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漢堡崛起,肯德基也按捺不住了?
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撰文/孫雨
肯德基在江西上線餅漢堡
頭部餐飲開始搶食中式漢堡市場
啥,肯德基進軍中式漢堡了?
對,就在三天前(6月5日),肯德基新品“餅漢堡”,在江西南昌、九江、新余限定上市。
肯德基新品OK三件套(漢堡二選一:藤椒風味雞排漢堡、老北京風味餅漢堡),三款小食(薯條、紅豆派、蛋撻三選一)任意搭配,還有一杯中可,定價共計19.9元。
網友評論稱:好吃不貴,經濟實惠。
目前,在小紅書上,已經陸續出現“肯德基餅漢堡”新品的相關筆記。有網友大大稱贊,表示:
“這不就是我的夢中情堡嘛,貝殼形餅皮,餅皮上蓋著椰絲,吃起來非常有嚼勁。”
“漢堡醬+甜面醬,妥妥的老北京味道無疑了。”
“雞排比餅皮還要大,絕絕子啊。”
當然,也有網友“一語道破天機”:
“這包裝,和塔斯汀真像呢。”“中國風起來了!”
肯德基餅漢堡雖沒有直接稱為中式漢堡,但從餅皮制作、產品大紅色包裝,以及上面印著的“貝殼形餅皮、現烤現做、秘制調料、椰絲增香”等字眼,顯然是具有中國風的中式漢堡。
◎左:肯德基餅漢堡套餐;右:塔斯汀漢堡
就目前來看,肯德基餅漢堡尚且處于試水,僅限于江西三座城市。也不難想象,作為頭部西式快餐品牌代表,肯德基餅漢堡新品試水成功后,不免將會朝著全國各地展開。
近年來,從推出肉夾饃、到聯名小龍坎推出“毛血旺嫩牛五方”新品,肯德基在產品層面一直探索中國風和本土化。到現在的餅漢堡也不例外,只是恰好與非常最熱門的中式漢堡賽道相似,很難說這不是肯德基布局中式漢堡的開始。
內參君曾在《中式漢堡崛起,能撼動洋快餐的地位嗎?》文章里提到一個思考話題,如果麥肯進軍中式漢堡,這條賽道又將呈現怎樣的景象?
頭部品牌猛攻,后繼品牌加入戰斗!
咱就是說,“中式漢堡自由”正實現
“肯德基正在全面跟進,雖然在小范圍試水,但對于肯德基是可以行通的。一來,肯德基具有很強的市場敏銳度;二是,中式漢堡已經成為餐飲行業一部分。”一位快餐老板說道。
聊到中式漢堡,大家還是首先想到塔斯汀,它憑借著門店規模快速擴張和產品更低價的優勢,成功出圈。現在門店已超4000家,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西和湖南等地區的門店數量分布更加密集。猜想,肯德基選在江西進行新品測試,或許更能直接激起行業和消費者關注。
另外,則是崛起于2023年的賈國龍中國堡,將中式漢堡品類帶到新高度。不同于肯德基和塔斯汀,賈國龍中國堡,在產品層面是切切實實的中國口味和中式漢堡,是中式快餐模式。
2023年5月29日,賈國龍中國堡的北京地區十店同時開業。大眾點評顯示,賈國龍中國堡在北京大約有28家門店(包括尚未開業門店)。從“空氣饃”到“中國堡”,賈國龍火速更名背后,則是欲重倉中式漢堡賽道。
從塔斯汀、到賈國龍中國堡、再到肯德基餅漢堡,其實也驗證了一個事實,就是中式漢堡品類確確實實做起來了,否則也不會有大佬品牌入局。
中式漢堡在初期名聲大振,常被大家視為是品牌的營銷噱頭倒也不假。近日塔斯汀與巴啦啦小魔仙聯名營銷,塔斯汀部分門店打造成粉紅主題店,包括仙女棒、魔力翅膀等周邊產品隨餐發售。
“營銷可以錦上添花,但檢驗一個品牌實體店是否成功,主要是看關店率。如果2500家店穩健增長,閉店率低,說明這門生意和模式是能跑通的。”餐飲老板內參創始人、CEO秦朝曾說。
此外,內參君還注意到,部分中式漢堡相關品牌正在向北京前進。
除了當地的賈國龍中國堡,來自重慶的享哆味中國漢堡在北京時代廣場(房山區)開店,另有穎格格中國漢堡、燃熊中國漢堡等新店開業。這些進入一線城市的中式漢堡品牌,正在悄悄展開角逐。
近期,關于中式漢堡的熱度降了不少,比如融資少了,甚至有中式漢堡融資被驗證是假消息;品牌發聲變弱了,消費者們似乎很少在公眾平臺分享了,大概逐漸不再有新鮮感了吧。
一位經營雞蛋漢堡的老板認為:“并非是中式漢堡不夠熱,而是整個消費熱度降低了,是經濟的寒氣傳導,人們越來越不敢消費了。但餐飲的好處是不管環境再差,人們都是要吃東西的。”
中式漢堡熱度降低?其實不然,在鄉鎮市場,仍然有許多小個體戶在崛起。所以大家其實正在暗自發力開店和經營,畢竟一個品類不可能持續火爆,終究要回歸正常運營中。
食材口味無法標準,同質化嚴重
未來的中式漢堡賽道還需加把火!
做餐飲,最怕的就是沒有創新和特色,就目前的多家中式漢堡品牌,他們在品牌塑造、主打亮點和產品特色等方面,多少都有同質化現象。如此一來,會很大降低消費者的新鮮感和好奇感,甚至產生倦怠感。
“有一種感覺,就是這些所謂打造中式漢堡的人,并沒有抓住中式菜品的精髓,并不能真正領悟中西快餐的根本區別,急功近利,缺乏深度,除了一時喧鬧賺快錢滿足虛榮之外,可能很難打造出有生命力的中式快餐品牌。”一位業內人士這樣說道。
尤其是一旦菜品出現同質化,對于品牌而言,單純依靠宣傳,短期內雖然能夠帶來熱度,但長期下去,反而沒有值得消費者記住和議論的點。當品牌不具備自身特色后,不管你前期擴張的門店數量多么大,展望未來,可能很難給門店帶來高復購,競爭優勢就此弱化。
內參君觀察到,許多網友反饋塔斯汀的漢堡經常出現口味不穩定、食材不新鮮、餅皮干硬的問題。盡管它最大的優勢是便宜,這些問題出來后,仍然非常影響消費者的體驗和對品牌的好感度,反而形成逆反心理,便宜沒好貨,落差感非常大。
“產品是品牌之根,名字是品牌之源,名不正言不順,只會模仿的人,沒有未來。”其實這句話說出來,也便聯想到現在的中式漢堡品牌,確實是從品牌名字、產品、產品包裝甚至是門店場景,都有著雷同感。
不過,中式漢堡作為一條新興賽道,背后倒也是本土品牌自信心的體現,對國內技術、市場、消費者的多重信心,從而實現對外來品類產品、模式的重新拆解,組合新形式的商業模式。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