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咖啡成“老賴”們的救命稻草?
來源/全天候科技
撰文/端木
主導了瑞幸財務造假案的陸正耀、還欠著15億元ofo押金的戴威,再次創業都選擇了進入擁擠的咖啡賽道。
比照著瑞幸,陸正耀帶著一干神州系、瑞幸系老將,做出了庫迪咖啡,再次憑借瑞幸的低價、流量營銷模式,僅用7個月,把門店擴到了2500家。
在海外,ofo創始人戴威將“瑞幸模式”搬到了紐約,創立了一家名為About Time的咖啡品牌,目前也有了5家門店。
在咖啡行業中,瑞幸已經向市場證明了其商業模式的可行性,消費者教育初步完成,市場穩健增長,供應鏈趨于成熟,物流運輸更加完善……這些利好,都讓咖啡成為一門“容易”做的生意。
但對陸正耀和戴威而言,擺在他們面前的一道深坎在于如何重獲資本和消費者的信任。
庫迪至今沒有融資,擴張主靠聯營商,而聯營商在賭庫迪能夠成為下一個瑞幸。
戴威創業賣咖啡的消息傳回國內后,許多網友沖向了外網,在About Time的官方賬號下留下“還錢!”、“還我押金!”等留言。也有留學生表示,再也不會去喝這家咖啡了。
如若不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戴威和陸正耀的再創業能走多遠呢?
1
咖啡創業謀“重生”
按照媒體測算,ofo還有超過15億元的押金未還;截至今年2月底,戴威身上背著40條消費限制令。
具體限制包括:不得選擇飛機、列車軟臥、輪船二等以上艙位和高鐵,不得在星級賓館、高爾夫等場合進行高消費,不得購買不動產以及租賃高檔寫字樓辦公,也不得購買非經營必須車輛以及旅游、度假等。
陸正耀同樣背著多條限制消費令、被執行人信息,其未履行金額超過了34億。
陸正耀與戴威,一個60后,一個90后;一個做汽車租賃起家,一個做自行車共享被行業內外熟知。他們有著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成長背景,不同的創業經歷,都曾獲得資本的“追捧”、熟悉互聯網打法,但后來都深陷泥潭,淪為了圈子中的“老賴”。
現在,他們又同樣選擇了咖啡賽道。
在瑞幸財務造假事件中,陸正耀這位做事風格充滿了江湖氣的創始人被擠出了瑞幸管理層。幾番周折后,陸正耀等人重回咖啡行業,創立了對標瑞幸的咖啡連鎖品牌庫迪。
不難看出,庫迪正與瑞幸“貼臉”肉搏。在團隊上,庫迪咖啡由前瑞幸咖啡CEO錢治亞攜瑞幸核心創始人打造,目前團隊超過了1000人,其核心人員有50%來自瑞幸。
在產品上,庫迪的生椰拿鐵、生酪拿鐵、星辰拿鐵與瑞幸的生椰拿鐵、生酪拿鐵、隕石拿鐵一一對應。消費者反饋,兩者的口感、味道差距不大。
甚至于開店選址,庫迪也是緊挨著瑞幸。極海品牌檢測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份,庫迪咖啡距離其最近瑞幸門店平均距離僅僅241米。在北京,這一數字縮短到114米。
庫迪咖啡緊挨著瑞幸咖啡 圖片來源:網絡
另據媒體報道,有原瑞幸的加盟商已經“倒戈”,將手中的11家瑞幸門店翻牌改為庫迪。
據庫迪5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庫迪在全國營業的門店數已達2500家,這距離它去年10月開出第一家門店,僅用了7個月。而庫迪咖啡還制定了一個“激進”的目標,要在2025年年底開出1萬家門店。
戴威則選擇了在海外布局咖啡市場。
據彭博社報道,戴威在美國紐約做起了一個全新的創業項目——About Time。這是一個在華人、留學生圈子里名氣很大的咖啡品牌,第一家門店在2022年2月于紐約格拉梅西公園開業,目前在紐約已有5家門店。在ins上,About Time已經有超過1.4萬的關注者。
圖片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而About Time和瑞幸也有相似之處。About Time的CEO Marian Chen接受采訪時直言:“我們有一個來自中國的成熟模式,我們賣的咖啡味道比星巴克好,但比星巴克便宜。”
在模式上,用戶可在About Time的APP上提前對喜歡的品類進行下單,到店后可自取,也可堂食。
在產品上,如瑞幸的“生椰拿鐵”、“青提拿鐵”、“茉莉花香拿鐵”等,在傳統咖啡的基礎上融合了奶茶的一些特點,About Time也玩起了這一招,推出了波霸、芋頭衍生出來的咖啡產品。
在價格上,About Time含有珍珠的飲料價格在6-7美元,咖啡單價3-6美元。據留學生透露,只要下載App、注冊新用戶,就可以到店里免費喝5杯咖啡。如果自帶杯子“打”咖啡,并在社交網絡上發圖,還有機會獲得1000美元的獎金。
這很難不讓人想起瑞幸早期以“3.8折”、“9.9元”撬開咖啡市場的時代。
2
為什么是咖啡?
