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集合店扎堆縣城,加盟商賣不動了
來源/時代財經APP
撰文/王言
“這里一兩年內就涌入了十幾家零食連鎖店,包括趙一鳴零食、零食搜尋、怡佳仁、零食很忙……”這些年,李承陽一直在負責國內某零食集合店品牌的招商工作,他常常奔走于廣東、湖南、江西等省份的三四線城市和縣城,目睹了零食集合店“占領”小城市的過程。
“這些零食的價格差不多是超市和便利店的七八折,囊括飲料、休閑食品、網紅零食等,非常對年輕人的胃口。甚至有些門店剛開業,附近的便利店就倒閉了。”李承陽說。
如今,在湖南、江西等省份的不少城市,一條街上出現四五家零食集合店已經不足為奇,甚至在一條商業街相距幾百米的地方,有兩家同一品牌的集合店同時營業。這些零食集合店已成“犄角之勢”,互相“爭食”,搶奪客流。
零食真的很忙
在方寸之地搶生意外,更大的“戰爭”在資本層面打響。今年3月,趙一鳴零食宣布獲得來自黑蟻資本、良品鋪子聯投的1.5億元A輪融資,這也一度成為2023年最為重磅的新消費融資案例。
趙一鳴零食起步于江西宜春市,最初只是一家炒貨店,此后才開始銷售零食,并在2019年正式開出第一家零食店。次年10月,在開放加盟之后,趙一鳴也走出江西,在安徽、廣東、廣西、福建等地的三四線城市和縣城擴張。截止今年4月,其門店數量已經突破1100家。
另一家正處在高速增長期的零食集合店品牌,是與趙一鳴零食名字很相似的零食有鳴。2021年4月,零食有鳴完成數千萬元戰略輪融資,由云麓資本及天使投資人何勁鵬共同投資,云悅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截至2023年3月,它已在西南、華南、華中開店超1200家,并計劃于2026年將開店規模擴大到16000家。
勢頭同樣兇猛的還有來自湖南長沙、被稱為零食界“蜜雪冰城”的零食很忙。2017年,在房地產公司做營銷策劃的晏周辭職創業,和幾個朋友一起在長沙新開鋪橋下開了一家零食小超市。2019年,晏周正式成立零食很忙,此后其門店在長沙迅速擴張。
不過,很長一段時間里,外界對零食很忙知之甚少,直到2021年5月,紅杉中國、高榕資本、啟承資本、明越資本聯合出手,幫助零食很忙完成融資2.4億元,這個品牌才開始走入公眾視野。
此后,零食很忙開始走出湖南,大舉布局全國。在開放加盟之后,其門店數量飆升,官方數據顯示,截止去年11月,零食很忙宣布全國門店數量已經突破2000家,年銷售額達64.5億元。
根據駝鹿新消費不完全統計,2022年休閑零食賽道共計有11家相關企業獲得融資,融資總金額約為13億元。華泰證券食品飲料研究組認為,相較傳統門店,零食量販店性價比高(便宜約20%-30%)、SKU包裝小且品類豐富、社區店居多聚焦下沉市場、總部直采直供、運營效率突出都是其優勢特點,因此其將零食集合店渠道形容為休閑零食行業的“新一輪渠道紅利”。
眼下,為了爭奪這一紅利,在資本的助推下,零食集合店品牌們正在掀起一輪開店風暴。
走蜜雪冰城走過的路
過去幾年,拼多多、蜜雪冰城的崛起驗證了平價和下沉市場的潛力,而同樣瞄準大眾群體、以平價作為產品定位的零食集合店們也在悄然成長。
李承陽告訴時代財經,近兩年來是零食集合店業態發展最為迅速的一段時間,而恰恰就是這段時間,線下賣場和超市受到電商以及疫情的沖擊出現收縮,這對長期依賴線下渠道的零食銷售造成不小的影響。供應商們很難找到銷路,便將目光瞄準了街邊的零食專賣商鋪。有人抓住這一商機,隨即成立了零食集合店品牌。
傳統的零售模式下,零食從出廠后會經歷區域代理、經銷商、零售商等多個環節,為了獲利,各個渠道層層加價,最終推高終端零售價。零食集合店則嘗試繞開中間環節,直接與品牌廠商或者更上游的代理商對接,砍掉中間環節,讓利給消費者。
“和傳統商超、KA渠道不同,零食集合店一般不會向品牌方收取進場費、陳列費、條碼費和促銷費,這能讓廠家節省了一大筆錢,產品的價格自然就能降下來。”李承陽說。
這也讓上游的零食商們對零食集合店青睞有加。今年3月,恰恰食品(002557.SZ)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被問到在零食集合店渠道的最新進展,其表示目前正在和零食很忙、趙一鳴等渠道合作試銷。
另一零食品牌商鹽津鋪子(002847.SZ)早已將零食集合店作為拓展銷售渠道的重要方式。財報顯示,2022年,鹽津鋪子在零食集合店渠道放量顯著,月銷額提升至3000萬元,占其總營收的12.44%,其中僅零食很忙的月銷售額就超過2000萬元,成為其第一大客戶。
