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季度購物中心存量面積1423萬㎡ 消費增長主要靠餐飲
來源/36氪
撰文/宋虹姍
2023年上半年,北京零售市場的消費增長主要源于餐飲業,居民消費意愿仍有待恢復。
戴德梁行2023年北京第二季度零售市場報告顯示,疫情過后,隨著整體消費市場環境的逐漸向好,各商圈及購物中心客流明顯回升,線下消費熱度不斷增強。據北京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4月北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8%,而線上消費較去年同期下降2.9%。但市場的主要消費增長仍來自餐飲業,商品類零售無明顯增長,居民消費意愿及信心仍有待恢復。
2023年下半年,北京零售市場預計仍有超過100萬平方米的新增供應計劃投放市場,項目多位于非核心商圈且多為品牌開發商打造,這些項目依托其充足的空間優勢,打造了更多的體驗式主題消費空間,將極大地提升周邊居民的消費便利度及生活品質。例如,北京·麗澤16號 定位為“公園型”商業。這些項目的開業將極大地提升周邊居民的消費便利度及生活品質。而除新建項目外,一些停滯多年或老舊的項目也被逐漸盤活,如,龍湖北苑天街及已進入試營業的The Box朝外項目。
戴德梁行北區商業部主管孟祎表示,非核心商圈商業配套的不斷完善及核心商圈項目的升級改造都將為商圈創造新的消費增長點,推動整體市場消費結構的升級及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進程。
2023年第二季度,北京零售市場迎來三個購物中心開業,即位于海淀區的西三旗萬象匯、石景山區的京西大悅城,以及通州區的遠洋樂堤港,共為市場帶來33.9萬平方米的零售空間。至此,全市購物中心總存量升至1,423萬平方米。新入市的三個項目均位于非核心商圈,為區域引入多個品牌首店,進一步豐富了區域內的商業配套及周邊居民的消費體驗。
據戴德梁行統計,北京全市商圈空置率為10%,空置率較高的商圈為“崇文門-宣武門”,達9.35%,該片區租金報價區間為每月600-1000元/平方米,其次為西單、中關村商圈,片區在第二季度的空置率分別是4%、4.2%。
本季度,品牌開店延續上季度的趨勢,以高端時尚零售類為主,各商場新店開業活躍度不高,但高端精品店及品牌首店明顯增加。疫情過后,無論是品牌還是項目都在調整其運營策略,很多在線上運營成熟的品牌逐漸走入線下。與此同時,一些品牌也開始優化線下門店規模,加大線上電商渠道的布局。三里屯太古里也在主動優化其租戶組合,逐漸向高端化轉型。
本季度,品牌開店延續上季度的趨勢,以高端時尚零售類為主,各商場新店開業活躍度不高,但高端精品店及品牌首店明顯增加。如,加拿大時尚品牌MANITO精品店入駐國貿商城;Clark旗下Clarks Originals中國首店在三里屯太古里開業。
疫情過后,無論是品牌還是項目都在調整其運營策略,很多在線上運營成熟的品牌逐漸走入線下。與此同時,一些品牌也開始優化線下門店規模,加大線上電商渠道的布局。本季度,維密王府井旗艦店正式關閉。此外,三里屯太古里也在主動優化其租戶組合,逐漸向高端化轉型,本季度快時尚品牌H&M太古里旗艦店也正式關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