無論是陸正耀還是戴威,似乎都瞄上了瑞幸。一個在國內大刀闊斧搶占瑞幸的基本盤,一個則試圖在海外打造美國版瑞幸。
瑞幸迎來了兩個虎視眈眈的競爭對手(即便它還未大規模出海),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市場對“瑞幸模式”的一種認可。
簡單總結瑞幸模式:以咖啡外賣、自取的的售貨方式,在商業、寫字樓附近開面積不大的門店,省下了大量的租金;又以頻繁的創新爆款,持續的低價營銷,獲取大量的流量;門店模型可復制性強,可以快速擴張;又憑借規模化效應和打通供應鏈,讓費用率持續攤薄,門店利潤也有所提升。
雖然財務造假事件的余溫仍在,但近兩年來瑞幸公布的財報數字,已經讓市場對其重拾信心。資本也在尋找咖啡行業下一個“快周轉”、“高坪效”的標的,近年來,manner、seesaw、M stand等品牌紛紛獲得融資。
目前About Time僅有5家門店,但餐飲行業一個共識是,當單店模型跑通便可以快速復制,迅速擴大規模。有瑞幸模型的先河,About Time積累到“美國式”經驗,快速跑起來也并非不可能。
而一手打造了瑞幸模式的陸正耀團隊,顯然對這一套更加了然于心。
不過,庫迪選擇了一條比瑞幸“自營+加盟”更輕的模式:不做自營,只做聯營。
在當前,聯營商只負責找門店、裝修,不用繳納品牌使用費、加盟費等,日常運營由庫迪指派店長、咖啡師,采購、人力、薪酬也由庫迪定制,雙方按照毛利進行分成。
根據庫迪的招商宣傳資料,庫迪對單店投資額預估在11.5萬元—51萬元之間,按照規模大小分為店中店、快取店、標準店、品牌店四類,所需費用依次遞增。
庫迪咖啡單店投資明細 圖片來源:庫迪資料書
該資料還顯示,在單店盈利測算上,店中店日銷量若為100杯,投資回收期最長為9.91個月;日銷量為400杯時,投資回收期最長為1.87個月;快取店日銷量若達1000杯,投資回收期最長也僅1.69個月。
不過,實際的投資回報周期會長許多。一位庫迪區域招商經理向媒體表示,實際投資回報周期是15個月左右:“現在加盟說白了也是在賭,賭庫迪這個品牌最終會做到瑞幸那種程度。”
不僅是模式成熟,咖啡相比其他行業也有許多優勢。
與酒、香煙一樣,咖啡也是一種持續的“成癮性”消費品,隨著消費者習慣的培養,咖啡市場會越來越堅固。根據美團數據測算,2022年中國咖啡產業規模2007億元,預計2025年中國咖啡產業規模將達到3693億元。
并且,咖啡的產品自動化、標準化程度較高,一臺自動售貨機就能夠作出拉花拿鐵。依據鯨準研究院提供的數據計算,咖啡館、自助咖啡機、外賣咖啡的產品毛利率均在70%左右。
圖片來源:庫迪資料書
在國內,咖啡供應鏈也十分成熟。
在上游,云南是中國咖啡種植第一大省,種植面積、產量在全國占比超過了98%。在2022年,云南咖啡種植面積達127萬畝,咖啡生豆產量11.36萬噸。同時,在一眾國內外品牌求質的咖啡豆收購要求下,云南咖啡產業也加快了精品化、標準化的轉型進程。
一些大型種植企業具備咖啡烘焙技術,國內也有食品企業專門為咖啡烘焙建立生產線,許多咖啡品牌也有自己的烘焙廠,可以實現咖啡豆從種植、采摘、烘焙、出廠的一條龍服務。
加上國內成熟的線下配送物流體系,咖啡生意的準入門檻變得越來越低。
成熟的模式、供應鏈,足夠大的市場,還有已經培養出來的用戶消費習慣等,都讓咖啡成為一門好生意。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今咖啡市場與瑞幸崛起的時代已經截然不同。
頭部的咖啡品牌已經跑了出來,主打差異化咖啡體驗的品牌也能找出不少,消費者對咖啡品質、口感的要求也在提高。庫迪要做下一個“瑞幸”,不是容易的事情。
而戴威在海外,需要面對的美國與國人完全不同的消費習慣、支付方式,以及國外不同的供應鏈模式。僅對消費者下載App進行線上點習慣的培養,About Time還需要做不少的努力。
這或許也是About Time目前發展緩慢的原因。據中國企業家報道,About Time還沒有開設更多門店以及籌集資金的計劃,它的重點仍是嘗試新飲料并實現盈利。
3
“錢”景如何?
