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消費15億,探魚“輸出”跟得上“輸入”嗎?
來源/氫消費
撰文/Irene.L
曾經僅靠“一條魚”支撐起15億元的營收,這就是始創于2013年重慶的烤魚品牌——探魚。
探魚有著餐飲行業慣有的行業特征——毛利高、資金回籠迅速,但極度依賴線下消費場景,以廣州、深圳兩地為“根據地”,在一、二線商圈餐飲部位完成初步布局,目前在全國范圍內擁有300余家門店,公開數據表明,2023年僅會員年消費即可達到15億。
放眼整個烤魚市場,根據《2023中國烤魚行業洞察白皮書》,烤魚是71%的消費者在外出就餐時的首選品類,其熱度僅次于火鍋。2023年4月,中國烤魚市場規模已經接近1400億元。在過去的一年里,新開的烤魚門店數量超過了1.6萬家,許多品牌和創業者都紛紛加入這個市場,顯示出烤魚品類的熱度正在持續上升。
作為始創于2013年的頭部烤魚企業,探魚即將面對愈發激烈的同質化競爭,在已經漸入紅海的烤魚市場,多年來堅持“一條魚”的大單品輸出,探魚能否坐穩交椅?或者說,能否爭搶更多地盤?
01
十年烤魚,仍活躍在市場中央
2013年,初次進入公眾視野的探魚,便創下了日翻臺最高紀錄16次,營業額高達18萬/天的成績,可謂“出道即巔峰”,同時也引領烤魚品類進入了商場時代,成為最早一批將烤魚開進華南商業綜合體的品牌。
2013-2018年間,在華南地區各大購物中心,探魚風頭無兩,其單店營業額和坪效均領先于其他餐飲品牌,近200家門店中80%的門店單月營業額超過150萬,坪效普遍在6000元以上,也因此一度成為購物中心爭相邀請進駐的餐飲品牌之一。
探魚是活躍在“活魚現烤”招牌之一的品牌,而“活魚現烤”,最先依賴的便是上游供應鏈體系。在標準化方面,探魚總投資約2.2億元,在廣州南沙區建立供應鏈生產基地,占地51999平方米,集生產、品控、倉儲、運輸、研發于一體。據稱,該基地能夠確保產品從源頭到門店的全程新鮮,滿足多個品牌門店對物料的需求。
營銷方面,探魚鏈接年輕人,加大宣發投入,不止在互聯網上頻頻刷屏,更在線下打造夜宵場景的探魚POP、走科技感路線的探魚LAB以及充滿游戲體驗的探魚RICH等多個主題店型,讓用戶體驗感大幅提升。
憑借銷量和布局,過去幾年間,探魚接連斬獲“2020年度中國餐飲品牌力百強”“2021年度最佳餐飲新消費品牌”“2023年度最具影響力餐飲標桿品牌”等業內高分量獎項榮譽,并在2021-2023年間連續三年上榜“中國烤魚十大品牌”。
剛剛舉行完品牌十周年發布會的探魚,首次釋放自己在2019年定下的品牌升級“開心吃魚、爽麻無限”的價值,打造探魚哥IP。同時,圍繞顧客消費體驗,對門店場景、員工、服裝和營銷活動都進行了升級。此外,探魚還宣布正式開放全球加盟,這是品牌首次大規模的開放加盟。
動作頻頻,或許也正印證了越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探魚急需謀求更大的市場份額,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2021年探魚以門店數量260家排名第三,第一和第二分別是半天妖擁有908家、愿者上鉤擁有540家,留給探魚的時間不多了。
02
被市場監管局點名,
探魚品質仍存疑
食品安全向來是餐飲行業的“致命問題”,探魚所剩不多的發展時間里,曾屢屢踩到紅線,使得口碑下滑。
2022年,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公布食品安全抽樣檢驗情況通報,有36批次食品以及347批次餐飲具被抽檢出不合格。探魚位列其中,不合格信息表顯示,受檢單位為“深圳探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第十五分店”的碗、碟被檢測出含有大腸菌群。
除此之外,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消費者反映在探魚用餐時發現餐品內存在異物,“在上海大融城吃出3cm鋼針,商家不作為,要求按法律賠償。”
