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會成流量角斗場,抖音、快手相繼拿下轉播權
來源/電商報Pro
作者/老電
快手成為亞運會指定短視頻分享平臺
通過大型體育賽事,為平臺引流,已經成為短視頻巨頭的基本操作。
繼東京奧運會和冬奧會之后,快手再次出手,順利拿下亞運會的轉播權。
7月17日,快手宣布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達成合作,平臺獲得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視頻點播及短視頻權利,成為總臺杭州亞運會賽事點播持權轉播商。
作為國內承辦的第三次亞運會,本屆杭州亞運會一度因為疫情影響延期。在正式確定舉辦日期以后,外界的期待和關注度也達到了頂峰。
預計全亞洲12000多名運動員、5000名隨隊官員、4700名技術官員、12000多名媒體記者以及數百萬名觀眾將參與杭州亞運,賽事規模將創新高。
這樣一場萬眾矚目、極具影響力的體育賽事,能夠為快手帶來的流量增長無疑是巨大的。
圖源:快手
電商報了解到,在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賽事期間,用戶可在快手App、快手極速版App觀看全場次比賽內容的點播。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快手,另一個短視頻巨頭,抖音,在一個月前就已經拿下了亞運會的轉播權。
由此可見,本屆亞運會,又將是一屆抖音、快手爭奪熱度和流量的角斗場。
相較于抖音,快手除了轉播之外,還多了一項合作內容。
據悉,快手與杭州亞組委達成合作,成為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官方指定短視頻分享平臺。
這代表著,除了現場直播,快手將通過短視頻的形式,打造賽事內容、運動員報道、自制節目等多個維度的創新內容,呈現賽場內外的更多精彩瞬間。
圖源:快手
目前,快手已經成為國內重要的體育賽事轉播平臺。數據顯示,快手月體育內容消費人群超5.2億,體育核心興趣人群超1.2億。
去年的北京冬奧會期間,快手端內外奧運相關作品及話題視頻總播放量達1544.8億次。
還有今年6月舉辦的“快手村BA”貴州站直播總觀看人次超3億,體現出快手在大眾體育領域的深度耕耘。
綜合來看,無論是用戶流量還是深耕平臺在體育領域的用戶心智,今年亞運會,都顯得十分重要。
抖音視頻號夾擊,快手遇到難題
抖音和快手相繼爭奪本屆亞運會的轉播權,讓我們看到了平臺競爭背后的“流量壓力”。
對于快手而言,流量壓力更大,尤其在微信視頻號持續發力的當下,原本的行業第二,逐漸有了被超越的風險。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快手平均日活躍用戶同比增長8.3%達3.743億,平均月活躍用戶同比增長9.4%達6.544億。
而截至2022年,抖音用戶數量超過8億,月活用戶數量超過6億,已經成為用戶聚集的重要陣地。
來自QuestMobile發布的《2022中國移動互聯網半年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微信視頻號的月活用戶規模已達到8.13億,遠超抖音和快手,其中在視頻號中,抖音用戶的活躍滲透率接近6成。
圖源:QuestMobile
隨著競爭對手的增多以及行業天花板的逐漸觸達,“爭奪流量”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所以,體育賽事的龐大流量,無疑是快手布局的重要一環。
CNNIC發布的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7.51億,同比增長4728萬,占網民整體的70.3%。
其中,體育直播的用戶規模為3.73億,僅次于電商直播的5.15億,且一年時間里增長8955萬,增速第一。
過去幾年時間里,快手先后獲得北京冬奧會、2021 美洲杯、NBA 等重要體育賽事的直播、視頻點播及短視頻版權,帶動體育內容滲透和消費迅速增長,建立起“短視頻 + 體育”生態。
除了體育賽事之外,快手還持續通過娛樂明星的引入,穩固平臺用戶。
