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還差一次百億補貼
來源/新熵
作者/白芨
在小紅書上,一位用戶這樣評價美團的APP風格。相比過去直接顯示消費信息的頁面,如今的美團APP界面有短視頻、直播,也有各式各樣的補貼活動,令人眼花繚亂。
在“增肥”的界面背后,是市值壓力倍增的美團。1月8日、9日兩天,美團港股股價連續大跌,累計跌幅超過9%,市值從巔峰期接近3萬億港幣,剩下4400億港幣左右。CEO王興在去年三季度財報會議上直言,當前美團股價,只“配得上”外賣一個業務。
這些復雜的促銷活動,則是美團業績焦慮的產物。
事實上,美團從創立至今都有“低價”和“補貼”的基因,在咄咄逼人的抖音面前,美團最急需的或許不是價格更低的團購,而是拿出自己的“百億補貼”,把低價故事講給消費者聽。
01
被圍攻的巨頭
美團的股價表現,已經與業績嚴重背離。
2021年2月,美團創造了歷史市值高點,而上一年美團的全年收入是1148億元,凈利潤47.1億元;2024年1月,美團市值收縮至5000億港幣以下,而上一年營收額是2200億元,凈利潤28億元。
造成美團股價波動的原因錯綜復雜,但最關鍵的一項,一定是市場情緒變化。
在上市之初,美團的標簽是從高頻到低頻、無邊界和“Food+Platform”。從2015年到2017年,美團的營業收入從40億增長至339億,暴增了超過7倍,市場普遍認為,本地生活市場存在巨大的線上增長潛力,包括出行、餐飲、酒旅、娛樂、零售在內的所有線下服務,都將成為美團的擴張方向。
而美團將在龐大的用戶規模效應下,獲得超越所有平臺的線下服務效率,進而深入每個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也深入到商家的營銷、金融和供應鏈服務中去。在國內互聯網企業中,美團的業務范圍最寬,綜合優勢又最大。正因如此,在上市后市場普遍看好美團,令其迅速躋身為中國第三大互聯網企業,僅次于騰訊阿里。
而現在,美團的擴張正在變得艱難。
1月1日,抖音生活服務發布了《2023年數據報告》,在過去一年里,抖音本地生活業務的總交易額增長了256%,門店覆蓋城市超過370座,平臺短視頻交易額增長了83%,直播交易額增長了5.7倍。而整個平臺的生活服務內容搜索次數,達到593億次。
這是美團在“百團大戰”時期都不曾遭遇的強悍對手。抖音擁有國民級的用戶規模優勢,強悍的算法分配能力,擅長激發用戶消費需求,其娛樂短視頻為主的內容生態擅長挖掘本地生活商家的亮點產品,天然適合到店消費引導。
最具代表性的營銷事件是去年9月的茅臺瑞幸聯名,相關話題登上抖音熱搜榜,“年輕人的第一滴茅臺”成為網絡熱議話題,相關產品在抖音用15個小時賣出了100萬杯。當本地餐飲品牌發布反常識、吸引眼球的商品時,抖音已成為品牌最有力的破圈場域。
美團的反饋顯得緊張。
新年伊始,美團到店事業群總裁張川發布內部信表示,美團到店業務缺少外賣的護城河優勢,整個部門必須到一線去,到戰場去,以天天低價的供給體系與對手競爭。
基本盤市場的競爭,讓市場產生擔憂。過去,美團從到店到外賣、打車、買菜,業務擴張的邏輯是順的。現在的情況是,消費市場的復蘇整體緩慢,美團基本盤的本地業務遭到圍攻,美團戰線拉長的弊端開始顯現,美團的增長,沒那么順理成章了。
02
護城河仍在
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團從此失去了增長潛力。
從外賣業務看,美團擁有市場份額的絕對優勢。根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美團外賣市場份額在70%左右;從商家數據看,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美團外賣商家版日活數據是餓了么的1.87倍。在用戶端,美團的優勢更為明顯,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美團APP坐擁1.44億日活用戶數,而餓了么為2155萬。
餓了么近年來上線百億補貼、爆紅包等福利吸引用戶,抖音曾嘗試上線外賣業務,但均未能撼動美團的絕對地位。市場份額、商家體量、用戶體量的成熟,讓外賣成為美團的絕對護城河。
在到店業務上,去年三季度,美團到店業務交易額同比增長幅度超過90%,同期活躍買家數同比增幅超過50%。
與抖音模式相比,美團到店的最大優勢是貨架。
