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奧利奧、農夫山泉們的“長紅密碼”
來源/全食在線
作者/李青林
除了打造人盡皆知的品牌之外,推出一款長紅產品也是企業的夢想。
有人說,在需求多元化、渠道精細化的今天,要想打造長紅產品實屬不易,因為我們可能可以看到未來5年企業發展的路徑,但無法看透未來5年消費需求的變化。
因為在數字化技術不斷迭代的今天,消費者變化太快了。
曾經那些引以為傲的創新品牌,那些在誕生之初立下豪言壯語的品牌,那些被資本看好,被消費者復購的品牌,很多已經消失了。
即便沒有消失,也漸漸被我們遺忘。
那么,你的產品是長紅品嗎?
-01-
你的產品長紅嗎?
先來回答一個問題,在你的認知中,都知道哪些長紅品?
農夫山泉的水、康師傅冰紅茶、可口可樂、娃哈哈D鈣奶、老冰棍、健達奇趣蛋、旺旺大禮包、三全水餃、思念湯圓、安井丸子、匯源果汁、夢龍雪糕、奧利奧餅干、閑趣餅干等等。
如果說這些產品屬于長紅產品,你認可嗎?
當然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長紅產品的清單,雖有差異,但大差不差,我們發現幾乎所有的長紅產品都符合以下幾點。
首先,越細分的產品,長紅的可能性越小,當下很多創新品牌都專注于細分需求和場景的開發,打造出很多暢銷的大單品,像自熱火鍋、滋補類產品、小眾高端果汁、低脂零食。
但你發現沒,這些看上去緊跟時代潮流的產品,很多都成為網紅產品,獲得了大量的流量曝光,但并沒有成為長紅產品,有的甚至已經淡出市場,被消費者遺忘。
因為它們太細分了,這意味著產品覆蓋的人群屬于小眾群體,產品滿足的需求是非剛需需求。
例如有的產品專注于辦公室場景下的需求滿足,這意味著消費者離開工作場景就會遺忘品牌,而每天也只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工作。
所以這類產品不會成為長紅品,因為驅動消費的動力太小了。
其次,渠道越精準的產品,長紅的可能性很小,精準的渠道,只能通過線上獲得,在大數據的加持下,品牌能夠找到與產品匹配的消費者,并將產品推薦給對方。
數字化的魅力在于幫助品牌獲得更大的流量,同時找到需求更明確的消費者,所以那些剛誕生的創新品牌,大都把線上渠道作為促進品牌快速成長的法寶。
但我們發現,線上精準的渠道的確能夠幫助品牌在一夜之間被大眾所知,但也僅此而已,因為一旦失去流量推薦,產品就會被遺忘。
因為精準的渠道,讓品牌無法看到產品的弱點,無法及時做出調整,同時直面精準的消費者,很容易讓品牌產生錯覺,認為我的產品就是萬里挑一的好產品。
事實上,這只是數字化帶來的錯覺。
再者越善于表達的產品,長紅的可能性越小,不知何時開始,內容營銷成為品牌傳播和新品推廣的重點,講故事成為創始人又一個工作。
內容營銷,意味著產品變得更生動,能夠與消費者情感共鳴,但那些簡單粗暴的產品,或者看上去很low的產品,卻走的更遠,賣的更好,反觀那些會講故事的產品,也僅僅講了個故事。
沒有一個消費者會因為一個故事而復購,因為消費者需要的是產品解決需求的能力,而不是畫餅。
總結一下,長紅的產品都滿足這些條件。
1.產品滿足大眾消費者,像水、飲料、膨化食品、巧克力、直接解暑的冰淇淋,他們都解決了大眾消費者的大眾需求。
例如解渴、解暑、解饞,這是人的基本需求,是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抗拒的。
2.產品進入大渠道,大渠道意味著能夠看到更多的消費者,也是產品之間競爭的陣地,大品牌雖然也在尋找新的細分渠道,但他們增長的動力依舊是大流通。
沒有一個食品類的產品是依靠精細化渠道成長的,精細化渠道只是大流通渠道的補充,是品牌填補空白市場,擴大市場份額的選擇。