這種情況也存在于美團app上,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用餐體驗,還可能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潛在威脅。
另外,也有消費者反映探魚的餐品魚類不新鮮,“食品變質,豆腐是酸的,能夠直接聞到酸味”“青筍全是老梗,寬粉吃著有沙子一樣,魚帶有腥味兒�!�
烤魚作為一道以新鮮魚類為主要食材的菜品,新鮮度是影響口感和品質的重要因素。如果探魚在采購、儲存、制作等環節中沒有嚴格把控魚類的質量,就可能導致消費者吃到不新鮮的烤魚。這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用餐體驗,還可能對品牌的聲譽和口碑造成負面影響。
此外,服務側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是門店服務品質良莠不齊,一些消費者反映在用餐過程中遇到服務員態度冷淡、缺乏熱情的情況。
二是反映問題解決效率不高。當消費者遇到問題或投訴(比如吃出異物)時,探魚門店的服務人員往往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或回應投訴。這使得消費者感到不滿和失望,對品牌的信任度也會隨之降低。
“11號在他們家吃了個魚,然后吃的途中吃出了個黑色異物找他們反映無果,態度不好,沒有解決敷衍忽悠人,我一直都是吃探魚的沒想到出現了這樣的問題還不主動和我解決。態度不好,請黑貓維權�。⊥艘毁r三。我還和對象吃的太惡劣了�!�
當質量與服務雙雙遭受質疑,探魚該如何參與這場頭部烤魚品牌競爭?
03
餐飲不僅依靠服務+品質,
也得創新
答案或許證明了,僅靠“一條魚”難以坐穩頭部地位。
打開探魚官網菜品菜單,最先展示的是新口味——研創招牌鮮青椒爽麻烤魚,其次便是一些常規配菜和茶飲。對于此,探魚給自己的定位是“1年6次產品上新,每年都有經典菜,為顧客持續帶來美食新體驗引領行業口味流行趨勢。”
但是這種“上新”“經典菜”仍只局限于“口味”之中,在藍海期,依靠大單品策略打開市場、拓展市場、培養用戶心智無可厚非,但如今的烤魚行業已經是經歷過一段增長低迷期的紅海市場,探魚需要考慮的是,是否要將放在內容營銷上的功夫,挪一些到產品策劃上來。
另一方面,預制菜品對于餐飲行業的沖擊不言而喻,隨著消費心智的培養,消費者已經逐漸開始接受預制菜可以進入自身視野,與此同時,預制菜也仿佛“無孔不入”一般,在公眾面前刷屏——它不僅成為直播間里的“引流利器”,還成為零售類預制菜品牌的必備品。在盒馬中,鮮食烤魚作為預制菜一直穩居銷售榜首,僅烤魚一個單品的年銷售額就可以達到2500萬元。
此外,魚類預制菜也深入了實體餐館�,F在,同一家菜館里,相同分量的菜品賣出不同價格(活魚現燒賣高價,預制菜品賣低價),這樣的情況并不罕見。這從另一個角度預示著,預制菜品牌進一步分食實體門店市場的趨勢已經不可避免。
日漸趨同的產品終將會把消費者消費心態磨掉,在“一條魚”的行業中,已經有品牌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打出自己的做法——為了解決品類單一的問題,姚姚酸菜魚在2020年推出了雙拼酸菜魚,并在2022年推出了酸菜魚配烤鴨,逐步拉寬菜品帶,用“新鮮感”提升翻臺。
結語
隨著“辣”經濟和夜生活的崛起,烤魚已成為大眾重要的就餐選擇,行業市場空間具有較為廣闊的增長空間,相關政府部門也十分重視餐飲行業的發展,2022年從稅收、社保、融資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進一步促進整個行業的持續發展。
但是對于探魚來說,想要真正做成業內標桿,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因為“標桿”這個詞,本身就意味著更多的責任,不僅要將產品品質、服務品質維持在一定高位,還要思考如何在同質化嚴重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留住用戶。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