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營收利潤雙增,市值卻一夜蒸發1100億
來源/獵云精選
撰文/呂鑫燚
3月20日,拼多多發布截至12月31日的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財報顯示,拼多多去年第四季度收入為398億元,同比增長46%。全年營收為1306億元,同比增長39%。
交出一份營收、利潤雙雙大幅增長的答卷,拼多多的股價卻上演逆轉。財報發布后拼多多股價一度跌超16%,從92美元每股一路降到最低75美元每股,折合人民幣總市值蒸發了1100億。
來源:新浪財經
主要原因是,拼多多第四季度營收不及市場預期419.5億元;歸屬于普通股東的凈利潤為94.537億元,同比增長43%,市場預期97.5億元。此外,昨日谷歌宣布將拼多多APP從Play應用商店下架,并標記為惡意應用程序。目前,拼多多尚未對此事做出回復。
回到財報自身來看,2022年第四季度拼多多凈利潤為94.54億元,較2022年第三季度的105.89億元,環比下降了12%;2022年第四季度總營收為398億元,環比增長了12%,和第三季度的增速幾乎持平,遠低于第二季度環比增長的32%。
來源:百度股市通
簡言之,環比來看拼多多的第四季度不僅營收增速下降,還面臨利潤下降。尤其是在第四季度雙十一、年貨節等大促的沖擊下,仍是未交出一份環比增速上漲的答卷。由此可見,在當下電商存量爭奪的市場中,尤其是京東百億補貼攻入拼多多腹地之后,拼多多的盈利之路愈發困難。
此外,今年是拼多多向輕營銷、重研發戰略轉型的第二年,這意味著拼多多在研發上投入頗多,拼多多去年全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5%,金額超百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中,四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9%,達到24億元。
然而提高了研發力度的同時,拼多多并沒有輕營銷,第四季度拼多多營銷費用同比增長56%。
大量的成本投入勢必會壓低利潤空間,一手研發一手營銷的拼多多,反映的不僅是拼多多在國內市場的焦慮,還有海外TEMU站穩腳跟的成本。
研發投入金額創百億,行政費用猛增291%
第四季度,向來是各大電商平臺沖業績的時候,也是電商平臺營收的主要季度。
在雙十一、雙十二、年貨節等關鍵消費節點的加持下,電商平臺的營收也自然迎來高速的增長時期。尤其是今年第四季度消費需求逐漸回暖,更能利好電商平臺的業績增速。在財報電話會中,拼多多CEO陳磊也表示第四季度消費明顯復蘇,為此拼多多加大了促銷力度,給出用戶更簡單直接的促銷方案。
但是從財報來看,拼多多第四季度的營收增速,和第三季度的增速幾乎持平,關鍵消費節點并沒有幫助拼多多取得大幅營收。此外,拼多多的商品銷售收入為5820萬元人民幣,較2021年同期的8170萬元人民幣下降29%。
此外,拼多多的成本也在提高,總體來看,第四季度拼多多總營收成本為89.267億元人民幣,較2021年同期的65.155億元人民幣增長37%。總運營費用為217.796億元人民幣,而2021年同期為138.084億元人民幣,增長了57%。
這其中,大部分資金用于銷售和營銷費用、一般及行政費用以及研發費用中,第四季度拼多多銷售和營銷費用為177.324億元人民幣,較2021年同期的113.658億元人民幣增長56%;一般及行政費用為16.405億元人民幣,較2021年同期的4.2億元人民幣增長291%;研發費用為24.067億元人民幣,較2021年同期的20.2260億元人民幣增長19%。
今年是拼多多提出輕營銷、重研發戰略發展方向的第二年,也是拼多多首次研發突破百億的年份。研發投入雖然會在短期使得財務承壓,但長遠來看,是具有長期價值和長回報屬性的戰略發展方向。
拼多多財務副總裁劉珺認為,公司仍處“投入期”,技術創新是業務高質發展的航向標與動力源,未來將繼續加大投入,助力供應鏈提效、消費體驗升級。
大筆投入研發,也幫助拼多多取得階段性的成績,資料顯示,在拼多多等平臺的助力下,甘肅慶陽環縣,實現了羊產值8年增長近7倍的增長。拼多多去年底在全國20多個省份發起“暖冬行動”,幫助解決各地農產品面臨的存儲、流通等問題,累計收購農產品近3000萬斤,推動應季農貨線上加速銷售,助力農戶增產增收。
