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便利小店外賣月銷超5000單 700萬家小店點燃城市煙火
春節近了。北京通州,張希早早來到雜貨小店,為春節備貨,對聯、窗花、堅果禮盒……顧客在貨架前選購,而伴隨著“有新訂單”的提示音,來往取單的外賣小哥也是接連不斷。
年底,城市夫妻小店的生意正越發紅火起來。
零售平臺美團數據顯示,今年1月以來,夫妻雜貨店的即時零售訂單同比增長70%。張希也算了算,1月以來,小店光美團線上訂單就超過了5000單,臨近春節,訂單還在增加。
在中國,像張希這樣夫妻雜貨店,有將近700萬家。這些天南地北的實體小店,以越加豐富的商品種類,為附近的居民提供著生活的便利,又依托即時零售服務三至五公里外的更多人,伴隨著銷量增長和居民消費需求的越加旺盛,串起著城市大街小巷的濃濃煙火氣。
▲美團騎手前往小店取顧客訂單。攝影:黃小新
通州小店外賣月銷超5000單
張希的便利店在通州已經開業多年,店鋪面積有90多平方米。店不大,卻分類整理擺放著3000多種商品,臨近年底,他又購置了很多年貨商品,春聯、堅果、糧油……缺一不可。
小店每日營業至夜里近12點,好在張希夫妻兩就在門店所在的小區里租房居住,每日來往店鋪也很方便。隨著年底臨近,張希明顯感覺到進店的顧客變多了,線上的訂單也在增長。
張希說,他在2019年上線的外賣,剛開始也只是抱著“試一試”“多賺一點是一點”的想法,每日線上訂單也不多,他也沒有過多關注外賣的運營方法,日訂單量最少時只有30余單。
受疫情影響,線下顧客減少,張希將更多注意力放在線上店鋪運營上。“我這周邊有很多酒店,我就增加了很多一次性旅游用品;和員工一起檢查線上的商品圖片,避免圖片粗糙和實物不符;關注商品搜索關鍵詞,比如0糖可樂和無糖可樂,消費者的搜索量就不一樣。”
邊學邊做,通過一系列調整,小店的線上單量也從日均70至80單,增長到日均150到180單。“去年門店受疫情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印象最深是5月那會,關了好幾天。”張希說。
1月,防疫政策的調整加上春節臨近,小店生意越發紅火起來。張希算了算,這個月店鋪光美團線上訂單就超過了5000單。“春節還是繼續營業,相信今年的生意會越來越好。”
夫妻小店點燃城市煙火氣
在中國,據粗略統計,像張希這樣的夫妻雜貨店有將近700萬家。
在旅游景區,由于春節跨省游的數量增多,景區夫妻雜貨店生意越發興旺。西雙版納一家店主說,從元旦開始,當地的游客就很多了,能趕上夏天的旺季時候。由于年輕游客喜歡輕裝出行,店里的一次性旅游用品和雞蛋花等旅拍用品銷量都很好,“光雞蛋花在美團上月售都上千單了,當地很多熱門酒店春節也都訂滿了,相信春節我們店的生意會更好的。”
而隨著返鄉潮的來臨,各地縣城的便利小店也迎來銷量高峰。從城市返回的年輕人也習慣了即買即送的購物體驗,在下沉市場貢獻著旺盛消費力。“我們店的外賣爆品,除了奧利奧餅干、好麗友這些年貨零食,火了多年的旺仔牛奶和旺旺各類禮包,也迎來了外賣第二春。”安徽一家縣城小店店主說。
貴州大學基層社會治理高端智庫常務副主任、經濟學教授伍國勇在評價城市夫妻小店時提到,“小店經濟是人間的煙火,是商業的生機,是一個城市總體經濟的毛細血管。”
而到年底,不同城市的夫妻雜貨店,正吸引著本地的顧客進店購置年貨,同時又依托即時零售,服務著更遠到三至五公里外的年輕消費者,帶動著城市消費的復蘇和濃濃煙火氣的恢復。
另據美團數據,今年1月以來,夫妻雜貨店的即時零售訂單同比去年已經增長70%。對于已經邁入的新的一年,這些小店店主們也充滿期待,相信線上線下的銷量還會穩定增長。
正如人民財評報道,消費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推動消費持續恢復對于擴大國內市場需求、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相信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項促消費措施有效實施,激發消費新活力,點燃城市煙火氣,中國經濟很快會迎來“春暖花開”。
文中張希為化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