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存量競爭時代,誰能玩轉直播電商?
來源/新摘商業評論
作者/文林
歷經了前幾年,“靜悄悄”、“最冷618”、“史上最慘618”等慘淡光景,今年的618注定不平凡,各大平臺都摩拳擦掌想打一場翻身仗。同往年一樣,直播電商依然是“618”大促的重要戰場。
據了解,今年淘寶天貓618迎來了超5萬名新主播的首次開播;京東則牽手“交個朋友”,邀羅永浩在直播間6.18折賣房;小紅書比較令人意外,在618派出了“初代名媛”章小蕙,首播帶貨熱度沖上6億。
去年雙11預售,淘寶官方只是披露了銷售額破千萬的直播間數量,而618預售剛結束,淘寶直播就迫不及待地公布了一份成績單:直播預售首日,李佳琦Austin、香菇來了、蜜蜂驚喜社等直播間交易額成功破億。
(圖源:淘寶直播)
頭部梯隊的數據直接躍升了一個臺階,足以看出直播電商模式的吸引力依舊較強,幾乎可以稱得上是電商行業最受關注的商業模式。
只不過,直播電商的浪潮已奔流7年,相比之前的高速發展時期,現階段的直播電商已經趨于存量競爭階段。根據過去一年的市場表現來看,未來直播電商行業的發展或將呈現“內容為王”、“矩陣運營”、“高度規范”三大趨勢。
內容為王,帶貨不再是“無腦沖”
早期電商直播間的交易生態遵循“流量高者居之”,只要主播能吸引眼球,搏取流量,就能取得較好的銷售成績。這也是在直播電商誕生初期時,“叫賣式”直播泛濫的主要原因。后來,越來越多自帶巨大流量的明星、網紅達人入局,更是讓“流量為王”這一理念深入各大平臺、企業,不惜花費巨資請明星或網紅直播帶貨。
但隨著“叫賣式”直播帶來的審美疲勞,以及不少明星或網紅直播間“人多單不多”的情況頻繁出現,大家開始發現,極度缺乏內容的直播帶貨降低了消費者下單的欲望,消費者們更期待看到更多高質量內容、形式的出現。
于是我們看到,憑借著知識人文內容創新,東方甄選直播間在2022年6月上旬一夜破圈,成為將“內容”優勢在直播電商中發揮到極致的典型案例。
相比于其他抖音帶貨直播間,東方甄選的直播間顯得較為“慢節奏”。在直播帶貨的過程中,主播既不強調產品的價格,也不過分宣傳產品的品質,而是將產品故事娓娓道來的同時,賦予產品所蘊含的文化與生活意義。文化知識分享、人生感悟、英語教學、歌曲才藝等都是東方甄選直播間的常態內容。
這是一種通過講故事、講場景、講道理來橫向豐富產品內涵的差異化帶貨方式:主播幽默的談吐、真誠的分享,既減少了直播間的商業氣息,也增加了用戶停留時長,在不疾不徐慢節奏的講述中,帶貨似乎只是順勢而為。
而直播間里,有人在內容上橫向延展,打差異化,就有人選擇縱向深入,走專業化。
要知道,從某種程度來講,電商主播起到的其實是買手的作用,一方面幫助消費者做出高性價比的購買決策,一方面幫助商家獲得更多的曝光和流量,提升品牌影響力。這就意味著,主播既要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也要懂得幫助消費者分析需求、理性決策。
以美ONE旗下的“李佳琦直播間”為例,每逢大促,李佳琦直播間都會開設“李佳琦小課堂”欄目,把同類型產品放在一起,由主播或者邀請業內專業人士對產品的功效、成分,使用方法等進行講解,幫助消費者按需做出理性的購物決策。目前,“李佳琦小課堂”的內容早已延展到包括運動健身、口腔護理、收納、萌寵、母嬰在內的生活領域。
寧可犧牲一部分售賣的時間,也要去做產品講解,可以看出,作為直播電商的頭部勢力,李佳琦及其背后的直播電商機構美ONE早已意識到,直播電商并非是單純的流量帶貨、一錘子買賣。
通過細致、深入地講解對比,讓消費者能夠理性消費,“只買對的,不買貴的”,讓直播電商能夠充分發揮其指導、推廣的價值,才是實現了最大程度上的多方共贏、品效合一。
而這些也預示著,在直播電商野蠻生長的時代,大家拼的是流量、是紅利、是信息差,誰能更好地掌握直播工具,誰就能在競爭中拔得頭籌。但隨著行業逐漸成熟,進入到存量競爭時代,大家終歸要回到本質,著手拼內容、拼產品、拼服務。
矩陣運營,機構的多方共贏之舉
人、貨、場是電商直播的三大基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很多MCN機構開啟直播帶貨,都會把重心放在頭部主播或網紅達人上,因為通過這些人的流量轉化是較為快捷、省心的變現路徑。
但事實上,人本身才是這個行當中風險最大的因素,將所有目光和資源都押寶在某一兩個超級主播身上或直播間里,很容易造成內容不夠細分多元、主播“青黃不接”。
還是以直播界的“后起之秀”東方甄選為例。春節假期,自1月21日-2月7日,有17天的時間,董宇輝沒有出現在東方甄選的直播間里。
或許是意識到了董宇輝的個人“光環”有些過大,東方甄選構建起了除董宇輝以外的第二陣營和第三陣營,例如明明、YOYO、小七、頓頓等達人矩陣,并開設了除主號東方甄選外的5個垂類賬號。
表面上看,用矩陣方式孵化更多有影響力的主播、直播間,僅僅是直播電商機構紛紛嘗試,造就了一種行業新趨勢。
但實際上,對于用戶來說,主播不只是帶貨達人,也是可以隨時溝通,在專業領域能給出實用意見的KOL。越發垂直細分的直播間,越能更好地滿足用戶的多元化、深度化需求。而對于品牌方來說,他們也需要直播間向矩陣化發展,來滿足不同產品的銷售需求和營銷預算,幫助品牌增長空間釋放更多想象力。
