤雙雙實現增長,并未面臨急需回血的經營壓力。但市場對順豐的二次上市并不意外。
順豐這一策略的背后,根本上是對核心競爭力的堅持。快遞物流產業客戶的核心需求就是更快、更安全、更便宜,時間、效率、性價比,是順豐架構與其他快遞公司的行業壁壘。
與其他眾多快遞公司不同的是,其他快遞公司運輸多為鐵路運輸為主,而順豐則是以航空運輸為主,憑借速度和安全性打出口碑。
這背后需要重資產投入。目前為止,順豐自有運輸飛機數量已經超過了80架,在全國40多個城市打造出了完善的航空運輸網絡,可以說,一旦航空運輸網絡搭建完成,基本就等同于確立了順豐在快遞行業的霸主地位。
為此,順豐在近幾年大力融資、投資建設。2017年,順豐第一次在A股上市,融資了80億人民幣,其中26.86億投向了航材及飛行支持部分;2019年,順豐發行58億元可轉債,其中15億元用于飛機和航材購置維修。2021年,順豐定增募資200億元,其中分別有40億元用于湖北鄂州民用機場轉運中心工程項目及30億元用于航材購置維修。
而此次二次上市后,順豐將利用募集到的資金進一步加強在全球物流領域的布局和競爭力,以求在國際市場上實現更大的創新性和發展潛力。
極兔:“鯰魚”急需輸血
比起三通一達和順豐這些老玩家,極兔可以說是一只新生的黑馬。2020年從印度尼西亞進軍中國的極兔,迅速成為快遞行業的攪局“鯰魚”。
以在快遞價格上分毫必爭的低價策略迅速在鏖戰中咬下一大塊肉,從0到日單量突破2000萬,中通花了16年,極兔只用了10個月的時間。
但在價格戰上殺出一條血路的極兔,卻并未打出核心競爭力。早些時候的價格優勢正在逐漸磨平,同時極兔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也不斷暴露出短板,并進一步影響了快遞口碑。
在黑貓投訴網上,極兔的累計投訴量已超2萬個,吐槽集中在快遞慢、寄丟物件、客戶服務態度差等。
此前極兔收購百世,也許就是對短板的補齊。而此次籌集的資金,也將進一步應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市場的深度拓展。
今年2月,有報道稱極兔開始承接拼多多的上門退貨業務,并在多個城市開始試點。如果極兔能吃下拼多多的業務量,或許是其發展C端的新機會。
菜鳥:穩定當好“排頭兵”
菜鳥計劃上市的訊息,與阿里組織架構調整的消息一同加熱。在阿里實現“1+6+N”的組織調整后,菜鳥成為阿里拆分上市的“排頭兵”之一。
今年3月傳出赴港上市計劃,雖然菜鳥方面表示“我們不對市場傳言做評價”,但IPO已箭在弦上。作為阿里集團的物流基礎設施,菜鳥正成為阿里驅動增長的重要板塊之一,手握1850億估值,取得與京東物流“正面剛”的能力。
與此同時,菜鳥的“優等生”地位已得到商業數據上的認證,菜鳥已升至阿里財報數字總收入的7%,位于中國商業(淘寶天貓,占比69%)和云業務之后第三位。在2023財年第三季度(自然年2022年第四季度),在抵消跨分部交易前,菜鳥營收同比增長17%至230.23億元,其中72%來自外部客戶。
本次菜鳥募集的資金,除去戰略意義與品牌影響力的加持,還將成為菜鳥發力海外市場的重要“彈藥庫”,實現海外市場突圍。
為何港交所成物流企業上市熱門選項?
