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會會徽設計者袁由敏:視覺創新的潮涌萬年與曇花一現
6月15日-16日,由聯商網主辦的2023聯商網大會在浙江杭州良渚洲際酒店隆重舉行。
本次大會以“從心到心”為主題,是對當下零售發展環境和消費趨勢演變下的真切感召和呼應。我們堅信,零售的外部環境和應對變革千變萬化,唯有從心到心,才能找到穿越時光的真實有效的解法,從而贏得一份從容、篤定和自信。
胖東來董事長于東來、伊藤洋華堂中國總代表黃亞美、銀泰商業集團董事長陳曉東、雀巢大中華大區首席數字官蔡凌、中國美院教授兼博導/亞運會會徽設計者袁由敏以及日本社會消費研究第一人三浦展等重磅嘉賓紛紛出席大會。
會上,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兼博導、杭州亞運會會徽設計者袁由敏發表題為《潮涌萬年與曇花一現——設計方法與視覺創新》的演講。
在袁由敏看來,潮涌萬年是一個亙古不變的天地關系,曇花一現是創作時迸發出來的靈感,這兩種關系一個是永久的,一個是瞬間的,這個永久由無數個瞬間轉變而成。
而就視覺設計創新來說,并非是設計一個物品,也不是設計一個空間那么簡單,最好的設計是設計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視覺創新一定要有一個邏輯。一個固定的表達形式,恰恰會限制思維,而真正的設計不應該是設計形式本身,而是內容的變化,所有設計形式都是對設計內容進行具體研究后,根據設計內容進行精神內核的表達,這種表達最后會體現出完全不一樣的視覺形式。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兼博導、杭州亞運會會徽設計者袁由敏
以下為袁由敏演講內容(經聯商網編輯):
潮涌萬年是一個亙古不變的天地關系,曇花一現是創作時迸發出來的靈感,這兩種關系一個是永久的,一個是瞬間的,這個永久由無數個瞬間轉變而成。
如果一個人把生命周期看做是一個時間“進度條”,會發現這個“進度條”由過去、現在、未來三個階段完成。圣經里有一句話,太陽底下并沒有新鮮事兒。現在有的事情,過去一定已經有了,現在有的事情,以后一定再會發生。我在做中國媒介史變遷研究,在200多年的時間中,整個世界印刷媒介技術向前有了長足的推進,但是這三個階段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先后關系,就是潮涌萬年當中的一到兩個波浪而已。
對于視覺設計創新,我們必須要了解到,我們并非是設計一個物品,也不是設計一個空間那么簡單,最好的設計是設計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我們講視覺創新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邏輯。一個固定的表達形式,恰恰會限制你的思維。而真正的設計不應該是設計形式本身,而是內容的變化,所有設計形式都是對設計內容進行具體研究后,根據設計內容進行精神內核的表達,這種表達最后會體現出完全不一樣的視覺形式。
設計師如果不停按照原有模式去復制,生命力就會處于一個很窄的范疇之內。我們應該有一個獲取新內容的視角,根據內容制定生產的視覺關鍵詞,最后再進行視覺上的呈現。
亞運會從1951年發展至今,已經舉辦18屆,今年是第19屆杭州亞運會。最初的六屆亞運會圖標基本以中間太陽型為主,1974年德黑蘭亞運會開始將自己的文化注入其中,從此開辟了一個新的篇章,每一個主辦國都想把自己的文化、城市特色推廣出來。
所以,怎樣通過視覺來表達杭州?這也是我們生活在這個城市30多年的思考。我不知道我一定會設計出來一個什么樣的形態,但我一定知道我不會設計出來一個什么樣的形態,這是第一步要做的事情。我們做設計時,一開始也不是一蹴而就定下一個目標,而是從很多詞語中一步一步搜集,包括顏色變化,百年亞奧色彩演變,印刷技術解放,等等。
在具體顏色上,世界上大部分運動會為了表達熱情、信心,會集中在紅色區域。還有一些海洋文化國家,色彩多集中在藍色區域。杭州也不能用綠色,那么多綠化,用綠色基本不可見。我們的策略就是找到顏色出現比較少區域,最后我們決定把圖標鎖定在紫色系。
我們怎樣一步一步聚焦視覺圖形符號?這個符號不是自己原發的,一定是通過對內容深度的挖掘、組織,再來進行視覺生產。
此外,怎樣把“文”通過視覺表達出來?要把視覺和內容進行有效組合,最后進行聚焦。我們發現錢塘江潮涌、浙商精神、勇立潮頭、弄潮兒的體育精神成為杭州人在亞運會發力的最重要的地方。
世界上的大江大河中,有潮汐的只有兩條江:亞馬遜河、錢塘江。錢塘江觀潮已經是幾千年形成的文明積淀,所以2018年6月7日,我們把會徽創作方向鎖定在潮水上,經歷長達8個月復雜周期后,我們最后在空間中模擬使用。
無論是會徽創造還是單項體育圖標設計,都不是一個團隊能夠完成的。要想視覺創新,工作機制、工作團隊、工作技術等都要創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