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旗下Temu單季度GMV猛增至50億美金
來源/36氪
作者/李小霞
上線一年時間,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臺Temu的狂奔速度令人咋舌。
36氪獨家獲悉,今年第三季度Temu的銷售額已經突破50億美金,尤其是9月,其上線一周年之際,單日GMV甚至達到8000萬美金。
而在此前,36氪就曾報道過Temu上半年GMV逼近30億美金,這意味著僅9月份的銷售額與上半年幾近持平。
照此速度下去,伴隨“黑五”和圣誕節的到來,Temu或能超額完成年度150億美金的GMV目標,甚至按照中金的預測,這一數字能達到180億美金,這相當于SHEIN2022年GMV的60%。
據知情人士稱,美國是Temu最先進入的市場,也貢獻了大部分成績,銷售額占比達到60%。從用戶留存看,中金數據顯示,美國市場2023 年 7 月 Temu 的 7 日和 30 日留存率已經達到 18.5%和 13.5%,超過eBay、SHEIN 和 Wish,逐漸向亞馬遜靠攏。
Temu區域GMV占比
在美國市場穩步增長基礎上,Temu也不斷加快全球步伐,現已進入47個國家,光9月份就進駐了10個國家,創造單月擴張國家數的最高紀錄。伴隨開疆拓土,整個Q3 Temu投放更是十分激進,一位出海創業者形容Temu投放“所到之處寸草不生”,今年7月開始,Temu在Facebook、Google的日投放費用高達千萬美金。
Temu的大手筆投放,引起了對手SHEIN的跟進。據雷峰網報道,今年8月,SHEIN單日在Facebook和谷歌上的廣告投入達到了800萬美元。
過去半年,Temu的主要精力在補足短板、加強長板。
今年3月,“超級碗”等投放為Temu帶來了流量飆升,與此同時,Temu也遭受了較大一次的爆倉問題,導致賣家無法發貨,最終平臺不得不向賣家發布“倉庫升級、暫停收貨”的通知。受爆倉影響,彼時GMV也出現了短暫下跌。
這場持續半月之久的爆倉事件,讓Temu加速了海外倉計劃,目前仍在推進中。知情人士透露,“年底會有一個大概的落地,預計明年會逐步開始使用”。
Temu目前的商品流轉路徑是商家發貨給由Temu運營的國內倉,再由國內倉發往海外。據了解,目前Temu在國內已擁有30多個倉庫,分布在廣東、肇慶、清遠、東莞、佛山等地,相比年初有較大擴容,并且還在持續增加。為了提升效率,6月初,拼多多將原多多買菜廣西省的總經理派往Temu,負責管理所有國內倉庫。
但即使如此,商家們依舊需要像之前那樣蹲守在電腦面前爭搶庫位。有商家就表示,“雖然倉庫在擴容,但商家數也在急速膨脹”。截至9月底,Temu的SKU數已經從年初的20多萬漲到近100萬,而且還在持續增加。
最近的一個變化是,Temu在有意拉近與拼多多主app頭部商家的關系,希望他們能承擔新的供給。早期的Temu則更依賴于產業帶的商家,這為他們帶來了價格紅利,但缺乏一定的品牌力。
為了緩解倉庫爆倉的隱憂,Temu也在不斷通過招工以及總部調動等方式來增派人手。一位在東莞的商家透露,他多次撞見Temu招工現場,一輛又一輛滿載的大巴向倉庫駛去,一天下來近千人。
這家以人效著稱的公司,還在不斷大量招聘來補充Temu的IT人才,如數據存儲團隊,這能夠持續幫助平臺精準捕捉用戶需求,提升Temu的運營策略。有商家告訴36氪,現今開發的很多爆款商品都是經由平臺反饋過來建議他們去做的。
至于盈虧平衡則尚未被提上日程。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內部對什么時間盈利沒有預期目標,GMV的增速以及市場體量才是當下核心追求。近期,拼多多對Temu的預算也從年初的200億漲到了230億,以應對新市場的擴張需求。
多位知情人士表示,目前Temu整體虧損率在40%左右,美國整體虧損率則在30-35%,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虧速率的來源除了大頭的營銷費用,物流成本占比也相當高。
一位內部人士曾幫36氪做過拆解:Temu 單筆訂單的成本大概在32美金,其中物流成本就在8-9美金(占比28%)。
Temu物流鏈路分為三部分,先是國內頭程,賣家可選擇提前備貨的VMI模式或根據實際訂單發貨的JIT模式將商品發往國內倉庫,費用大概1美金,不過這部分由Temu和賣家平攤;再就是干線運輸,由Temu從國內倉通過極兔、云途等物流服務商發至海外轉運樞紐,約4-5美金;然后再經第三方物流合作方如UPS、DHL等完成到海外用戶手中的尾程配送,需3-4美金。
隨著客單價提升,則有助于攤薄物流。目前,美國市場客單價37美金,對應件數5-6件,相比Q1的35美金有所增長。有商家透露,平臺會鼓勵他們比如將產品體積做小、數量做多的組合銷售方式,來拉動客單價。
接下來,東南亞或是Temu重點發力的主要區域之一,TikTok電商封禁受阻為其提供了窗口期,久謙一份紀要顯示,Temu在菲律賓起盤時2萬個SPU,其中5000個給到了補貼。
一位私募人士告訴36氪,此前因為虧損過大,拖累拼多多整體的業績表現,二級市場對Temu的估值幾乎為0甚至為負。但現在大家的共識是,開始給予Temu估值,這也部分支撐了近期拼多多的股價表現。
一年前,Temu上線之初,基于拼多多團隊、執行力、供應鏈等各方面的判斷,外界給予了這一跨境新秀足夠的期待,即使如此,它還是不斷沖破人們的想象力,迸發出絕無僅有的增長勢能。
一位跨境賣家表示,他上次看到中國公司在海外的狂飆突進,還是在TikTok身上,而Temu似乎更野蠻。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