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薇婭“跳級”?
繼去年7月6日,人社部新增“互聯網營銷師”職業,并下設“直播銷售員”工種,李佳琦、薇婭等帶貨主播正式轉正后;近日,這一新職業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也終于出爐。
這意味著,李佳琦、薇婭們可以評職稱了,同時嚴苛的崗前培訓、考試,對于把好帶貨主播的入口關有著重要意義。
李佳琦薇婭只能評四級/中級工?
近日,人社部、中央網信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共同發布了互聯網營銷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下稱《技能標準》)。對互聯網營銷師的工種分類,等級劃分等進行了明確要求,各工種的中高級別須進行培訓、考試后方可進行申報。
根據定義,互聯網營銷師是在數字化信息平臺上,運用網絡的交互性與傳播公信力,對企業產品進行營銷推廣的人員。互聯網營銷師職業分為選品員、直播銷售員、視頻創推員、平臺管理員四個工種。
▍截自人社部官網
其中,選品員、直播銷售員、視頻創推員三個工種設五個等級,由低到高分別為:五級/初級工、四級/中級工、三級/高級工、二級/技師和一級/高級技師。平臺管理員設三個等級,由低到高分別為:五級/初級工、四級/中級工、三級/高級。
根據《技能標準》,互聯網營銷師的基本文化程度需為初中畢業(或相當文化程度)。其培訓參考學時分別為:五級/初級工不少于120標準學時,四級/中級工不少于104標準學時,三級/高級工不少于88標準學時;二級/技師、一級/高級技師不少于72標準學時。
此外,《技能標準》還規定,互聯網營銷師必須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1年及以上,才能申請五級/初級工;取得五級/初級工證書、從事本職業3年以上,或者累計從事本職業4年及以上,才能申報四級/中級工。此后再申請“升級”,則需進行培訓。
其中,級別最高的一級/高級技師的申報條件則需同時具備以下2個條件才能進行申報:(1)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二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后,累計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工作3年(含)以上,經本職業一級/高級技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并取得結業證書。(2)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二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后,累計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工作4年(含)以上。
從上述申報條件中,不難看出,主播職稱的取得,并不是以“粉絲多”“銷量高”為考核指標,而是需要滿足專業的技能要求。
即便是薇婭、李佳琦這樣的超頭部主播也不能直接申請一級/高級技師。他們可憑借“滿足4年的從業年限”申報四級/中級工,然后再根據相關規定進行一步一步的通關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等單位參與了《技能標準》的主要起草工作;李佳琦所屬的美腕(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則參與了本《技能標準》主要審定工作。
據美腕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向青眼透露,去年,李佳琦已經成為國家首批互聯網營銷師,目前該公司正在組織其他相關助播人員等進行培訓和學習。
“嚴控質量”被寫入職業守則中
眾所周知,直播帶貨興起于2016年,爆發于2020年。人社部有關司室負責人公開表示,在商品市場領域,隨著短視頻、直播帶貨等網絡營銷行業的興起,覆蓋用戶規模達到8億以上,互聯網營銷從業人員數量以每月8.8%的速度快速增長,大量中小微企業也因網絡直銷方式激發出了活力,直接帶來的成交額達千億元。
而行業高速發展的背后,直播亂象也層出不窮。李佳琦、薇婭、辛巴、羅永浩等頭部主播相繼翻車;汪涵、李雪琴等明星主播也被中消協直接“點名”;直播行業數據造假、訂單造假、虛假促銷、商品質量差、退換難等問題更是司空見慣。
就在近期,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調查結果更是顯示,在100個直播帶貨體驗樣本中,有33個涉嫌存在違法違規問題,其中,虛假夸大宣傳成為直播帶貨涉嫌違法違規的“重災區”(詳見《超3成直播帶貨涉違規?》)。
行業門檻低、主播素質層次不齊,是造成各種亂象的重要根源。因此,隨著《技能標準》的正式出爐,也就意味著,唯銷量至上、為了流量無底線“打擦邊球”的直播亂象,將得到進一步遏制。
值得關注的是,“嚴控質量”還被寫入了互聯網營銷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的職業守則中。《技能標準》明確規定,互聯網營銷師的職業守則為: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恪盡職守,勇于創新。鉆研業務,團隊協作。嚴控質量,服務熱情。
▍截自《互聯網營銷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尤其將‘嚴控質量’點出來,并作為互聯網營銷師的職業守則,也說明了從國家層面對于直播帶貨商品品質問題的重視程度。”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解讀。
直播帶貨告別野蠻生長
“先野蠻生長;再逐步規范;最后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多數行業的發展規律。”一位行業資深人士分析道。在他看來,從去年人社部增設“直播銷售員”工種,到近日互聯網營銷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的出臺,已充分說明了,國家已開始從政策層面對直播行業的發展進行正向引導,這是一個非常明顯且重要的信號。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于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不僅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同時還專門對頭部主播的監管提出了要求。
▍截自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通知提到,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建立直播間和主播的業務評分檔案,細化節目質量評分和違規評分等級,并將評分與推薦推廣掛鉤。要做好主播尤其是頭部主播政策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培訓。要對頭部直播間、頭部主播及賬號、高流量或高成交的直播帶貨活動進行重點管理,加強合規性檢查。
對于直播平臺,通知還要求,一方面開辦網絡秀場直播或電商直播的平臺要切實落實主體責任,另一方面開辦網絡秀場直播或電商直播的平臺要落實管建同步的原則,把平臺管理力量與直播間開辦能力相匹配的要求精準落實到數到人。
據悉,為了整肅直播行業亂象,國家多部門先后發布了《關于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規范促銷行為暫行規定》《關于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等文件,以促使直播帶貨行業存在的種種亂象得以逐步規范,推動直播帶貨新型的經濟模式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綜上不難看出,直播行業的野蠻生長期已經步入尾聲,規范發展將成為直播行業的新紀元。對相關從業者來說,與其被動被洗牌淘汰,不如主動跟隨政策指引合規發展。因為,只有在合法合規的直播經濟中脫穎而出,才能站得穩、飛得高。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