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博主正在毀掉國貨美妝?
“熒光劑”這個并不新鮮的話題,卻在美妝博主的點評下極具殺傷力。
近日,美妝博主龍momo在抖音發布親測視頻,暗指國貨品牌潤百顏、谷雨旗下面膜產品含有“熒光劑”,引發行業關注。
今年來,頻繁有網紅博主“手撕”國貨美妝,質疑品牌成分造假、虛標等。為何網紅們總是盯著國貨品牌?
質疑視頻已被刪除
因為“熒光劑”,潤百顏和谷雨被推向風口浪尖。據青眼調查,在抖音擁有超67w粉絲的美妝博主龍momo,通過發布親測視頻疑指“潤百顏潤養奶皮面膜”及“谷雨奶皮面膜”含有“熒光劑”。
隨后,谷雨通過抖音平臺發布《關于谷雨奶皮面膜的相關聲明》回應稱,“谷雨所有產品都通過國家藥監局正規備案,符合《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谷雨表示,谷雨奶皮面膜及膜布均不含有“可遷移性熒光劑”。同時,谷雨還公布了第三方檢測機構關于旗下面膜產品的熒光劑檢測報告,證實產品的安全性。
▍截自谷雨抖音官方號(10月19日18:23截圖)
繼谷雨之后,潤百顏亦通過抖音平臺回應稱,“潤百顏奶皮面膜產品安全!符合國家標準!膜布和料液中都不含熒光劑!”潤百顏進一步稱,“熒光現象”不等于有熒光劑!奶皮面膜出現“熒光現象”,是料液中部分活性成分添加及膜布中PET添加導致的,其在眾多護膚品中是一種常見現象。同樣,潤百顏也出具了第三方機構關于“可遷移性熒光增白劑”項目檢測報告。
▍截自潤百顏抖音官方號(10月19日 16:49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0月18日,美妝博主龍momo在抖音發布的相關視頻及潤百顏回應視頻已被刪除,而谷雨的聲明仍可以正常播放。截止發稿,針對潤百顏和谷雨雙方的聲明,該博主未有進一步回應動作。
就聲明被刪一事,青眼求證潤百顏。對方表示,“沒有刪,還在,我們隱藏了。”據青眼調查發現,潤百顏在抖音平臺的相關聲明已恢復查看。
第三方機構檢測才更準確
這件事之所以引發關注,一方面在于國貨品牌影響力持續爆發,另一方面則因熒光劑一直都是愛美人士談之色變的話題。
據了解,熒光增白劑是一種熒光染料,或稱為白色染料,也是一種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它的特性是能激發入射光線產生熒光,使所染物質獲得類似熒石的閃閃發光的效應,使肉眼看到的物質很白,達到增白的效果。
公開資料顯示,熒光劑的主要危害在于,被人體吸收后,很難被快速分解,二是在人體內蓄積,增加肝臟的負擔。還有說法稱,“熒光物質可能有潛在的致癌風險。”但這種說法,并未得到相關權威佐證(詳見青眼文章《五張圖告訴你,熒光劑是否會致癌?》)。
因上述博主發布的相關視頻被刪除,其用何種方法檢測出潤百顏、谷雨旗下面膜含“熒光劑”已無從查證。但由于熒光劑備受關注,不少愛美人士慣用熒光筆、紫光燈等工具去檢測護膚品當中是否含有“熒光劑”,一些標榜為皮膚科醫生的抖音博主也推薦此種方法來檢測。
“不靠譜。”針對熒光筆、紫光燈等工具測試熒光劑的方法,伯德創研總經理王晶表示,“很多物質都能夠產生熒光現象,但這并不代表就含有熒光劑。”在他看來,針對熒光劑的檢測,一定要通過第三方檢測機構做定量分析,才能得出準確結果。
廣東尚品匯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彩妝研發主任林麗雋則表示,紫外線照射發光,只能說明有熒光反應,不能說明有熒光劑。氨基酸、維生素等很多原料都可發出熒光,只是強弱不一。林麗雋認為,熒光劑跟熒光不能劃等號,涉事產品到底含不含熒光劑?需要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去進行檢測,而不是簡單地用諸如驗鈔筆等工具照射一下。
另在潤百顏發布的聲明中,華熙生物護膚品事業線研發管理總監劉喆也就熒光現象的來源進行科普。劉喆稱,熒光現象不等于有熒光劑。據其介紹,料液中的某些活性物在紫外線照射下會出現熒光現象,如332扭刺仙人掌莖提取物、牛奶蛋白、生育酚乙酸酯等。
“受傷”的總是國貨
一個舊的話題能夠引起關注,其根本原因在于國貨品牌開始涌向市場C位。據騰訊發布的《國貨美妝洞察報告》顯示,國妝品牌已占56%的市場份額;從消費者購買意愿來看,九成消費者表示未來會再次購買國貨美妝。正因國貨品牌有話題度,在國貨品牌壯大過程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很多質疑的聲音,且潤百顏、谷雨的遭遇也非個案。
今年6月,抖音播主“大分子實驗室”發布測試視頻,直指珀萊雅紅寶石精華中有效成分六勝肽的溶度與品牌宣傳添加量不符。這一事件以大分子實驗室的道歉告終(詳見青眼文章《頭一回!化妝品工程師怒懟“護膚博士”》)。
無獨有偶,另一位抖音播主今年8月曾曝光神秘博士面膜存在二裂酵母成分比例虛標的問題。就此,神秘博士回應表示,“其產品中不存在稀釋原料和概念性添加的行為。”
這之前,護膚品牌“膚見”因一款卸妝油新舊版本“配方不一致”被多位美妝博主質疑“欺騙消費者”。對此,“膚見”母公司北京至樂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由于新版卸妝油的配方調整和消費者及達人之間的溝通不清楚、不充分讓大眾產生了誤導。”
通過上述案例不難看出,一方面,美妝博主的行為能夠對品牌起到監督作用,消除信息不對稱;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部分博主素質、專業度層次不齊。
“最怕是一知半解”
另不可否認的是,受益于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網紅博主在這一波國貨崛起路上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這些網紅博主在小紅書、抖音等新型平臺的推動,不僅能夠成就一眾國貨品牌且還能讓消費者喜歡他們的產品。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掌握巨大流量和消費者風向的網紅博主,也能因為自身的不嚴謹而讓品牌蒙塵。
“因為沒有門檻,美妝博主測評需要找一些話題。”王晶稱,如果品牌不用心做產品,那是需要去錘的,對行業能起到監督作用,對消費者也是一種好事。最怕是一知半解、以訛傳訛,搞亂行業的那種。
“只要博主不是為了流量,為了黑而黑。一來一回,品牌也可以為自己加分。”林麗雋認為,美妝博主提出質疑很正常,品牌方正常進行回應即可。在你來我往的過程中,信息會變得越來越透明,這對消費者是好事。
“消費者需要不同聲音,但美妝博主的不專業也會引起對品牌的誤傷。”一位資深行業人士則表示,雖然不少事件以美妝博主道歉告終,可有不少時候會存在信息誤差,消費者只記住了品牌的“負面信息”,這對美妝國貨是毀滅性打擊。
總體而言,行業和國貨美妝的崛起需要不同聲音促使進步,但這些聲音理應更科學、更純粹,也更擲地有聲。否則,進擊中的國貨美妝也易被“空口無憑”的一家之言而毀掉。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