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倍增長,小樣這類產品爆發了!
來源/青眼號外
撰文/景星
近日,美妝集合店的HARMAY話梅宣布關閉其位于杭州天目里的門店。再往前,今年6月,HAYDON黑洞位于武漢楚河漢街的全球首店閉店,近20家門店如今幾乎全部停業。
在這些乘著“小樣經濟”崛起的美妝零售新物種陷入“閉店潮”時,“小樣經濟”卻以另一種形式爆發了。小樣、體驗裝不僅在線上暴漲,青眼號外走訪線下門店也發現,越來越多國貨美妝也加入了這條賽道。
01
原本作為贈品的小樣逐漸發揮出更大的價值,撐起百億市場。
青眼情報數據顯示,2023年二季度,天貓渠道化妝品體驗裝的銷量同比增長115%,遠超其他品類。來自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的數據也顯示,2023年上半年,京東平臺上護膚美妝品類體驗裝的銷量達到2019年同期的近5倍,一線城市體驗裝銷量超過去年同期的4.5倍。
一般來說,品牌官方渠道不會直接銷售小樣,購買正裝贈送小樣、免費派送小樣僅作為美妝品牌的營銷和促銷手段,大量小樣也因此明確標注為“非賣品”。此前HARMAY話梅、ONLY WRITE獨寫、HAYDON黑洞等美妝集合店銷售的小樣不乏是“非賣品”。但商家轉售的非賣品小樣往往容易存在貨源不明、產品包裝簡陋、真假難辨等問題。
然而,面對動輒幾百上千的化妝品,小樣或體驗裝無疑能夠降低消費者的試錯成本。由此,這門“小生意”也一直備受關注。
2012年,歐萊雅集團面向千禧一代推出MyBeautyBox小美盒,主打高端護膚品試用禮盒,將集團旗下高端品牌的明星產品按照功效和消費者需求進行組合,形成不同的小樣套盒。2017年,瞄準小樣經濟的“天貓U先”成立,讓用戶能以很低的成本體驗大牌,嘗鮮新品。此后,“天貓U先”逐漸發展成為品牌在線上進行小樣派發、新品營銷、會員拉新的重要渠道。
現如今,從青眼號外調查的情況來看,小樣正逐步撕掉“免費”“非賣品”的屬性標簽,越來越多品牌開始主動售賣小樣/體驗裝。
來自京東的數據就顯示,近5年,護膚品體驗裝商品數增長超過2倍;2023上半年,眼霜/眼部精華、隔離霜/妝前乳、粉底液/膏、口紅品類的體驗裝數量超過2019年同期的4倍以上。
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京東護膚品體驗裝成交額TOP5的商品均為進口品牌;二季度天貓上體驗裝銷售額TOP10品牌中外資品牌的占比也達到80%。這反映出,國際品牌開始在線上渠道重點營銷和銷售體驗裝產品。
營銷方面,大部分品牌在線上銷售體驗裝時,也會通過贈送正裝“回購券”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復購。
02
國貨美妝在線下破圈
如果說線上是國際品牌的天下,那么在線下,國貨美妝正在借助小規格體驗裝打動年輕人,撬動市場。
青眼號外在武漢走訪屈臣氏、三福、WOW COLOUR、樂沙兒、植物醫生等門店時也注意到,過去的小樣/體驗裝逐漸“上位”,從“贈品”變身為“商品”,小規格的體驗裝、旅行裝產品并不少見,近兩年流行的次拋精華也衍生出單支或兩支的小包裝產品。
整體而言,小規格產品的單價都偏低,大多在50元以下,10元-30元價位段最為常見。從品牌來看,在這些渠道銷售的品牌大多還是以國貨品牌為主,包括璦爾博士、溪木源、膜法世家、逐本、稀物集、潤百顏、夸迪、丸美等,僅有屈臣氏在售的自由之丘以及WOW COLOUR銷售的肌研為日本品牌。
膜法世家創始人黃曉東告訴青眼號外,在樂沙兒銷售的5ml裝睡眠面膜不是小樣,是品牌為線下渠道推出的次拋面膜,這款產品銷量很不錯,已經帶動品牌在線下的銷量增加了20%左右。羽素品牌方也表示,5ml的羽素膠態硫祛痘精華不是小樣,就是正裝�!坝靡粌纱味欢痪拖氯チ�,祛痘精華的使用頻率其實不高,5ml就可以用很久。”品牌相關負責人進一步表示。
