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集合店步入戰國時代,該如何沖出混戰?
出品/聯商個人VIP專享頻道
撰文/聯商專欄 深藍
相關閱讀:
細細想來,如今的零食店競爭局面,竟與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列國紛爭的局面非常相似。在此,我們就從這個角度切入,聊聊如今的零食店競爭格局,以及零食店競爭的策略。
一、戰國歸于秦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紛爭不斷,經過近兩百年的攻伐兼并,最終由秦國完成統一,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反思秦國由弱變強,最終統一六國的歷程,可以總結幾個經驗:
第一、善于納諫,不拘一格用人才。從穆公時代的百里奚,到孝公時代的衛鞅、秦始皇時代的李斯等,秦國任用人才不問來歷、不問出身,只要有治國之才都能得到重用;
第二、務實的治國理念。無論是法家、兵家、縱橫家亦或是墨家,諸子百家只要是對治國安邦有用,都能在秦國發揮其價值;
第三、沒有成見,不囿于過往的成功經驗,根據環境變化順勢而變。在大爭之世任用法家的衛鞅進行變法,在各國均勢的情況下、任用縱橫家的張儀在列國之間縱橫捭闔,在面臨困境的時候適當地進行示弱以求發展;
第四、戰略穩健,并不急于求成。戰國初期實力最強的魏國,經常主動挑起與周邊國家的戰爭,最終在趙、韓、齊三國的合力攻伐中,走向衰弱。秦國強大后并沒有急于向東方拓展領土,而是將目光轉向西部,趁蜀地混亂的時候一舉拿下。最終蜀地為秦國統一六國奠定堅實的經濟和兵員基礎。
二、零食店競爭格局
如今,零食店進入了戰國時代,呈現出一超多強、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
從規模上看:零食很忙憑借三千余家門店的規模,居于領先地位,并在穩步拓展。趙一鳴、零食有鳴、好想來和來優品等,憑借一千家以上的規模,建立起一定的品牌形象,并在積極拓展。另外,還有如零食優選、糖巢、零食艙等一眾地方零售品牌,也在極力進行規模拓展。
從區域上看:零食很忙主要集中在西南區域,并主要在西南、華中、華南區域進行拓展。趙一鳴集中在華南,目前在華北、華東、華南及西南都在進行拓店。來優品、好想來主要集中在華北和華東區域、零食有鳴主要集中在四川及華南區域。
以上可見,趙一鳴的拓展方向是最為分散的,門店布點也是最分散的。當然,這有搶占空白市場的動機,但是無疑會帶來運營成本和公司經營風險的增加。
從競爭格局上看:目前已經形成其它品牌圍繞趙一鳴競爭的態勢。在華東地區,好想來與來優品在趙一鳴旁邊的門店,已經采取低折扣策略;湖北、廣西及江西區域的零食很忙、華南區域的零食有鳴,也在圍繞趙一鳴進行競爭應對。
除趙一鳴外,其它零食品牌間的競爭則相對比較克制,并有意識地避開競爭。
說到這里,大家可能有疑問,為什么大家都在圍繞趙一鳴在競爭呢?接下來我通過零食店的策略給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三、零食店的策略
其實,這樣的競爭局面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當前陷入這種競爭局面的原因,是與某些品牌采取了不恰當的策略相關的。
再回到戰國時代。魏國憑借優越的地理環境,以及李悝變法的成功,率先強盛起來。強大后的魏國四處征伐,周邊的秦、韓、趙、齊、楚打了個遍,而且在征伐的時候不注意穩定周邊環境。結果造成攻打趙國、韓國的時候,齊國救援的局面。最終經過馬陵、桂陵兩次大戰,葬送魏國霸權。
而秦國即使后來強盛,在攻伐其它諸侯國前,也會注意與另外的諸侯國搞好關系。即使在六國伐秦的時候,也會主動示弱,以謀生存。
首先,先從拓展角度看下各主要零食企業的策略。零食很忙一直采取比較穩健的拓展策略,比如在湖南本省形成足夠的密度和優勢后,才去周邊的江西、廣西及湖北發展,目前仍是圍繞核心區進行深耕。其他如好想來、來優品、糖巢等企業也基本如此。