投入農業和供應鏈,不僅能夯實拼多多電商平臺的根基,更具有社會意義。
但同樣是戰略發展方向,重視研發投入的拼多多在第四季度似乎忽略了輕營銷的策略,仍是大筆投入營銷費用。通過市場動態來看,營銷費用大致分為國內和海外TEMU兩個方向。國內宣傳第四季度的關鍵消費節點,國外則是為了TEMU站穩腳跟大肆宣傳推出優惠活動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手筆投向營銷的同時拼多多第四季度的營收增速仍未有改善。由此可見,當下不再是電商平臺燒錢換市場的時代了,也側面表明,拼多多未來的發展更為艱難。
TEMU海外激進,拼多多財務暫未受到沖擊
2022年9月,打著“Team Up,Price Down”的口號,拼多多出海的第一步TEMU登陸北美市場。
拼多多帶著“低價”這個慣用武器席卷北美,其平臺上的商品為3.70美元的聯想無線藍牙耳機、1.99美元的手機數據線、0.99美元的飾品等。根據數據顯示,TEMU家居、服飾、數碼等品類的部分產品均價僅為亞馬遜相同產品的10%。TEMU平臺銷量排名前4000的單品,平均成交單價僅為3.4美元,遠低于SHEIN、亞馬遜等平臺。
低價這一策略,拼多多早已在中國市場驗證過其殺傷力,放到北美市場,這一策略同樣奏效。
推出48天,TEMU登頂App Store購物類免費應用首位,隨后不到一個月,TEMU登頂App Store全品類免費應用首位。據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Temu在App Store購物榜、Google Play購物榜中均多日登頂,新增下載量超過4000萬。
然而這樣的成績并不是輕易得到的,從最簡單的營銷成本來看,TEMU在拉新引流層面依舊采用了拉新提現和“砍一刀”的方式,每邀請三位好友下載TEMU就可以獲得150元人民幣的獎勵,不設上限。此外,新用戶有0.1美元的極低價購買特定商品的權力,分享產品頁面點擊助力可以獲得高達50美金的消費券等。
大量的優惠政策雖然能讓TEMU在短時間內爭奪用戶,但營銷成本高企不下并不利于長期發展。一旦平臺回歸常態化經營,優惠政策取消后,留存用戶又將成為TEMU的新考題。
其次就是做海外平臺繞不過的物流問題,自建物流成本極高且時間周期較長,在TEMU尚未形成規�;洜I的當下,自建物流的投入成本和回報成本似乎并不成正比。黃崢本人也曾表示,“我們不碰物流和配送。阿里已經做得很好了,你干嘛要做?”
然而,放棄自建物流勢必會面臨履約成本的提高,根據TEMU的新規表示,VMI賣家(VMI模式,是指現貨入倉,由賣家備貨到TEMU國內倉庫,商家須承擔壓貨導致的退貨風險。)寄到國內倉庫需要承擔50%的物流費,不再享受免費物流政策,如果商品的重量體積與實際填報的出入較大還需要支付違約金。
一方面是低價策略壓低商家的利潤空間,另一方面是取消免費物流政策,改為商家承擔貨物積壓和退貨風險。這對于商家端而言,在TEMU的經營成本會逐步提高,未來商家忠誠度層面,也將受到考驗。
拼多多在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電話會中表示,目前TEMU并未對拼多多的財務情況產生影響。
但是當TEMU在市場的表現代入到第四季度的財報中,似乎可以看出一些跡象,前文曾講述TEMU上線初期的優惠力度,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拼多多第四季度營銷費用增長的原因。
此外,今年拼多多在籌備TEMU期間曾被爆出高薪搶人,開出原薪資2-3倍的優渥薪資待遇,挖走了一批SHEIN的員工,并組建成為其海外業務團隊主體。截至2023年1月份,TEMU的團隊規模已擴張至超千人。這也能解釋拼多多第四季度行政費用的支出激增。財報會中拼多多也表示,激增主要源于員工人數的擴張。
拼多多表示,目前TEMU更關注的還是自身的成長。在未來的規劃中,拼多多透露將非常自律的發展。但可以預見的是,TEMU的燒錢之路才剛剛開始,今年開年,超級碗一條30秒的廣告花費為700萬美元,而Temu則拿下了2個30秒的廣告位。此外Temu通過"歡樂搖一搖"掃碼互動活動送出價值1000萬美元的獎勵和優惠券。Temu還購買了兩個廣告位,在后續的賽事中繼續出現。
海外市場固然是個性感的增量市場,但長期大手筆的投入,拼多多難以在海外復制一個“拼多多”。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