▍青眼號外攝于三福門店
在一家植物醫生門店也有定價29.9元的植物醫生積雪草舒緩特護體驗裝在售,其中包含15ml的潤膚水和修護乳、10g面霜、1片面膜、一次基礎護理體驗和一個防曬帽。據店員介紹,這款套裝比較適合暑期出游的消費者,此前品牌也推出了類似的石斛蘭系列產品的體驗裝。
此外,一些零售連鎖還與品牌推出定制的體驗套裝,比如三福定制款的稀物集松茸菌菇隨行小蘑袋和WOW COLOUR定制的逐本清歡植萃水漾潔顏油套裝。
▍圖左為稀物集三福定制隨行套裝,圖右為逐本WOW COLOUR定制套裝 青眼號外攝于三福、WOW COLOUR門店
一位美妝品牌線下渠道運營負責人告訴青眼號外,像KKV這種連鎖品牌也有很多定制款,定制款是渠道商利用自身的門店優勢、集中采購優勢,讓品牌方降低價格的一種方式,其實也是為了促進銷售。
多位品牌方和實體零售渠道相關人士都表示,現在新零售渠道很流行化妝品體驗裝和更小規格的產品。也就是說,美妝品牌把容量做小,以更小的規格和更低的單價銷售已經在線下渠道成為常態。
03
拉新、促銷 小產品大商機
事實上,體驗裝的流行與消費趨勢的變化緊密相關。
一位美妝品牌線下渠道運營負責人告訴青眼號外,據他觀察,對于很多線下門店來說,常規的一盒30支的次拋精華,客單價太高,單支的銷售效果反而很好。在他看來,現在的次拋精華很像當年美即面膜的售賣模式,消費者可以任選不同品牌、不同功效的產品,自由組合。其他比如30g的洗面奶,50g的水乳等產品也是類似的邏輯,減少容量,把客單價做下來,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機會,這也將成為一種趨勢。
“小規格產品的出現,其實是渠道和品牌共同的選擇,渠道商基于進店顧客購買能力的認知,品牌基于對自身產品品質的認知,通過調小規格,降低價格,吸引消費者嘗鮮試用,達成銷售,然后再形成二次復購的轉化,這是一條已經被驗證了有效果的路徑�!彼M一步解釋道。
杭州傳禧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常凱也指出,現在體驗裝、小包裝的風氣是被之前流行的大牌小樣帶動起來的,年輕人不僅有嘗鮮的需求,一次性購買好幾種小規格的產品也已經成為一種消費方式�!绑w驗裝產品的消費群體偏年輕化,這也能帶動門店整體的客流量和業績�!彼M一步表示。黃曉東更是直言:“小規格產品的興起,是渠道和品牌在迎合年輕人的喜好。”
而相較于國貨品牌主動推出小規格的商品,進口品牌則是將小樣作為大促營銷或新品種草的一環,其核心作用是幫助品牌吸引新用戶。
比如某國際美妝品牌天貓旗艦店目前共上架了10個體驗禮商品鏈接,涵蓋了品牌大部分單品和全部的護膚套組,定價在19.9元-249元之間不等。體驗禮中包含小樣產品和一張優惠券,優惠券可在之后購買正裝產品時使用,強調“先試后買”。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體驗禮大多為品牌會員專享福利,消費者必須先加入品牌會員才可以購買。這也說明,體驗禮不僅可以促進消費者轉化,品牌還能通過消費者入會實現精細化的私域運營。
Bio-MESO肌活事業部總經理溫喜明也表示,品牌銷售體驗裝、小樣,其實是用嘗鮮的方式拉新,現在流量成本越來越高,大家開始把部分營銷預算拿出來做消費者的嘗鮮試用。
歸根結底,消費者更加謹慎,消費決策更加理性,先體驗再消費的方式也越來越流行,無論品牌是借助小樣營銷,還是直接推出小規格的產品,都是為了降低消費者的試錯成本,激發更多消費潛力。而最后是一錘子買賣,還是二次復購,關鍵還得看產品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