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東來“網紅大月餅”,為什么每年遭瘋搶?
出品/零售圈
作者/戈多
在中國的零售業,胖東來一直是一個神話,它的任何風吹草動都能成為行業熱點。最近,中秋臨近,因為月餅,胖東來又一次成為了行業熱點話題。
《零售圈》了解到,胖東來超市的“網紅大月餅”是其自主生產的產品,尺寸為6寸大小,目前只有芋泥麻薯酥和紅豆蛋黃酥兩個口味,價格均為29.8元/個。自8月31日開始銷售以來,上架即銷售一空,引發市民排隊搶購。雖然有限購,每個人只能買兩個,但仍是“一餅難求”。
此前,由于消費者的購買熱情不斷升溫,還一度出現了通宵排隊購買和高價代購等情況。鑒于此,9月16日,胖東來官方公眾號“胖東來商貿集團”發布通知稱,芋泥麻薯酥和紅豆蛋黃酥,暫停線下門店銷售,調整為線上(同城)銷售。自2023年9月17日起,每天上午9:30開始銷售。
事實上,在胖東來不只是月餅,很多商品都曾出現過“瘋購”現象,如紅絲絨蛋糕、冰面包、懟酒等。這在這個物質充裕的時代,實屬少見。當然,這也就給許多人帶來了疑惑,同樣都是賣月餅,同樣都是做超市,為何胖東來超市的月餅就如此受歡迎!
為什么是胖東來?
胖東來的月餅為何如此大受消費者的歡迎?《零售圈》認為,八個字可以概括:行業標桿,值得信賴。行業標桿是說胖東來的品牌影響力,值得信賴是說胖東來的產品品質。
網上曾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胖東來方圓十里,沒人敢開超市。無論是沃爾瑪、大潤發還是曾經的家樂福,到了它的地盤都得認慫。因為這里的消費者,逛超市只去胖東來。這里的無微不至,放眼中國都無出其右。
事實上,不只是網友,阿里創始人馬云、小米創始人雷軍都對胖東來有所贊譽。馬云曾稱贊它“引發了中國零售商的新思維,是中國企業的一面旗子”。雷軍曾為了了解和學習,還專門去到許昌的胖東來時代廣場,親自體驗胖東來的產品和服務,對此雷軍還專門發微博贊美了胖東來是中國零售業“神一般的存在”。
也因如此,在品牌影響力的加持下,很多外地顧客也都慕名而來,要么體驗一下在胖東來購物的感覺,要么購買一些其獨有的商品,而此次月餅的搶購也與其有很大關系。此外,《零售圈》也了解到,不只是今年,在去年的中秋節前后,胖東來推出的自制月餅,也曾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一年前如此,一年后同樣如此,這說明胖東來產品的品質確實值得被肯定。
俗話說,管中窺豹,一葉知秋。在產品品質上,僅從一棵蔥來看,在胖東來首先會把大蔥的根部、葉子、大蔥的干皮這些不能食用的部分都給事先去掉,然后也不允許有空心蔥,最主要的是胖東來還真得進行檢驗蔬菜的農殘,但凡檢驗出蔬菜農殘超標,就給供應商無情的下架處理。而這種用心至極,全心全意為消費者著想的經營理念自然也就少不了消費者的厚愛。
就此次推出的月餅而言,其保質期短只有一周的時間,保質期短則說明添加劑少或接近沒有。與此同時,從配料表中也可以看出胖東來的月餅也不會出現科技與狠活的存在。這對于如今,將健康、食品安全放在首位的消費者而言,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除了以上兩個最主要原因外,《零售圈》認為,胖東來的市場預判以及營銷手段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比如,在市場預判上,中秋臨近,消費者嘗鮮的心理、送禮的需求,都促使胖東來的月餅成了網紅產品;在營銷上,胖東來月餅每天只生產1500個左右,分給門店也就100多個,所以具有稀缺性。而這些都共同導致了胖東來月餅的爆火。
成行業“標桿”的背后
《零售圈》認為,胖東來的成功源于兩點:聚焦小市場和強客戶黏性。
自1995年創立第一家店以來,近20年來,胖東來只開出了15家門店,且都集中在許昌和新鄉這兩座三線城市。許昌市的人口僅為438萬,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面對這樣的市場,一般商超的做法是主打性價比,靠低價吸引當地客戶。但胖東來反其道而行之,決定用一線的標準服務三線市場。
這樣的話,它就讓三線城市的居民實現了消費升級。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得從商品開始。了解胖東來的消費者都知道,胖東來的商品有點貴。這其實與胖東來的選品策略有很大的關系,《零售圈》了解到,胖東來同時覆蓋高中低三個層面的客戶,店內50%都是高毛利商品。
