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美樂被爆3年虧損9億,被網友“狠狠憐愛”
來源/餐企老板內參
達美樂,增增增!虧虧虧!
近日,#達美樂30分鐘必達3年虧損9億#沖上各大社交平臺熱搜榜單。
據相關財報數據顯示,近幾年達美樂在中國的營收一路上升,從2019年的8.37億元,到2020年的11億元,再到2021年的16億元,同比增長32%與45.9%。
然而,與營收的高歌猛進之勢不同的,是利潤的一路直下。
2019年到2021年的三年時間里,達美樂分別虧損了1.82億元、2.74億元、4.71億元,三年累計虧損9.27億元。
導致虧損的重要原因,是人力成本過高。而人力成本過高的首要原因,正是為了“三十分鐘必達”的承諾,所雇傭的大量專職騎手。2020年,達美樂中國的員工薪酬則占同期總收益的42.5%。
熱搜話題之下,引起不少網友四面八方的憐愛,紛紛懇求達美樂可千萬不要倒閉:
“這九億里,有我的五六七八份參與,但是你別倒閉了啊”
“嗚嗚嗚嗚嗚那我暫時不計較八塊錢配送費了”
“至少開到我的城市前別倒閉啊求你”
“嚇得我趕緊點了一單”
在網友的深情告白下,剛好,達美樂此時發布了2023年上半年業績發布。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內,達美樂在中國的總收益約人民幣13.76億元,同比增長51.5%,公告稱,這得益于門店的擴張,目前,據公開資料顯示,達美樂在國內的門店數量已經突破700家。
也許是為了進一步給自己加油打氣,達美樂緊接著宣稱明年進軍千店目標。
“30分鐘必達”的窟窿很大,好在一直被網友“狠狠偏愛”
達美樂在中國,除了“30分鐘必達”需要付出的巨大成本代價之外,還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是,“30分鐘必達”的光環似乎越來越暗淡了。
據悉,達美樂90%的外送訂單都在30分鐘內送達,平均訂單完成時間為23分鐘。但如今外賣平臺“卷”配送速度,也越來越厲害。
為了彌補這個窟窿,達美樂從沒停止過努力。
積極地擴店是一方面,其實近幾年來,達美樂門店的運營效率持續提升,經營利潤率已從2020年的3.4%提升至2022年的10.1%,到2023年上半年進一步提升至13.5%。
另外,還有達美樂更具性價比的商業模型。
達美樂平均門店面積只有125平,通過外賣,達美樂以不到其他披薩品牌的40%的門店面積,實現了超過70%的單店營收額。
這種模式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更突出優勢,但問題在于未來的區域擴張,如何復制到其他地區,尤其是下沉市場,下沉市場中外賣用戶占比較小。
但達美樂也有最值得稱道的地方,口碑。
不是哪個披薩品牌都能在各個城市首店開業時,都能有“進一城,火一城”的轟轟烈烈。年初3月,達美樂成都首店,有人排了6小時也沒吃上。五一期間,達美樂青島店,首日就排起了10來米的長隊。
盡管達美樂國內門店已經突破700家,但很多省份都還嗷嗷待哺。正如網友所言,城市可以根據經濟發展實力來劃分,但最簡單的,是分為‘有達美樂’和‘沒有達美樂’的城市。
所以,達美樂也是繼山姆、鮑師傅之后,能發展起代購的一個“品類”。只要達美樂的圍擋出現在某座城市的商圈,周邊的地級市和縣鄉鎮都會在第一時間得到速報,預備代購業務。
這種現象在小紅書上隨地都是。
沒有人想多看一眼冷掉的比薩,除了達美樂。只有它,可以在購買——冷凍——順豐次日達的漫長旅程,最后只要加熱一下,依舊能夠煥發出跟新鮮披薩一樣的魅力。
達美樂慢慢在變好,但其他競爭者也在越來越好
在披薩頭部品牌中,不止達美樂加快拓展步伐,其他披薩品牌也沒有原地踏步。
今年六月,尊寶披薩就宣布門店數超出2500家,并打算在未來3年突破5000家和IPO上市。這個門店數直接碾壓達美樂。
必勝客中國則持續領跑,六月份宣布門店突破3000家,下沉勢頭猛烈,母公司百勝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開店營收均創新高,并喊出20000店目標。另外,數據顯示,今年必勝客外賣銷售相較2019年同比增長70%。
在國外,很多消費者的認知是:達美樂是一家科技公司,只是剛好在賣披薩。
但在中國,科技公司的故事并不那么性感,比起科技公司、比起30分鐘速達,比起網紅營銷……加速本土化,好吃才是王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