在張川看來,美團到店業務的護城河有三道,“低價+快速”和“全面+優質”的用戶心智,“因時而變的商家供給和覆蓋”和更低的經營成本。過去,美團貨架體系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到店選擇,但由于缺少競爭,美團對價格缺乏敏感性。現在,美團正在加大低價團購供給力度,財報披露,美團官方直播已經覆蓋200多個城市,平臺正在通過短視頻和直播推廣爆款團購商品。
新熵認為,抖音和美團在到店業務上有不同側重,雙方將在各自領域形成優勢。
抖音的優勢是曝光種草能力,門店上新,新店開張等重要種草期,抖音更容易突破消費者心智,對預算充足的連鎖品牌營銷有一定優勢,例如瑞幸茅臺的聯名破圈案例。美團更側重貨架展示和搜索比價,在商家和產品的供給上更為豐富,對消費者日常消費的指導意義更強。一個現象是,抖音的美食評測類博主,很多一部分至今還在使用美團的城市必吃榜標準進行評測。未來,美團和抖音的錯位競爭格局或將長期共存,共享本地到店業務的增長空間。
在新業務領域,美團有著不錯的競爭力。
在三季度財報會議上,新業務是美團受質疑的重災區,特別是買菜業務何時能實現盈虧平衡,是否會降低投入。美團對此的答復是,買菜、優選業務正在進一步提升用戶消費頻次,同時改善虧損,未來會加速投資。
目前,美團在北京等一線、新一線城市推行前置倉生鮮的美團買菜(已更名為小象超市),在其他城市推進明日達社區團購模式的美團優選業務。三季度財報顯示,美團新業務收入為188億元,同比增長15.3%,虧損為51億元,同比收窄24,5%。截至去年9月末,美團優選的累計交易用戶已經達到4.9億。
在高線城市,美團買菜擁有不錯的市場優勢,美團提到,不少消費者將美團買菜作為生活首選,這與新熵的觀察一致。有消費者反饋稱,使用過明碼標價的美團買菜后,已經無法再接受線下菜場買菜。而在低線城市,美團優選面臨多多買菜的競爭。根據晚點 Latepost報道,多多買菜和美團優選在2022年已經主導了社區團購市場。雙方正在展開一場名為效率戰的競爭,誰能降低更多運營成本、采購成本,誰將在買菜大戰中勝出。
03
需要大力出奇跡
面對外部平臺的圍攻,美團的反應顯得急躁。
不止一位用戶反饋稱,美團APP正在變成一個塞滿促銷內容的折扣場。打開美團首頁,映入眼簾的是特價團購百億補貼和美團直播入口,首頁Feed流則是圖文、短視頻、商家或產品信息;打開外賣,用戶看到的是神搶手、狂歡日、天天神券等一系列優惠活動;在團購頁,用戶看到的是限時秒殺、百億補貼、線上美博會、必吃套餐、必吃節等各類活動。
但如果拋開復雜的優惠方式,美團的價格競爭力不輸任何其他平臺。
以電商業務為例。并入美團優選的電商業務是一個潛力增長點。從絕對體量看,美團電商市場份額不高,但擁有不錯的價格優勢。美團對電商業務進行了限時秒殺、百億補貼等優惠政策,不少商品低價優勢顯著。
例如,美團電商銷售的1670克某大牌堅果禮盒,原價218.9元,補貼后價格52.9元;某品牌40顆裝洗衣凝珠,原價54.8元,補貼后價格為4.2元。
新熵認為,在集中精力建設低價供給后,美團在外賣、團購、買菜等各業務的低價優勢顯著,平臺需要一個力度強,方向明確的營銷破圈活動,來擊穿消費者心智。
去年11月29日晚,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巴巴,成為中國電商市場的全新霸主。而拼多多尤其擅長營銷破圈,作為百億補貼模式的開創者,拼多多對百億補貼戰略的設計是商品品類明確、價格優勢明確、售后服務明確,以官方正品保障、擊穿市場價格線為特點,確保讓消費者“閉眼買”。事實證明,隨著淘寶、京東的集體跟進,拼多多的營銷戰獲得了空前成功。
而美團的營銷活動復雜,盡管有不錯的價格優勢,但尚未向消費者傳遞出清晰的消費預期。以百億補貼促銷方式為例,美團在團購、電商業務中均設置有百億補貼商品,外賣則有此前的“百億飯補”。
結果是,和傳統的貨架電商一樣,在神搶手、限時秒殺、百億補貼團購等活動中,消費者還要經過一套復雜的比價計算過程,才能找到最佳消費方式。認知的高門檻,影響了美團營銷活動在消費者群體中的傳播力度。
如果縱觀美團的所有業務,可以發現,美團的基本盤并未在外部平臺沖擊下受到影響,沒有對手能用相同的業務模式擊敗美團外賣、美團團購。而在過去一年應對沖擊的環境里,美團重視基層執行力,作戰強悍的優勢再度顯現出來,在所有戰場上,美團都迅速捕捉到對手的進攻方向并予以還擊。
歸根結底,美團所處的本地生活市場,具有“苦生意”的特點,無論商家還是騎手網絡的建設,都需要繁瑣、漫長的精耕細作。抖音、拼多多都以龐大的用戶體量為籌碼向美團進攻,但攻方會發現,自己注定要陷入一場持久戰中。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