3.簡單的產品,從包裝設計到產品展示,越簡單越好,淺色包裝的老冰棍,紅色罐體的可口可樂、紅色蓋子的農夫山泉、透明包裝的安井丸子,這些產品沒有花里胡哨的設計,沒有生動的品牌故事,但卻一直是消費者重復復購的產品。
除了滿足以上兩點之外,產品簡單化也是其能夠長紅的關鍵。
4.微創新,可以看到很多大單品的外觀、口味幾乎多年不變,尤其是大品牌,幾乎不會對口味做出大的調整,即便是推新,也僅僅是推出2款以內的新口味,而這些新口味不會作為主力產品。
反觀創新品牌,大都喜歡大刀闊斧的創新,甚至顛覆自己原有的產品,看似站在消費者角度洞察市場,實際上是自己打自己的臉。
健達奇趣蛋,在全球流行的幾十年,時至如今口味依舊沒有變化,包裝也沒有大的變化,唯一變化的就是里面的玩具。
老冰棍,口味和包裝也沒有變化,廠家也懶得變化,因為賣的太便宜,但正是這種懶,才讓老冰棍一直是消費者心中的神。
但雪糕刺客,卻在今年淡出了消費者的視線,就是因為太會創新了。
產品長紅的原因其實并不深奧,就是選擇一款產不多的產品,死纏爛打做渠道,不斷地通過試吃推廣、進行廣而告知,加上“一成不”的產品。
僅此而已。
看上去不難,但真正做起來很難。
因為在快速迭代的時代,大多數品牌創始人都很焦慮,都等不起,怕來不及。
但事實上,這些焦慮的原因不是外部環境的影響,而是對自己產品、對自己團隊的不信任。
畢竟靠ppt講出來的產品故事,本身就很難說服自己。
東方樹葉,是農夫山泉用近10年時間砸出來的產品,成為當下的長紅產品,因為在未來5-10年時間,東方樹葉在無糖茶飲賽道,依舊會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但沒有幾個老板有鐘睒睒的魄力,當然東方樹葉之所以沒有被農夫山泉淘汰,是因為農夫山泉本身就擁有長紅產品。
先活下去,才是關鍵。
所以打造長紅產品是品牌活下去的基礎,只有活下來了,才能跨界,才能創新。
創新不是拯救品牌的選擇,而是幫助品牌成長的結果。
但很多品牌搞反了,想通過創新創造奇跡,拯救品牌。
-02-
如何打造長紅品呢?
首先是聚焦,對于創新品牌來說,找到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痛點,而且這些痛點是必須解決的,不能是可解決可不解決的。
聚焦到一個點,堅持做。
元氣森林在最開始就專注于無糖氣泡水領域,推出的產品也是口味的創新,所以能夠成為無糖飲料細分品類頭部。
云耕物作,專注于紅糖,解決了女性消費者的需求,所以也成為了長紅品。
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個品牌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要學會斷離舍,把精力聚焦到一個點。
其次,堅持傳統渠道,傳統的就是最好的,所有的創新都是在建立在穩定的基礎上,對于國家來說,先穩定才能改革,而沒有穩定就改革,必將戰亂。
品牌也一樣,先跑出一個穩定的產品,打開一個穩定的市場,收獲一批穩定的消費者,接著才能開始創新。
而穩定,就是堅持傳統,學傳統的市場開發,走傳統的渠道,因為這些傳統都是前輩交過的學費。
我們發現,那些一開始就堅持線下渠道的新品牌,總是過得不差,而那些一開始就走創新渠道的品牌,大部分都失敗了。
所以線下渠道,是品牌生存的根基,因為線下渠道能夠面對多層級的市場和不同的消費者,能夠快速讓品牌看到產品短板,而線下渠道較長的反應鏈路,也給予品牌改進產品的時間。
所以,長紅產品不是概率性問題,而是品牌洞察市場后的沉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