陸正耀創立庫迪,頗有一種“復仇”的意味。
在被逐出瑞幸管理層的3年中,陸正耀曾多次試圖回歸。他曾聯合“神州系”舊部上演了一出逼宮,但最終以舊部集體被“踢出”瑞幸而告終。
市場還曾有傳言稱瑞幸前管理層(即陸正耀)試圖通過“債轉股”的形式曲線入股回歸。這讓瑞幸緊急拋出了“毒丸計劃”,基本切斷了這一可能性。
重新開始做庫迪,不難看出資本已經不再信任陸正耀。
在瑞幸創業時,陸正耀背后有著大鉦資本創始人黎輝、愉悅資本創始人劉二海的支持,瑞幸也是資本圈的“香餑餑”,陸正耀有資本去開直營店。
而庫迪至今沒有拿到公開的融資。
在庫迪之前,陸正耀等人創業的項目“舌尖科技”有過兩輪融資,A輪由盈科資本投資了5.5億元;B輪未披露具體投資方,融資金額達16億元。不過,據企查查股權穿透圖,庫迪的股權結構中并沒有舌尖科技的身影。
圖片來源:企查查
在去年8月,舌尖科技旗下的預制菜品牌“舌尖科技”(曾用名:趣小面、趣巴渝),已被曝出多個城市的加盟門店關閉、經營異常,加盟商們虧損嚴重。據相關報道,當前庫迪的許多聯盟商也是從“舌尖科技”的加盟商轉變而來。
相比之下,戴威似乎沒有被資本拋棄。
在About Time這個項目上,戴威并非CEO,但他幫忙組建了團隊,并安排了與投資者會面,把IDG資本、真格基金、唯獵資本等拉入了這個項目里。行業人士分析認為,戴威在新項目上可能留了股權給老股東作補償。
全天候科技向相關投資機構進行求證,但均表示不愿回應此事。
對于戴威,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曾公開表示,ofo真格看不懂,但他認為戴威有領導力、有理想,值得投資。
ofo暴雷后,徐小平也曾“聲援”戴威。在2019中國天使創投潮白論壇上,徐小平表示:“限制他(戴威)坐飛機,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悲劇�!辈⒑粲跣欤玫膭摌I環境,不在于對成功者的贊美,而在于對失敗者的寬容。
作為新東方的創始人之一,徐小平或許更能理解創業的不易。而一個有著巨大失敗經驗,又再次站起來的創業者,對投資人們而言,也是值得關注的。
但對于等待著退還押金的ofo原用戶來說,戴威已經不是一個好的招牌。
今年2月,ofo小已徹底無法登錄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熱搜,有網友發現,其客戶端已無法登錄,小程序網絡異常,官方400客戶電話無法接通,辦公電話也已關機。
在近期媒體扒出戴威創業做咖啡后,許多網友感到憤怒,在About Time的官方賬號下留言,“還錢!”、“還我押金!”也有留學生表示,再也不會去喝About Time的咖啡。
這或許也是戴威越來越沉默的原因,面對15億的押金還款,戴威暫時無法像羅永浩一樣上演“真還傳”。其近年來的創業項目,無論是About Time,還是此前的充電寶租賃創業公司,均是在美國。
時代需要給失敗者機會,前提是他們也能為自己曾經的“過錯”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