比如像蘭蔻、迪奧、雅詩蘭黛這些只在一二線城市銷售的國際大牌,在胖東來也有賣,它們主要針對月收入5000以上的人群。除了高檔商品,胖東來還有50%的平價商品,主要針對月收入4000以下的中低收入人群。
同時,為了將消費人群更進一步地細分,針對同一種品類,胖東來還劃了不同等級的價格帶,比如在胖東來牛肉被分成了單價從十幾元到百元不等的10余種單品,豬肉則是更被分為了300多個單品,是其他超市或同類市場的幾倍。
正因如此,胖東來單店的SKU就達到了上萬個,這對一座三線城市的超市而言則是非常的大。當然,這也對客戶調研與供應鏈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但胖東來的優勢在于:它聚焦于有限市場。
除了商品,在服務方面胖東來在全國也是首屈一指。《零售圈》了解到,自1995年起,胖東來就推出了各種便民、利民的免費服務,如下雨天會給顧客準備雨傘、免費修剪褲腿、水果隨便品嘗等。1998年,胖東來還率先推出了“退貨服務”。
在胖東來如果消費者發現想要的商品沒有,可以填寫“缺貨登記表”,要求進貨。在鴻星爾克出圈爆火時,有顧客留言沒有看到相關產品。值班負責人馬上回復:“如果您有需求,可以單獨為您采購”。于東來曾講過,最遠的一件單品是飛機空運回來的,這樣做雖然賠錢,但他不想讓顧客失望。
而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購物需求,胖東來還配備了6種型號的購物車,而且貨架上還配有供老年人使用的放大鏡,每個樓層都有抽煙室、母嬰室、化妝室,每個扶梯口,都有工作人員提醒老人、小孩注意安全等。就連衛生間,胖東來都分為殘疾人專用衛生間、無性別衛生間、兒童廁所,而且在廁所里還配有求助按鈴,以及近萬元一個的干手器。
此外,胖東來還會每天安排專人負責折價商品的銷售并進行排查或試吃,確保商品質量,銷售人員要及時提醒顧客“折價商品屬于日清商品,請根據個人需求合理選購”。也正是這種極致關懷和細節服務,曾讓2015因租約問題在新鄉撤店,2016年重新開業的胖東來,一開店就引來萬人購物。
最值得學的是什么?
于東來曾說胖東來最值得學的他認為第一是文化,第二是體制,體制踐行了文化,這叫言行一致。他也說,體制方面胖東來走過來了,因為沒有股東,沒有需求,所以掙的錢都給大家分了,可能一年支配的有10%-20%。
《零售圈》了解到,為了讓企業員工能夠生活的更幸福,早在2012年胖東來就已經是每周二閉店休息一天,春節從除夕到初四也休息,這意味著每年要閉店57天。這個作息制度,一舉打破了中國零售業“白天永不歇業”、“節日即黃金時間”的規則。
盡管在當時業內許多人都不看好胖東來的這一舉措,認為尚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去推行。但于東來卻認為,這些無關商業,用他的話說就是“員工是人,他們應該有完整的生活。閉店就是傳達——我們要走慢一點,讓員工更多一點自由、快樂!”
1999年,胖東來年凈利潤才1700萬元,于東來就根據工齡、職位按比例分了1000萬元。當時許昌的平均工資只有200元,其基層員工可以拿到1000元以上,店長年薪甚至達到十幾萬元。
2002年開始,胖東來每年大概要分掉80%的利潤,并越分越多。現在,于東來一年除了拿300萬元的工資,胖東來90%-95%的利潤都由員工分享。
在股份分成之外,員工每月平均工資近5000元,是當地同行業平均工資的兩倍,為河南省零售業之最。分錢之外,胖東來還不斷在硬件設施、人才培養上,提升員工的快樂度和幸福感。
于東來曾說:“美好是心靈鑄就的,有了大愛的理念,企業會越來越好。”《零售圈》了解到,胖東來員工的忠誠度很高,目前20年工齡以上的有近500人,15年以上的有2000多人。
因此,《零售圈》認為,胖東來之所以能成為胖東來,能成為國內零售行業的突出代表,這與于東來本人直接相關。而且,可以肯定的說,胖東來現在的樣子,就是創始人于東來內心世界的外在表達。也許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一路走到今天,我的希望不是做生意,而是想讓更多人幸福地生活。”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