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營收超188億!海底撈跳出“泥潭”
來源/職業餐飲網
作者/程三月
海底撈交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近日,海底撈發布正面盈利預告,其上半年收入預計不少于18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幅超過23.7%,凈利潤預計超22億元。
它的凈利潤幾乎與近五年最好的2019年全年相當,同時凈利潤率也創了新高。
而這背后,除了整個餐飲業的復蘇,也離不開它的自身努力:上直播、搞團購,甚至去演唱會門口“撈人”……
不難看出,海底撈正在從以前的服務驅動,轉變為現在的產品、營銷、服務結合的三輪驅動增長!
而那些隱藏在增長背后的創新動作,或許能為我們餐飲人“破內卷”帶來一些啟發。
01
海底撈上半年收入預計超188億元,
凈利潤率超過疫情前!
此前,海底撈疫情間因抄底失誤,也陷入困境。
一邊是虧損。2020年上半年,海底撈出現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半年虧損逾9億元,2021年,虧損超41億元。
一邊是關店。2021年,它關閉了276家餐廳,32 家餐廳暫時停業休整,2022年又關閉了50家經營表現欠佳的餐廳。
但剛過去的7月30日,海底撈發布了凈利潤預計超22億元的正面盈利預告,給出了一個不錯的成績。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底撈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收入預計將不低于188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幅超過23.7%;持續經營業務凈利潤預計超22億元,而上年同期其凈利潤為虧損2.6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海底撈年報數據,從2018年上市至2022年,其凈利潤水平分別為16.46億元、23.45億元、3.09億元、-41.63億元、13.74億元。
海底撈今年上半年的盈利水平幾乎與上市以來盈利最高的2019全年持平。
除此之外,凈利潤率也超過了疫情前水平。今年上半年,其凈利潤率預計達到11.7%。據往年業績計算,2018年至2022年,海底撈的凈利潤率分別為9.7%、8.8%、1.1%、-10.1%、3.9%。
一掃三年頹勢。
02
海底撈告別單一的“服務驅動”,
轉為“服務”+“產品”+“營銷”三輪驅動!
海底撈的回血,得益于餐飲大盤的復蘇,但又不僅僅如此。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全國餐飲收入24329億元,同比增長21.4%,成為前六個月反彈最大的消費品類。而海底撈以超過23.7%的營收增速,高于行業平均增長水平。
這增長的背后,離不開海底撈的努力,它正在突破自己的舒適圈,從產品、營銷、場景等多維驅動。
1、 產品上:
全國上新+區域上新雙輪驅動,豬肚包雞鍋底日銷15萬份
“服務”是海底撈的招牌,以往一說到產品,顧客們大多數都只是覺得“不會出錯”,談不上驚艷。
現在的海底撈則在產品創新上下了更多的功夫。
就拿上半年來說,海底撈靠全國上新和區域上新雙輪驅動,不斷打造爆款產品。
一方面,在春夏全國產品上新中,海底撈推出涵蓋鍋底、葷菜、素菜、甜品和飲品五大品類的9款產品。
數據顯示,這9款春夏新品在五一假期前三天就售出超127萬份。
其中,新升級的豬肚雞鍋底——海底撈嶺南黃豬肚雞鍋底,單日銷售份數最高達到15萬份。
海底撈也在迎合著“有料火鍋”的新趨勢。
另一方面,除了全國性的新品,海底撈還有大量區域性新品隱藏在全國各地的門店。
如武漢的部分海底撈可以吃到熱干面,河南海底撈有胡辣湯,成都海底撈有豌雜面,長沙一門店正在試銷豬油拌粉,北京海底撈的糖葫蘆則俘獲了小朋友們的心。
不但有這些地方小吃,火鍋菜品和鍋底也有許多“城市限定款”,比如上海海底撈推出了鮮辣清新的黃燈籠椒火鍋,昆明海底撈則供應酸辣開胃的椰香冬陰功鍋底,深圳部分門店的海底撈給愛吃海鮮的顧客準備了火龍果蝦滑、火鍋生蠔和半殼扇貝。
據了解,海底撈從2021年開始形成一年兩次的全國重點產品上新節奏,在正式上新前,海底撈都會通過新品品鑒會的方式,來收集顧客的產品建議和意見并據此進一步深度打磨產品。
數據顯示,從2021年至今,已有數十萬顧客參與了海底撈新品品鑒會并提出意見。在與顧客共創的助力下,近三年海底撈上架的31款全國性產品在上新的第一個月,就產出了8款預爆款、6款準爆款和11款爆款。