據悉,快手目前有2100位明星入駐,包括周杰倫、成龍、楊冪、黃曉明、美依禮芽等等。
最近的一位大牌明星是蔡依林。
7月3日蔡依林入駐快手,截至目前,她的粉絲量已過900萬,發布了13個作品,總獲贊量超過2000萬。
隨后在7月14日晚,蔡依林在快手獨家直播開唱。快手公布的實時戰報顯示,本次直播預約人數近2000萬,直播最高同時在線人數超過695萬,直播總互動量高達8.1億。
圖源:快手
不得不說,為了滿足用戶旺盛的內容消費需求,為了留住和吸引更多用戶,快手做出的努力真的不少。
各大體育賽事和明星直播在快手上的火爆,也讓我們見證了快手的運營實力。
但是作為一個承載近4億日活用戶的APP,相較于流量熱度,如何挖掘出流量背后的商業化空間,才是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就以上述的明星演唱會為例。
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對主要票務平臺的演出票房數據測算,2023年春節假期全國營業性演出9400余場,較2022年同期增長40.92%,較2019年同期增長22.5%。
相比疫情前,今年演唱會的門票價格略有上漲,而且粉絲高漲的熱情,讓很多歌手的演唱會門票“一票難求”。
網友朋友圈曬圖
但是相比于線下演出直接的售票、冠名模式,線上演出的商業化卻沒那么明顯。
此前,行業中的多次線上演唱會,均采用了“免費觀看”的形式,線上體育賽事的情況也基本類似。
如何為這波火熱的流量經濟,找到恰當的商業化模式,是快手必須解決的問題。
一切都是為了盈利
“任何商業行為都是為了盈利。”
這句話我們重復了無數遍,在前幾年互聯網平臺大戰、資本熱炒的階段中,這個定理似乎被改變了。
當時的行業普遍觀點是:燒錢才是主流,賺錢,那是未來的事。
現在,未來已來,熱潮散去,任何一個平臺都必須要考慮賺錢的問題了。
從快手最新一季度的財報來看,他們已經邁過了“收支平衡”這條紅線。
財報顯示,快手收入同比增長19.7%至252.2億元,凈虧損為8.76億元,大幅收窄86%,經調整后的凈利潤達4200萬元。
圖源:快手財報
這是上市后,快手首次實現集團層面整體盈利。
具體來看,扭虧為盈背后,也存在著不少的變量因素。
今年一季度,快手的國內業務實現經營盈利達9.63億元,與此同時,快手的海外業務經營虧損也較去年同期收窄了55.4%到8.23億元。
海外業務,是快手迫切需要補足的一個短板。
除了海外業務之外,快手在商業化方面還需要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體育產業與平臺流量經濟的融合。
具體來看,除了打廣告之外,行業中普遍發力的兩條路徑分別是“電商”和“本地生活”。
先說電商,目前快手的電商體系日漸完善,依靠產品矩陣聚攏來的流量,最后都可以通過電商來變現,體育當然也不例外。
其中的球服、球鞋、周邊等運動產品蘊藏著巨大的消費潛力。以奧運會為例,數據顯示,東京奧運會期間,快手電商體育用品GMV同比增長了615.3%,其中沖浪、棒球、攀巖和滑板等東京奧運新增項目也帶動了相關商品GMV的高速增長。
在這個過程中,快手正在布局的“商城”貨架電商消費場景,或將迎來一波機遇。
圖源:快手電商
2023年第一季度,快手在快手小店買家首頁測試了新商城入口,隨著進一步優化搜索功能,本季度搜索產生的GMV同比翻了一番。
除了電商之外,快手最近持續發力的本地生活服務,將與亞運會場景精準銜接。
去年世界杯期間,抖音就聯合多家本地連鎖美食店鋪,開啟了心動觀賽活動。其中華萊士、滬上阿姨、杭州開元森泊等多個品牌的單場次達人直播GMV超過300萬。
前段時間,快手本地生活先后上線“信任購”和“敢比價”兩大品牌,合作品牌覆蓋了眾多大型連鎖品牌,諸如肯德基、華萊士、正新雞排、蜜雪冰城、茶百道等。
快手正在通過大范圍、高額度的補貼,用低價來強化用戶的心智。
如果能夠在本屆亞運會期間與本地生活業務結合,無疑將帶來一波新的本地生活消費熱潮。
目前,快手的國內業務已經穩定盈利,這證明了平臺在降本增效和流量經濟運營方面的實力。
未來,在與更多對手競爭的格局下,快手必須跑通更多商業化變現路徑,將火熱的流量,轉化為持續不斷的現金流。
而本屆亞運會,將是一場重要的增長之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