零食集合店暴發的另一個原因是龐大的下沉市場。2022年10月,林子秋在廣東某縣城加盟并開設了一家名為零食奶爸的集合店。在她看來,自己門店最大的優勢就是平價,除了低定價外,每月還會定期做促銷活動,進一步貼近當地的消費水平。
不同于良品鋪子等只賣本品牌產品,林子秋店里的SKU多達上千種,涵蓋水飲、水果、堅果、餅干、糕點和膨化食品等。“550ml裝的農夫山泉賣1.3元/瓶、500ml裝的可口可樂2.5元/瓶、樂事薯片2.9元/包。很多零食可以整袋購買,也可以散稱,五六十塊錢就能買一大包零食帶回家”。林子秋告訴時代財經。
價格親民、種類繁多的確讓零食集合店大受歡迎。在今年春節,隨著外出人口的回歸,林子秋的零食店隨即成為當地的網紅店,“高峰時期,每天營業額有三四萬元。”
“閉店潮很快會來”
零食集合店瘋狂擴張也吸引了眾多創業者的目光,但殊不知,隨著千店、萬店鋪開,經營者們也正面臨著挑戰。
首當其沖的是高昂的開店成本。根據官方資料,加盟一家趙一鳴零食店,需要籌備60-80萬元綜合費用,其中,加盟費為3.8萬元,保證金2萬元,管理費800元/月,裝修費用為8-12萬元,設備費用為7-10萬元,首次進貨費18-25萬元,這還不算門店租金或店鋪轉讓的費用。
而開一家零食很忙的費用也不低。根據官網信息,如果不考慮門面租金和轉讓費,一家常規門店前期投資所需資金在50萬元左右。單個門店的具體經營情況根據門店位置、面積大小而不同,且所有門店從開業到完全打開市場需要6-12個月的新店培育期。如果單個門店的日正常營業額在10000元-15000元,大概需要一年半至兩年回本。
“除了加盟費之外,小的加盟店每次拿貨就要幾萬到十幾萬元,大的品牌備貨動不動就要一二十萬元,再考慮到每個月一萬多元的店租和員工工資,每個月的經營成本并不低。”林子秋告訴時代財經,
在開業半年多的時間里,林子秋也感受到零食店的生意越來越不好做。“最初招商經理說,產品的毛利率有30%-40%,但我現在發現個別產品毛利率只有6%。在總公司考察時,產品的價格確實比較實惠,但等開店自己拿貨后,有些產品不是缺貨就是漲價。”她說。
今年,除去春節、五一等節假日,林子秋的零食店銷售情況并不算好——正常工作日,店里的銷售額基本上只有幾千,甚至幾百元。
銷售額的減少很大程度源于當地零食市場的激烈競爭。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林子秋所在縣城就有超過8家零食店,包括零食倉、零食很忙、零食有名等。上述品牌近期也大多提出要進一步增加門店密度,比如,零食很忙表示將深度下沉縣鎮,趙一鳴零食也透露,每個縣城可以開設3-5家門店。
樂觀的品牌們仍在找機會突圍,趙一鳴零食在拿到融資后,就在加快開店步伐。其官網顯示,加盟商從簽約到選址再到開業只需30天,目前它們正以每月新開超過100家門店的速度快速擴張。而去年一年,零食很忙新開了1200家門店。
但有悲觀的聲音認為,零食集合店的窗口期已經在關閉。劉超長期在廣州做快消品的批發生意,他告訴時代財經,零食行業講究高周轉,而作為終端渠道,零食集合店大多靠著融資和加盟費用擴張和經營,一旦融資不利或是加盟收縮,其現金流會受到的影響。
此外,零食集合店想要觸達到各個渠道,無疑要付出巨大的成本,相比之下,經銷商無需門店,人工成本也要低不少。在劉超看來,零食集合店“砍掉中間環節,直接對接廠家”的做法看似美好,但風險猶在。
他直言,零食集合店的商品和門店風格越來越同質化,無法形成差異化競爭。可預見的是,和其他消費品加盟品牌一樣,不久之后,零食集合店也將會出現一股閉店潮。
要知道,在零食集合店搶占市場的另一面,是零食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今年一季度,不少零食企業出現了賣不動的局面。其中,良品鋪子(603719.SH)營收為23.85億元,同比下滑18.94%;三只松鼠(300783.SZ)營收19.00億元,同比下滑38.48%;洽洽食品營收13.36億元,同比減少6.73%;來伊份(603777.SH)營收為12.12億元,同比下降7.8%。
對手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難做,等待零食集合店們的可能是一場血雨腥風的洗牌。
文中李承陽、林子秋、劉超為化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