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夜經濟新趨勢:杭州宵夜營業額躋身全國top3
“支付寶到賬xx元”“您有新的外賣訂單”......在杭州武林路夜市里不時傳來又有新訂單的聲音,夏日炎炎,全國不少小商家的生意越夜越精彩。網商銀行小微觀察站公布的小微夜經濟新趨勢顯示,2023年,近9成餐飲外賣商家營業至夜宵檔,而49%商家今年夜間的營業額同比有所提升。
夜經濟吃喝占一半,夜宵商家同比增長15%
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中提出要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過去4年,夜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夜間消費在許多城市的全天占比已超過一半。這其中,夜間吃喝仍是主流,占比超過48%。
夜宵經濟,正是夜經濟的“黃金時段”。夜宵檔是指晚上20:00-凌晨4:00的時間段,小微觀察站據顯示,今年營業至夜宵檔的商家數量同比增長15%,平均營業時間延長1成,漲勢迅速。
南北差異明顯,旅游帶動“夜宵繁榮”
夜宵經濟也呈現顯著的南北差異。網商銀行小微觀察站數據顯示,得益于適宜的氣候條件和飲食文化,在夜宵生意規模排名前十的城市中,九個都是南方城市。但北方正在迎頭趕上,在市場規模增速最快的十城中占了一半。據小微觀察站夜經濟數據顯示,杭州在旅游市場的帶動下,杭州經營宵夜檔的商家們營業收入排名全國第二名。
夜宵經濟增長,旅游是一大驅動力。 今年營業時間延長最多的10個城市,80%都是旅游城市,很多還不是“老網紅”。旅游熱,帶動了夜宵熱,來自城市的游客把吃夜宵的習慣帶到大江南北,也帶動了當地餐飲經濟的發展。
在夜宵品類上,各國料理店鋪也紛紛入局,標準化成為關鍵。標準化程度高的意面品類,營業時長悄悄翻了2倍,進入了夜宵檔,而像法國菜、港式茶餐廳、新加坡菜、印度菜等非傳統夜宵檔的品類,營業時長均同比增長了20%以上,是增長最多的品類。
另一方面,年輕人消費習慣的變化也為新品類進入夜宵市場帶來了機會。在小微觀察站披露的夜宵訂單量增長最快的品類中,港菜茶餐廳、潮汕砂鍋粥等口味偏清淡的養生類夜宵增速最快,迎合了當下都市人群拋棄重油煙辣,轉向健康養生的習慣。同時,傳統早餐品類如手抓餅、生煎鍋貼因其親民的價格和立等可取的速度,也實現了上60%以上的訂單增速。
雖然奶茶果汁、炸雞炸串、燒烤和漢堡薯條這夜宵四大金剛依然穩居主要城市的訂單量前四,但市場已趨于飽和,競爭激烈。相比之下,這些高增速的新興夜宵品類機會更大,更適合小微經營。
作為夜生活的組成部分,夜食經濟支撐起了夜經濟的重要一環。夜食的意義,不光是填飽肚子,還能帶來情緒價值。
深夜大排檔、小酒館、便利店、甜品鋪、鮮果坊......越來越多不同類型的商戶開始延長營業時間,餓了么等本地生活互聯網平臺也紛紛推出“餓了么夜市”等主題活動,以創新場景推動商家營收增長,也讓用戶不出門,逛夜市,24小時夜生活送到家。在這些場景背后,是餐飲商家支持起了夜食經濟的發展,使幸福感得以具像化。通過夜宵消費數據,我們得以窺見宏觀經濟背后的許多細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