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茶飲品牌門店全關,三線茶飲玩家被“困”在夾縫里
來源/職業餐飲網
撰文/旖旎
近日,曾賣到70元一杯的謝謝茶,關停全國所有線下門店。
而無獨有偶,南京曾經的排隊王“伏小桃”高峰時期開店230家,目前關店僅剩18家;
在80個城市,開店500家的“厝內小眷村”目前僅剩34家;
還有年流水近4000萬的圓真真關店近300家;
被稱為“新茶飲破壁者”的小檸撞茶拖欠工資,總部人去樓空......
近兩年,隨著新茶飲馬太效應加劇,一批三線中小茶飲品牌處境越發艱難。
沒規模、缺資本、無供應鏈優勢的它們,只能虎口奪食、夾縫中求生存!
01
一批“三線”茶飲品牌身陷“關店潮”……
拼低價、放加盟、跑規模、沖上市,新茶飲的故事一直很精彩。
而當頭部們爭相角逐新一輪“排位賽”時,一批“三線”茶飲玩家卻熬不住了,在默默退出戰場。
1、曾賣70元一杯的“謝謝茶”,關閉全國所有門店
從品牌創立之初,謝謝茶就帶有明星光環,主打臺灣傳統珍珠奶茶,第一家店就選在了北京黃金商圈三里屯太古里。
開業后不斷有馬東、奇葩說辯手等明星加持,收獲了巨大的流量,而在流量的賦能下,不僅在北京、上海、長沙等熱門城市開出多家門店,還推出了很多高價產品,像是限定款奶凍茶,賣出了68元的價格。
但近兩年,它不僅慢慢退出我們的視野,最近還被曝出關閉了全國所有線下門店。
職餐記者查看點評網站顯示,謝謝茶全國最后1家門店深圳大浪店已歇業關閉。
這也宣告,謝謝茶徹底退出了茶飲舞臺。
2、巔峰時期277家門店“伏小桃”,關店僅剩18家
無獨有偶,成立于2017年,曾經大排長龍的南京茶飲品牌“伏小桃”,目前全國門店關到僅剩18家。
之前就有媒體曝出,伏小桃一年時間就關閉了180多家門店。
而據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伏小桃巔峰時期的全國門店數量為277家。
之后開新店的速度就在急速下降,慢慢又出現北京、杭州等城市大面積關店。
到現在為止,職餐記者查看其官方小程序,發現門店僅剩18家。
3、80+城市開店500家的“厝內小眷村”,關店僅剩34家
“不知為啥,小眷村越來越少,好多都倒閉了”、“為什么深圳沒有小眷村了”、“泉州店全部關了”……
成立于2016年的“厝內小眷村”, 被不少網友發現“頻頻關店”。
高峰時期該品牌曾在80多個城市開了近500多家門店。
目前,職餐記者查看其官方小程序上顯示僅剩34家。
4、開出300多家店,年流水近4000萬的“圓真真”門店僅剩20余家
還有職餐最近曾報道過的奶茶品牌“圓真真”,一個成立了五年的網紅茶飲品牌,巔峰時在全國開出300多家門店,年流水接近4000萬。
然而近兩年,這家品牌的生意一落千丈,走向大規模關店,兩年時間虧損千萬元。
隨著圓真真奶茶陸續關閉直營店,目前品牌僅剩20多家加盟店,分布在成都、重慶和綿陽等地。
在品牌大規模關店后,其創始人謝瑤因此負債200萬,為了還債還曾擺地攤賣奶茶。
而它們只是這一梯隊中的“縮影”,還有很多三線茶飲品牌在“渡劫”,一邊關店止損,一邊尋求其他出路。
02
新茶飲“馬太效應”愈演愈烈,
三線茶飲品牌“夾縫”渡劫
新茶飲市場“殺紅了眼”!
隨著行業洗牌接近尾聲,茶飲的馬太效應之下,頭部玩家不斷擴張搶占市場份額。
而被頭部們甩開距離的像是厝內小眷村、伏小桃、謝謝茶、圓真真奶茶等一批三四線茶飲玩家,則面臨著嚴峻的生存挑戰,甚至一部分曾被看好的“黑馬”也已經被淘汰出局。
為何如今三線茶飲玩家們沒了“立足之地”?
1、10元價格戰“逼退”中小茶飲品牌
今年開始,降價成了很多茶飲頭部的“主旋律”。
書亦燒仙草推出多款10元以下新品,像是金桔檸檬水折后4.9元一杯;
古茗在廣東也推出三個月的4元折扣檸檬水;
喜茶、茶百道、滬上阿姨等一批頭部茶飲品牌開始推出新品,激戰“10元價格帶”。
但打低價牌需要品牌實力支撐,要在保證品質的情況下實現低價,對品牌供應鏈有極大的挑戰。
降價會壓縮利潤空間,對品牌的長期持續經營也會產生一定沖擊。
頭部企業尚且要“扛一扛”,更何況是三線以下的中小茶飲品牌,則更難熬。
不降價沒顧客,降價了虧本,價格戰就這樣逼退一批中小玩家。
2、頭部品牌“下沉”搶食,擠壓原有“生存空間”
奈雪都開到小縣城了,喜茶都開到學校門口了。
原來只在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見到的新茶飲頭部們,在這兩年,也開始搶蜜雪冰城的生意。
因為對于茶飲頭部品牌,一二線城市市場已經觸及到天花板,突破內卷的最好方式,就是尋找到新的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頭部茶飲品牌緊盯“下沉”市場,開始放加盟,加速跑馬圈地。
扎堆下沉,降維打擊,勢必會搶占三四線茶飲品牌們的原有“生存空間”。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小小魚就只能餓肚子了”。
3、沒規模、無資本和供應鏈優勢,赤膊上陣難御“勁敵”
而面對頭部們“勁敵”的搶占地盤,很多三線以下茶飲品牌卻無力回擊。
規模太小
大部分三線茶飲品牌往多了說才開出幾百家店,而一、二線茶飲品牌早已經在奔著“萬店”進發,截至今年2月茶百道已經跑出8000多家店、截至今年7月滬上阿姨門店數超8000家、截至去年年底古茗的門店數已突破9000家、截至今年5月霸王茶姬門店超過4500家,規模小就意味著沒有點位優勢和議價權。
無供應鏈優勢
沒有規模支撐,供應鏈也做不大,沒有強大的供應鏈做后盾,在如此內卷的當下,更不要提如何與其它品牌拼價格、拼規模。
無資本助力
而如果品牌沒有門店規模優勢、供應鏈優勢,自然也不會得到資本的看好和助力,沒有外部資金賦能去做大做強。
再反觀頭部茶飲品牌,資本、規模、供應鏈、人才儲備、點位優勢等一應俱全。
赤膊上陣的中小餐企,只能是潰不成軍。
職業餐飲網總結:
巨頭聚集,小玩家開始“退群”!
商業世界從來都是殘酷的,頭部品牌爭相向“萬店”進軍時,賽道上中小品牌日子越來越難熬。
隨著茶飲馬太效應的持續,頭部品牌開啟競速,占據了80%的市場、資源、資金。
中小茶飲品牌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甚至完全被碾壓然后淘汰出局。
未來,或許更多缺少規模、資本和實力的品牌們,將被逐漸被“清場”出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