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泉“拉群刷單”遭罰款 公司業績已持續下降
來源/時代周報
撰文/謝敏
一年之后,張小泉拍蒜斷刀事件仍在發酵。
近日,信用中國網站更新了一則行政處罰信息,當事人為張小泉全資子公司杭州張小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張小泉電子商務”)。信息顯示,當事人組織內部人員建立微信群,以拍A發B或者拍A發A,成交價0元或者1元,通過拍圖好評的方式,提高商品的好評率,將差評拉下去。
圖源:信用中國網
本次刷單事件與一年前的一場輿論風波有關。2022年7月,廣州一名消費者用張小泉菜刀拍蒜,卻將刀拍裂了。客服對此回復稱“菜刀不能拍蒜”。該事件引起網絡熱議。
四個月后,即2022年11月,張小泉公司創建“內部福利群”。信息顯示,內有員工88人,自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25日限量發布商品鏈接21批次,其中天貓張小泉官方旗艦店19批次,京東張小泉官方旗艦店2批次,要求4張以上美圖曬圖+20字以上好評,拒絕直曬包裝盒,圖片可以采取自己拍或者直播間、平臺盜圖等方式,員工上傳符合要求的美圖、評價后,申請客服給予退款,實付0元或者1元(個別2元、10元、20元)。
據統計,在上述日期內,張小泉天貓官方旗艦店買家支付次數為40.81萬次,京東官方旗艦店買家支付次數為4.58萬次,兩個平臺合計支付45.39萬次,銷售額4128.86萬元。其中,刷單交易的支付次數占期間成交比為0.08%,銷售額占比為0.19%。依此計算,約7.84萬元銷售額為刷單所致。
基于上述刷單事實,監督管理局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并處罰款25萬元,上繳國庫。
11月24日,時代周報記者撥打張小泉證券部電話,接聽人表示,需發送郵件。郵件發送后,截至發稿,暫未獲得回復。
01
刷單行為侵犯消費者知情權
張小泉始創于公元1628年,至今已有近400年歷史。官網顯示,張小泉被評為中華老字號的民族品牌。堅持以“良鋼精作,匠心鑄美”為品牌核心。
近兩年來,這家老字號企業卻頻頻“翻車”。
2022年7月,張小泉客服的“菜刀不能拍蒜”言論,引起消費者質疑,認為“不能拍蒜的菜刀還算菜刀嗎”。今年1月,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甚至將其歸納為2022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警示企業須尊重消費者權益。
自去年7月以來,張小泉的斷刀事件仍在不斷發生。例如,今年3月30日,“張小泉的刀又斷了”登上微博熱搜。
為了減輕斷刀事件的輿論影響,張小泉選擇了刷單、刷評造假。
事實上,這不是張小泉第一次因造假遭罰款懲罰。信用中國顯示,2021年,張小泉因虛假宣傳遭杭州市余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5萬元。
事件詳細過程為,張小泉電子商務在天貓的官方旗艦店銷售烏檀木搟面杖、烏檀木搟面板、烏檀木搟面板+杖,銷售頁面表述為“加厚實心整木承受能力強”。后經發現,烏檀木搟面板實為烏檀木拼接產品。
此前,刷評產業鏈曾藏身于電商平臺。據先鋒快報2022年2月的報道,在淘寶上輸入刷評,會顯示多個商鋪。價格在每條幾十元到百元不等,有店鋪月銷量高達7000多單。
目前,時代周報記者嘗試發現,在淘寶已無相關店鋪。在咸魚上搜索刷評,則自動跳出“堅決杜絕水軍行為”的頁面。
圖源:咸魚自動跳出“堅決杜絕水軍行為”頁面
但刷單、刷好評行為依然存在。今年10月,中國警察網顯示,吳某發現很多網店賣家愿意為了銷量和好評支付酬勞。于是吳某通過提供“刷單”,不到一年半的時間獲利9萬余元,最終被依法刑事拘留。
今年雙十一期間,據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披露的一批網絡交易違法典型案例顯示,東莞某醫藥有限公司在天貓平臺開設網店“某藥房旗艦店”,為擴大某產品網絡銷售量,盡快提高網店信用和消費者的認可程度,當事人雇傭第三方運營團隊對上述網店進行運營管理,讓其對該產品進行刷單。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責令其改正違法行為,并作出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
近期,江蘇省市場監管局也公布了10起包含刷單炒信等不正當競爭案件,涉案的企業和商家中,有的組織人員大規模“刷單”造假,有的委托刷手虛構交易記錄。
圖源:江蘇市場監管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刷好評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經營者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包括虛假宣傳、惡意詆毀競爭對手等”。于消費者而言,刷好評現象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具有知情權,經營者進行經營活動時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應該加強法律法規的宣傳和執行,提高消費者的法律意識,同時也需要電商平臺加強對商家行為的監管,以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和消費者的權益。”付建表示。
02
刷單或因業績持續下滑
張小泉刷好評的行為與其對業績不斷下滑的擔憂有關。
自2021年9月上市以來,張小泉的業績持續下降。
Wind數據顯示,2021年、2022年,張小泉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60億元和8.27億元,歸母凈利潤0.79億元和0.41億元。
圖片來源:Wind
尤其是2022年,盡管張小泉的營收同比上漲8.75%,但歸母凈利潤近乎腰斬,同比下跌47.30%。
具體來看,張小泉主要子公司及對公司凈利潤影響達10%以上的參股公司凈利潤均出現了下滑。截至2022年年底,張小泉電子商務實現凈利潤4349.03萬元,同比下降15.03%;陽江張小泉實現凈利潤-2149.54萬元,2021年凈利潤為-902.18萬元。上海張小泉實現凈利潤-752.47萬元。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張小泉營收5.66億元,同比下滑13.8%;凈利潤1231萬元,同比下滑70.37%。
圖源:同花順
今年雙十一期間,張小泉出現在了小楊哥直播間。有投資者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提問,“合作效果如何?為公司業績能否帶來提升?”張小泉沒有直接給出具體數據,只是表示,“公司在持續鞏固原有傳統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基礎上,積極拓展新興電商渠道,與優秀抖音直播間、達人開展了業務合作,進一步豐富了業務內容和銷售渠道,有助于提升企業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圖源:飛瓜數據
飛瓜數據顯示,自10月25日至11月23日,近一個月時間,張小泉僅11月10日、11月11日直播銷量在7500至1萬之間。至11月23日,張小泉直播銷量已恢復至近一月時間的銷量常態,在1000至2500之間。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張小泉相關負責人回應稱,針對該事件,公司第一時間對電商子公司展開了調查,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嚴肅處理,并在內部進行了通報及合規宣導,也積極制定和落實了改進措施,進一步規范內控流程與紀律,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在收到上述處罰通知后,公司已在規定時間內繳納罰款。
或是為了緩解此次處罰的影響,11月22日,張小泉董秘平燕娜、證代劉世超接待了興業證券研究員閻常銘的調研,并回答了“公司如何保證產品質量”的問題。
張小泉方面表示,“為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及使用體驗,張小泉不斷在產品設計、原料管理、工藝改善、生產制造、標準測試、供應商管理、監督檢測等方面進行優化提升,以增加產品的使用壽命和適用場景。特別針對刀具可靠性提升開展專項重點工作,重新制定并實施更高要求的內部刀具質量標準,明確并落實刀具拍打、抗跌落、結構測試等規準。”
從二級市場來看,股價或是受到了負面消息影響,11月24日收盤,張小泉以下跌0.99%報收14.99元,公司市值跌至23億元左右。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