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按下“秒”表,達達起跑
來源/壹覽商業
撰文/蒙嘉怡
5月16日清晨,達達集團發布了2024年一季度財報。
從數據上看,核心指標穩中向好,尤其達達快送表現非常亮眼,營收12億元,同比增長57%,創過去8個季度的新高,真心難得。
在公布財報的同時,壹覽商業還看到京東官宣其旗下的即時零售品牌全面升級為“京東秒送”,整合原即時零售品牌京東小時達、京東到家,以全新的品牌形象為消費者提供“好物立享”、最快9分鐘送達的購物體驗。
壹覽商業仔細研究了達達集團的財報、京東秒送的具體內容和整個快送行業的現狀后,認為隨著京東在即時零售行業加大投入,并且雙方業務全面梳理完成后,達達集團的后勁仍舊很足。
01
京東秒送,升級的不只是“快”
今年年初,京東零售集團定下了2024年的三大必贏之戰,分別是內容生態、開放生態、即時零售。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必贏之戰——即時零售,是去年四大必贏之戰同城業務方向的延伸。這展現了京東對于即時零售業務必爭、必做且必贏的決心。
有戰略有決心還得執行,在壹覽商業看來,此次京東即時零售品牌升級為“京東秒送”就是京東在這方面的具體執行方案。
首先,強化了時效性。一方面,品牌色采用了鮮艷、明亮的“賽車紅”彰顯著速度與激情,而京東JOY頭上的竹蜻蜓也象征著速度。另一方面,是實打實的速度提升。要知道,對于即時零售平臺來說,配送時效是行業競爭的關鍵要素,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這個行業的配送時效的單位是小時,而此次京東直接將最快時效拉到了10分鐘以內。
其次,增加了商品供給和營業時長。壹覽商業了解到,京東秒送在京東到家時代的基礎之上,加入了不少便利店、倉店、小店,甚至有美妝店、數碼店商家。另外,不僅產品種類更加豐富,還增加了經營時長,不少能夠24小時營業的商家入駐京東秒送。
再次,簡化操作流程。在使用上,京東秒送簡化消費者操作流程,將訂單進展放在主頁面的核心位置,消費者不需要點進詳情頁面,便可以看到商品預計到達時間并實時顯示配送員的位置,這也是其他平臺所沒有的。
最后,就是低價。一方面是降低運費門檻,今年2月,京東小時達便將運費門檻從59元進一步降至29元,目前已覆蓋近八成的門店。另一方面是全面貫徹京東主站的低價策略。
壹覽商業認為,這一套組合拳的核心思想就是站在用戶角度、圍繞用戶體驗,在配送速度、商品供給、價格和操作流暢度方面做了一次全方位的梳理和提升。對京東即時零售來說是一件里程碑式的改變,當然,這就如同當初在長距電商時代,大家都在3—5天到貨的時候,京東率先在行業推出次日達和隔日達服務一樣,也為整個即時零售行業重新立了一個標準。
從目前看,京東和達達集團在即時零售業務的梳理已經基本完成。壹覽商業看到,使用達達快送的2-5公里內的商家訂單,最快顯示為17分鐘送達。同等距離下,其他平臺最快送達時間至少需要半個小時。
而為了顯示京東對京東秒送的重視,壹覽商業發現,京東在APP首頁最核心位置增加了秒送專區,縮短了消費者的觸達路徑。而且京東秒送的位置猶在百億補貼專區之上。
事實上,如今的電商早已經從過去的增量時代轉為存量時代。若想在存量時代下爭搶用戶,要么壓縮利潤空間,降價吸引消費者,要么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
如今的京東秒送雙管齊下,靠價格吸引用戶,用服務留住用戶,既保證現有的用戶不被競爭對手拉走,又能拉來新的消費者,擴大規模,顯然是一條再正確不過,且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回到達達集團,在京東即時零售業務全面升級后,其業務前景和增長潛力應該都是可以看得見的。作為京東即時零售業務的配送承接方,達達快送的訂單量有望獲得增長,同時,也能將京東秒送的品牌形象植入用戶心中。
但是,截至北京時間5月16日,達達集團的股價為2.01美元,市值僅有5.317億美元(約38.36億人民幣),在壹覽商業看來,這顯然被資本市場嚴重低估了。
02
被低估的達達集團
從營收增速上看,2024年一季度達達快送的營收增速創下過往8個季度的新高,為57%,這個增速在如今的環境下,難能可貴。壹覽商業發現,主要業務同為即時零售的美國最大的生鮮配送平臺Instacart第四季度營收8.03億美元,同比增長僅為6%。
根據此前披露的達達年報數據,達達快送的2020年訂單總量為10.6億,2022年訂單總量為19.08億,2023訂單總量數超21.91億,峰值日配送訂單超1500萬。
而同行順豐同城的招股書及2023年財報顯示,其2020年訂單總量僅為7.61億,2023年同城配送服務收入同比增長12.8%。
根據以上數據以及業內人士的測算,達達快送的即時配訂單規模在去年就已超順豐同城。再加上達達快送連續多個季度的強勁增長,其即配規�;驅⑦M一步與順豐同城拉開差距,能夠牢牢占據即配行業的頭部地位。
但雙方的市值卻差距不小。截至5月16日,順豐同城的市值是77.39億港元(約71.58億人民幣),達達市值為5.317億美元(約38.36億人民幣),僅為順豐同城的1/2,也遠遠不如Instacart的86.95億美元市值。
顯然,這是不合理的,而且達達集團后續的潛力并不低。
一方面,達達集團背靠京東,訂單來源更穩定,除了京東秒送以外,達達快送與京東零售、京東健康、京東物流之間已經有的以及可以發生的交集都很多。與之相比,順豐同城在這方面是短板。另一方面,達達集團在即時零售領域耕耘時間更長,有完善的即時零售解決方案、全鏈路履約方案,亦積累了各種經驗,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專業。
03
寫在最后
綜合來看,達達集團的營收規模不錯,業務發展穩健,且有獨特的競爭優勢,但目前的市值未能反映其真實性的價值。
事實上,判斷企業的真實價值,不能僅看當下的數字,而是看企業的綜合水平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達達集團亦在不斷完善自身。一方面是加大投入力度,用于提升用戶體驗;另一方面,隨著戰略聚焦京東App場域,從一季度看,無論是下單用戶數、訂單數、GMV均快速增長且增長勢頭強勁,而即時零售當前在京東用戶的滲透率僅個位數,未來發展空間還很大。
同時,行業是決定企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行業的發展也會帶動企業的發展。據《2023即時零售發展趨勢白皮書》顯示,預計到2030年,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將增至3.6萬億元,相當于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即時零售前景廣泛,達達大有可為。
因此,壹覽商業認為,憑借其獨特的競爭優勢和京東在即時零售上的持續布局,達達集團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想象力。就如同京東即時零售從小時達到秒送的改變,這恰恰是達達價值放大的開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