于是我們看到,薇婭的助播們組成了蜜蜂驚喜社、蜜蜂心愿社、蜜蜂歡樂社,幾大矩陣直播間輪番出場;辛巴團隊成功培養出了10多位單場銷售額破億頭部主播,形成辛選獨有主播IP矩陣;美ONE則陸續官宣了“所有女生”、“所有女生的衣櫥”直播間,一方面強化團隊的矩陣化布局,另一方面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據此前阿里巴巴披露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淘寶新增了超過50萬名新主播,腰部主播交易額同比增速250%。在此前的在淘寶直播盛典中,淘寶直播事業群總經理程道放曾透露,超頭直播間約30%的用戶轉移到商家自己的直播間,約20%和10%的用戶分別轉移到第二梯隊主播和新主播的直播間,其他用戶回歸傳統貨架電商。
顯而易見,直播電商各自為陣、爭相孵化超頭的時代已經結束,而當矩陣化運營成為行業新常態之后,整個行業或將開啟全新一輪的良性競爭。
高效規范,找到可持續發展之路
據《2022直播電商白皮書》顯示,2019年~2020年,直播電商增長率分別高達227.7%、136.61%,而2022年預計增速為47.69%。雖然相比前幾年增速明顯下滑,但2022年全網直播電商GMV達到3.5萬億元,占總電商零售額的23%。
龐大的市場體量與漸緩的市場增速,預示著直播電商行業已告別了高速的野蠻生長期,進入平穩的深化發展期。而對于大部分行業來說,要想走向成熟和專業都離不開建立標準、技術升級和人才培養,電商直播也不例外。
要知道,標準的建立可以保證品質和服務,技術的升級是通用效率提利潤,而人才的培養則奠定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唯有做好這三點,電商直播才能一直保證模式的優勢,實現真正的“好貨,好價,好體驗”。
早在2020年7月,全國首部直播電商標準《視頻直播購物運營和服務基本規范》就已出臺,為直播購物行業設門檻、劃底線、樹標準、立規范。這之后的的全國性、地方性政策,大大小小、接連不斷。
2021年5月,美ONE推出了直播電商行業首個企業標準《直播電商商品質量與合規管理規范》,對直播選品流程、人員管理、合規管理、售后服務等環節嚴格規范。同年7月,商務部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商貿流通專項)評審結果》,直播電商首次被納入國家級服務業試點,美ONE則成為唯一入選的直播電商機構。這一結果可以說是為此前的“美ONE標準”進行了官方認證。
在技術升級方面,核心是整個行業供應鏈與服務鏈的效率。
要知道,直播電商既是在秀場直播基礎上增加的一種變現方式,也是電商模式的一次渠道創新。它要做到的是提高商品與消費者之間的匹配效率,因此其本質仍是電商,而不是直播,這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供應鏈、選品、售后等多方面的比拼。
基于此,得益于互聯網技術發展而崛起的直播電商,亟需解決的,就是在與品牌合作過程中出現的流程、信息等方面的問題。
不久前,美ONE對外公開了數字化、智能化、業財法一體化的專業直播選品平臺——“ONE家”直播選品平臺,為商家與直播后端之間提供了一個快速對接的橋梁,將選品的全鏈路流程線上化,以此簡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讓直播帶貨更加便捷、高效,同時也實現了信息化技術對直播電商的有效賦能。
最后,在人才培養上,2021年12月,人社部、中央網信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發布了《互聯網營銷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目錄》,對帶貨主播做出了新的規范,并把直播帶貨相關職業納入了職業等級考核。
對于大眾來說,美ONE推出的綜藝《所有女生的主播》,讓一直以來“隱藏”在主播背后的電商直播全流程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扭轉人們對電商主播這一職業的刻板印象及誤解,同時也為整個行業的人才篩選及培養做出了“美ONE示范”。
眼下,直播電商行業已經走到激烈變化的下半場:各層級主播的退與進、MCN機構的求穩和求變、電商平臺的靠攏和對峙,幾乎所有入局者都有或趨同、或迥異的選擇。
作為這之中的頭部企業,美ONE成于“直播帶貨”卻又不止于“直播帶貨”,而是更多的在行業價值觀教育、社會責任承擔等更加宏觀的方面多維發力,在為主播職業祛魅的同時,也以企業自律助推直播電商行業自律的加速實現,從而助力整個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這樣的美ONE,也讓大眾對一個更為規范、高效的直播帶貨時代,有了更多的想象和期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