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新百貨商場閉店名單出爐
出品/聯商網
撰文/李瑟
傳統百貨商場正在“加速”消亡。
這些曾經引領城市甚至行業發展的商業項目,或受困于自身模式,淪為城市新晉頂流商業的陪襯,最終被迫關店,離開牌桌;或緊隨城市商圈規劃,推倒重建,用新面貌來匹配城市發展需求,贏取新的話語權。
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關店止損正在成為行業的共同選擇。
根據聯商網此前統計,2023年有21家知名商場宣布停業閉店,2024年,這一數字還在增加。
01
至少38家商場宣布閉店
根據聯商網不完全統計,2024年至少有38家商場閉店(包含宣布閉店),其中北京西單商場、北京當代城中關村、上海六百、南山海雅繽紛廣場確定重建,南昌百貨大樓聯手銀泰百貨升級,其余33家商場徹底關閉。
值得注意的是,“老百貨”是關店重災區,38家門店中,運營10年以上的商場有29家,約占總數的76%;運營10年以下的項目9家,其中蘇州百盛長發匯和廣州天河城奧萊公園、三明潮悅城百貨運營時間最短,三個項目均于2022年開業,僅運營2年便宣布關閉。
外資方面,伊勢丹百貨先后關閉上海梅龍鎮廣場、天津濱海新區伊勢丹以及天津伊勢丹南京路店三家門店;成都伊藤廣場也已經于今年2月28日正式關閉。
位于沈陽的卓展購物中心和位于廣州的廣州YCC!天宜關閉也值得關注,前者是擁有重奢的高端商場,后者是廣州甚至是華南首家策展型商業。
從大眾時尚百貨到老牌高端商場再到近些年爆火的策展型商業、奧特萊斯,過去快速擴張的百貨商場,正在進行戰線收縮,就像聯商網顧問厲玲所說:“虧損就把門店關了,把戰線收回來,重要的是保持企業健康�!�
02
經營狀況決定「生死」
38家關閉門店中,「租約到期」成為最多被提及的原因,不過「經營狀況」以及「業主糾紛」也偶被提及。
武漢王府井百貨在宣布關閉時,就提出閉店是結合市場環境、經營狀況以及未來發展策略,做出的艱難選擇;同樣在武漢的武商亞貿廣場在“綜合考慮亞貿廣場實際運營情況及公司戰略規劃的需要,為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和組織架構”而選擇關閉;大商股份在公告中指出,閉店是因為經營不達預期,為了及時止損,關閉了幾家長期虧損店鋪。
廣州YCC!天宜則是業主糾紛,廣州YCC!天宜發文稱:“因敵不過業主的強行逼退,YCC!天宜團隊現已被迫退出商場的全部運營管理工作,并正通過法律途徑進行必要的訴訟與維權�!�
作為華南首個策展型商業,在運營3年后,黯然收場。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盈利能力弱、經營不善導致其持續能力不足,為失敗埋下伏筆。
這也表示,業主糾紛和租約到期的背后,也有經營的影響。事實上,營收、凈利潤下滑,成為行業共同的難題。
根據聯商網此前統計,2024年前三季度,38家百貨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27.27億元,比2023年同期的1424.16億元減少96.89億元。實現凈利潤60.37億元,比2023年同期的61.72億元減少1.35億元。
03
百貨商場「變型記」
面對經營壓力,百貨商場用「轉型」來謀變,布局新業態構建吸引力、抱團取暖甚至推倒重建是百貨行業轉型的常用手段。動作的背后,是專屬于百貨商場的求新求變能力。
新業態里面,最有影響力的當屬二次元。爆火的“谷子店”與潮玩、卡牌、三坑、手辦、主題餐廳以及快閃活動等,構成更為完整的二次元潮流消費。瘋狂涌入的人流,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商場的流量焦慮。
谷子?是英文“Goods”(商品)的諧音,指的是由漫畫、動畫、游戲、偶像、特攝等版權作品衍生出的周邊產品,屬于二次元相關產品。這些產品通常包括徽章(吧唧)、卡片、掛件、立牌、手辦、娃娃等多種形式。購買這些產品的行為被稱為“吃谷”,而熱衷于“吃谷”的人群則被稱為“谷圈”。?