2、營銷上:
在演唱會門口“撈人”,成首個官方直播收入破億的正餐品牌
海底撈在營銷上玩得越來越開了。
最近,一則“海底撈演唱會散場后免費大巴接送觀眾吃火鍋”的新聞火了。
在上海蔡依林演唱會、武漢五月天演唱會、天津張韶涵演唱會等多地現場,不少海底撈員工舉著廣告牌,喇叭里播放著“大巴免費坐”,一排大巴等候在路邊,直接把粉絲“撈”到店里就餐。
此外,海底撈還忙著把自己打造成“演唱會分會場”,門店里準備了熒光棒、話筒和音箱,并設置了粉絲限定狂歡區,歌迷可以現場點歌,繼續嗨。他們甚至還提前做好了功課,按照明星應援色,布置了氣球、橫幅等。
在直播和團購上,海底撈也在不斷發力。
今年3月,海底撈以29周年慶生日月為契機,從3月1號起開展為期1個月的寵粉活動。3月17日~19日,海底撈在抖音平臺開啟320生日嘉年華官方直播,邀請何廣智等脫口秀演員圍繞《海底撈生日月嘉年華》向用戶分享與品牌發生的有趣故事。
活動期間官方直播間曝光1.4億,銷售破億,抖音官方直播團購帶貨榜第一名,成為首個正餐官方直播破億品牌。
同時,還加入了團購大軍。
不久前,海底撈通過線上平臺推出的“夏日嘗鮮”系列套餐,到6月份就累計銷售已超過40萬單,其中抖音平臺的“夏日嘗鮮節假日套餐”銷量超過了8萬單。
在抓住熱點與制造社交流行的做法上,海底撈今年做出不少突破:比如情人節推出的 " 冰封玫瑰 " 活動,還與悲傷蛙、米菲等 IP 合作。
3、運營上:
一人食、夜宵、聚餐型外送等多場景“一網打盡”!
疫情,堂食的單一收入模式受到重創,這讓餐飲人意識到多場景、多渠道運營的重要性。
海底撈則針對不同消費人群,捕捉新增長的細分領域提早布局,探索一人食、深夜小聚、社區等多種消費場景。
如針對夜宵,近日,海底撈推出了牛蛙鍋、撈派人氣九宮格、熱鹵耙雞爪、熱鹵大豬蹄子、獨家口味的小龍蝦、自有品牌精釀啤酒等夜宵新品。
在一些門店,每晚9點半發起猜拳活動,可以跟在店內穿梭的悲傷蛙人偶互動,獲勝者可免費領取啤酒一杯或玩具一份,給夜宵打造足夠儀式感。
在一人食的場景下,海底撈推出的小份菜,對一人就餐也更加友好。同時,海底撈推出了外送套餐“青年套餐”、“一人食”“兩人食”等特色套餐。此外,海底撈還推出“下飯火鍋菜”,填補其在一人食快餐場景的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7月,海底撈還成立了自己的全新業務模塊“海底撈社區營運事業部”,以“外賣+社群+直播+線上商城”的社區營運模式,切入社區餐飲。海底撈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海底撈社區營運收入12.80億元。
此外海底撈外送場景還拓展了訂餐答謝、定制團餐、生日聚會、辦公室用餐、節日聚會等,滿足更多消費者需求。
在拓展消費場景的同時,海底撈還不斷提升外送服務,如會為家中有小朋友的顧客準備玩具,為辦公點餐顧客準備清新口氣糖,順手幫顧客收垃圾等,將堂食服務延續到外送服務中。
“顧客在哪兒就去哪”,這是很多餐企的未來的發力點,多元化場景經營成了大勢所趨。
4、管理上:
下放產品上下架的權限,“全員創新”激發員工創造力
除了業務上的創新,海底撈還在管理模式上不斷自我革新,探索連鎖經營的標準化管理與個性化賦能。
據了解,從今年年初開始,海底撈下放了產品上下架的權限,店長和大區可以根據本地化需求去調整產品和服務,從而賦予區域更大的自主權。
并且,海底撈還充分發揮員工的創新能力。
在海底撈,創新是一項全員參與的工作,為鼓勵創新,海底撈近兩年發放創新獎金超400萬。
許多廣受市場贊譽的招牌產品和服務,都來源于員工的創新提報,比如特色表演項目撈面和“海底撈式”生日慶祝。
除此之外,海底撈的各項創新促進了服務提質和降本增效。
如在“庫房&攤位可視化”項目中,海底撈不僅實現了門店庫房和攤位的存儲、管理標準化,降低了門店庫存存儲量,大幅度減少了食材過期帶來的浪費,控制了食品安全風險,還培養出一批精細化管理方面的人才,“食品規劃收納師”這一餐飲新職業由此誕生。
據統計,2022年海底撈通過自主創新獲得的知識產權專利共計36件,擁有專利總量超150件,包括服務機器人、智能煮面設備、自動炒菜機、出菜機、智能地排風等。
職業餐飲網小結:
以前,海底撈吸引顧客的招牌是“服務”。
如今,它正在告別單一的服務驅動,而是轉變為“產品”+“營銷”+“服務”三輪驅動!
無論對外的營銷,還是內部的優化,本質都是企業自我迭代的能力,而迭代的內核則是“全員創新”。
在餐飲業極致內卷的當下,只有靠創新驅動,才能跳出內卷。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