快遞物流巨頭扎堆去香港,與香港的金融環境不無關系。
一方面,受國際形勢等問題影響,中國企業赴美IPO路徑通暢度受阻。另一方面,作為中國最有名的資本市場,香港資本市場可謂是優勢顯著,也是亞洲最大的資本市場之一。
根據港交所發布的最新證券市場統計數據,香港證券市場市價總值于2023年3月底為36.9萬億元,較二月底的35.8萬億元上升3%。3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1,265億元,較二月的1,184億元上升7%。
2022年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共2597家,其中主板2257家、創業板(GEM)340家。依托香港資本市場的高國際化程度,便于吸收來自全球的資本,也便于實現資本的快速流動。
香港上市的監管標準也非常嚴格,因此其市場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成為中國企業謀求國際化發展的一張天然背書。無論處于擴大規模的考量,還是在于在知名度和影響力上更進一步,香港上市都成為物流大佬們的必然選擇。
與此同時,香港上市的貨幣優勢也成為快遞物流企業進軍國際市場的支撐。香港貨幣政策與美元掛鉤,企業還可以通過香港市場便捷地進行外匯兌換,無需經過繁瑣的貨幣兌換手續,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風險。港幣的國際信譽度和流通性,也能夠更好地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助力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無獨有偶的是,不管是從海外發家的極兔,還是菜鳥、順豐,均展現出發力海外市場的決策動向。
2022年三季度,順豐的國際業務成長迅速,已成第二增長曲線,順豐方面則擬定了更高遠的目標“2025年確保業務規模和公司價值居亞洲第一、全球前三”。
菜鳥也加快海外市場布局,截至2022年3月31日,菜鳥直接運營300多萬平方米跨境物流倉庫,每月有240多架包機用于干線運輸,并和全球超過50個港口合作建立智能清關系統,搭建了一張高質量的全球物流網絡。
香港IPO,無疑能為這些快遞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彈藥庫。
擴張布局里,藏著順豐們的焦慮
從更高的維度去看這次順豐極兔菜鳥的“扎堆”上市,這一方面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傳遞出物流企業面臨業績增長壓力博取新增量的焦慮。
雖然快遞物流市場的價格激戰已基本結束,“基本盤”已初步穩固,但產業內的鏖戰并未停止。從京東德邦并購,到三通一達動作頻頻,快遞物流行業的攻城略地遠遠沒有結束,尚且需要彈藥庫的進一步補充。
就在今年,快遞行業的"速度戰"日趨激烈。就在這個5月,順豐透露,其“同城半日達”服務已擴展至全國80余城,實現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全國重點大型城市全覆蓋,并基本覆蓋杭州、南京、長沙等省會城市及東莞、蘇州等重點城市。
最近菜鳥供應鏈在京團隊開展了“半日達”項目啟動會,北京“半日達”服務正在按計劃推進中,其他重點城市也會陸續上線。菜鳥“半日達”3月在杭州首次上線,據相關消息稱預計到今年年底將覆蓋全國20個城市,其中人口數量千萬級別以上的城市覆蓋率達到100%。
與此同時,根據5月15號一則突發消息顯示,順豐下屬控股子公司深圳市豐網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豐網控股”)與極兔速遞下屬子公司深圳極兔供應鏈有限公司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擬以11.83億元向極兔轉讓全資子公司深圳市豐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豐網信息”)100%股權,這家公司是快遞品牌豐網速運的運營主體。也就是說,化了11.83億元,順豐將自己面向低端市場的“豐網速運”產品賣給了極兔。
為拓展中低端電商小件市場,順豐于2020年正式推出加盟品牌豐網速運,以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服務,逐步擴大下沉市場份額,推動產能快速爬坡,降本增效。
但一方面因豐網速運服務反饋不佳影響順豐聲譽甚至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則是豐網速運嚴控不止的虧損,豐網不僅不能反哺順豐,還成為了順豐的老大難。選擇將豐網速運脫手,顯然順豐已失去耐心。
而極兔選擇吞下豐網速運,也許有以下三點需求:一是立足本次上市,擴大市場份額,提高其上市估值;二也是取決于其立足低價戰略,減少競爭對手的品牌定位與戰略;三則是進一步獲取被順豐篩選過的優秀加盟商。
行業競爭態勢,時刻在發生新的變化。卷速度,卷價格,卷效率,行業的“卷中卷”遠遠沒有結束,企業對資金彈藥庫的需求自然也不會降低,但也許這并不是一件壞事。
作為服務社會發展的新一代基礎設施,順豐、極兔、菜鳥以及諸多快遞物流行業的新老玩家們,其持續的創新與迭代升級,都將為消費者造福,也在新的商業形態實現中,創造更廣闊的價值。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