發跡于江西的趙一鳴,自開發皖南市場后,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近一年時間內先后拓展華北、華中、華南和西南市場。如此大范圍的門店拓展,讓其本來就不強的供應鏈、門店運營能力雪上加霜。當然,這么大規模擴張的另一大弊端就是,在各區域都遇到競爭對手,陷入激烈競爭的局面。
其次,在店鋪模型方面,以往零食店選址會綜合考慮點位、面積及預期銷售,即實現租金和預期銷售的最高效匹配。零食很忙等企業一直在按這個原則進行店鋪選址,穩步推進了三代零食店的發展。
但是,自2021年開始,趙一鳴便開始主動尋求最佳點位、更大面積,不計成本的拿鋪。比如選擇大拐角鋪、面積定在120平方米以上(其它零食品牌是100平方米選址標準)。如此便增加了店鋪的運營成本,降低門店盈利能力,加重投資者的負擔。
再者,競爭策略方面看。趙一鳴主要是采取降低價格的策略。比如330ml的罐裝可樂,三代零食店一般售價為1.9元。但趙一鳴將價格降低到1.8、1.7,甚至某些競爭店都賣到了1.5元。要知道這個商品大多數的批發商進價都不會低于1.6元,這才是真正的擾亂市場價格的行為。
況且顧客購買習慣1.5元一罐的可樂,還會接受價格上調回去嗎?所以,無論對于市場還是同行業來說,都是對此類行為深惡痛絕的。其它諸如礦泉水、可樂、茶類飲料及果凍、方便面、口香糖等大眾化商品,都存在此類情況。
好想來、來優品及零食有鳴、零食很忙等品牌,為了應對競爭,除了價格跟隨外,不得已采取了打折的方式。但是,無論是降價還是打折都不是可持續的經營策略。
所以,目前零食很忙開始進行單店競爭力提升項目。即通過門店布局、商品結構、商品陳列及現場服務、營銷推廣等全方面的優化調整,提升單店競爭力。目前已在湖北、江西、廣西等省區的三十余家門店進行試點,取得調整門店單店銷售提升20%以上的效果。
雖然某企業在這種瘋狂搶占市場、無底線降低商品價格及不計成本店鋪模型的加持下,提升了品牌影響力及單店競爭力。但是,對于行業及社會發展而言,又有何意義呢?
零售行業最佳的狀態是即能為顧客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又可以保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這樣才能推動行業的良性發展,為社會做出貢獻。如某企業這樣的做法,雖然讓顧客看到了低價,但是其商品品質如何呢?雖然讓投資者看到店內客流如織,但是其真正的盈利能力怎么樣呢?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刻反思與警惕。
四、總結
以零食很忙、零食有鳴、來優品等為代表的三代零食店的崛起,為顧客提供更多、更好、更實惠的商品。這是行業的進步,降低了居民生活成本、提升了居民生活幸福指數。這是中國零售行業的一大進步,也是中國社會發展的一大幸事。
然而,隨著某些企業的惡性競爭,導致行業內出現一些不好的現象,比如商品品質低下、投資者經營風險增加等,這是不利于三代零食店發展的,更不利于中國零售行業的進步。
所以,目前行業內的有識之士組織起來聯合應對某些企業的惡性價格競爭,這不僅是為本企業的發展著想,更是對消費者利益及社會發展的負責。
目前來看,三代零食店進入高競爭的態勢已經無法避免。我倡議零售商不能再通過降低品質的方法降低價格、不能在通過增加成本的方法增加銷售。而應該真正地做好企業管理,做好門店經營,形成品牌核心競爭力。
我認為,在目前情況下零食店構建品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有如下三點,供大家參考:
第一、根據不同區域、不同客群情況匹配相應的商品結構,通過商品本地化提升商品力;
第二、不斷研究零售經營技術,提升門店經營效率,在這里建議大家還是多向日本的超市及便利店學習;
第三、圍繞顧客體驗提升門店運營標準及服務能力,讓顧客買得舒心、吃得放心。
零食戰國已然來臨,誰能走到最后?誰能在實現企業價值的同時,實現行業價值與社會價值?我想絕對不是靠投機取巧獲得一時之利的企業。唯有真正地從顧客出發,踐行企業使命、肩負行業及社會責任的企業,才能真正地肩負起這個歷史使命。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