熱衷吃谷的年輕人,推動了商場快速轉型。
百聯ZX創趣場、杭州湖濱88等一批純二次元商業聲名鵲起,南京水游城、上海新世界城、杭州湖濱銀泰in77、東門銀泰百貨、西安小寨銀泰百貨等更多的百貨商場,則是用街區打造的方式擁抱二次元,以此提升業績。
比如上海靜安大悅城落地chiikawa主題快閃全國首站,最長的排隊時間超過10小時,創下開展首日10小時銷售268萬元、39天銷售2610萬元的紀錄。上海新世界城引入的CAPCOM門店月均銷售達到200萬;《名偵探柯南的30周年紀念展》一個月帶來了5萬人次的客流。
憑借著先鋒商業視角,嗅覺靈敏的商場通過二次元引入構建吸引力,重新掌握市場話語權。
此外,部分商場選擇「抱團」取暖,將新項目帶入自己所在城市。位于南昌的南昌百貨大樓就選擇聯手銀泰百貨,煥新升級。
2024年9月,南昌百貨大樓正式宣布這一消息。根據規劃,與銀泰商業合作后,南昌百貨大樓也將更名為南昌銀泰百貨,項目或整體嘗試升級為二次元商場,或是將某個樓層/區域爆改成二次元主題,或落地特色IP展覽、引入主流二次元品牌。這也是銀泰百貨首次進入江西市場。
還有部分商場根據自身或者城市商圈發展需求決定重建,用新面貌來滿足消費者需求,推動城市商業進步。
北京西單商場宣布閉店升級是為了提升西單商場在西單商圈的競爭力。
上海徐匯區重大工程計劃將原太平洋百貨和六百百貨改建成新六百·YOUNG城市更新項目和上海六百城市更新項目,改造不僅將提升徐家匯商圈的業態功能,還將通過“天橋成環”連接新六百與匯金、新六百·YOUNG,形成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的大型商業組團。改造完成后,聯手建成開業的徐家匯中心ITC,徐家匯商圈將與南京西路共同構成上海世界級的商業封面。
04
2025年,百貨商場還在持續關店
到了2025年,百貨商場持續關店。
2月20日,王府井發布公告稱,自2025年4月1日起,北京金源新燕莎MALL、北京燕莎友誼商城金源店及北京貴友大廈金源店將停止經營。
王府井撤出后,世紀金源方面全面接管,項目即將于2025年著手分區改造,涵蓋項目定位、空間場景打造、業態組合優化及品牌煥新等各個方面,并規劃了城市之光、東方美學區、城市市集、即興時區以及主理人大道「五大文化主題空間」。2025年,項目西區A段為首期改造區,此期間其他區域將持續經營。
在長沙,經營27年的長沙阿波羅商業廣場決定閉店升級;在大連,大商麥凱樂西安路店也發布閉店公告,于2月28日起停止經營,撤離羅斯福廣場;南京首家奧特萊斯——先鋒奧特萊斯也宣布自2月10日起正式撤出先鋒廣場。
寫在最后
老百貨告別市場固然令人唏噓,但是新入局者一定程度上會提升城市商業的「含金量」。
以武漢市場為例,雖然失去了王府井百貨和武商亞貿廣場,但是迎來了SKP和漢街萬達,這些新商業項目憑借著首店組合、特色營銷活動,推動著城市商業向前發展。
除了新項目外,老百貨商場也有機會通過升級獲得新生機。越是面對激烈的商業競爭,百貨商場更需要靜下心要深耕,緊盯消費需求的同時快速引入新品牌,打造品牌組合拳向上生長,以此持續釋放吸引力。就像厲玲所說的:“關鍵是要研究消費者,做當地最高端的零售商場,成為時尚零售新地標�!�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