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創優品一年賣出114億,葉國富盯上海外市場
來源/時代財經APP
撰文/周嘉寶
隨著全球消費趨勢兩極化,中國本土零售品牌開在海外瘋狂開店。
8月22日,中國本土零售商名創優品集團發布2023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務報告。
截至6月30日,名創優品第四財季收入為32.52億元,同比增長40.3%,創下歷史新高。經營利潤同比增長153.6%至6.9億元;經調整凈利潤同比增長156.3%至5.71億元。
全財年來看,名創優品總收入同比增長13.8%至114.7億元,來自中國的收入為76.51億元,同比增長2.8%,來自海外市場的收入為38.22億元,同比增長44.6%;經營利潤同比增長152.0%至22.23億元;經調整凈利潤同比增長155.3%至18.45億元。經調整凈利潤率從2022財年的7.2%提升至16.1%。
業績發布后,名創優品港股股價創上市以來歷史新高,日漲幅達7.27%,當日收盤價為每股42.05港元;美股方面,截至美東時間9點38分,名創優品開盤漲超6.19%,每股股價升至21.62美元,近一年以來,名創優品美股股價漲幅達275.66%。
集團首席財務官兼副總裁張靖京指出,“四季度海外市場貢獻了公司經營利潤的40%以上,6月份美國盈利門店占比近90%,帶動了海外直營市場經營利潤率大幅提高。”
今年上半年以來,名創優品創始人、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葉國富奔走于全球,表現出對海外市場的極大信心。其在交流會上透露,美國時代廣場門店的銷售一次次刷新了公司管理層對市場的認知。數據顯示,該門店開業第一個月銷售額達850萬元人民幣,是該市場普通門店的8倍。
在最新財季,名創優品海外市場單店GMV已經恢復至2019年的92%水平。而包括美國、加拿大在內的北美市場,這一數據水平則超過193%,接近翻倍。
超預期的表現與海外消費降級趨勢不無關系。中信建投研報認為,伴隨全球走出疫情,消費者信心顯著回升。但薪資增速仍然無法跑贏通脹增速,以美國為代表的海外國家消費存在“降級式”復蘇。
財通證券研報亦顯示,今年4月,美國零售增速同比增加1.6%不及預期。在零售數據分項的13個大類中,僅雜貨店、無店鋪商販、日用品商場及個人保健護理維持了環比同比正增長。
在這一背景下,依托于中國強大供應鏈背后的成本優勢,SHEIN、Temu為典型的本土企業在跨境電商領域異軍突起,而線下市場,則有以名創優品為代表零售商的攻城略池。
葉國富亦在交流會中直言,名創優品通過成本領先與產品差異化兩個維度參與全球市場競爭,而性價比則為基本盤。名創優品的價值定位,在全球經濟周期波動中顯現出巨大優勢。
另據集團管理層在交流會透露,名創優品品牌在中國平均客單價約為35元左右,而海外市場客單價平均高于中國市場客單價的2倍以上,在美國市場甚至是3倍及以上。最新經營情況顯示,海外市場客單價仍在進一步抬升。
葉國富還在交流會上透露,下半年是海外開店高峰,已經明顯感覺到海外門店增長提速,7月份就開了38家門店,“每十萬人就要有一家店”。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需求的變化不僅僅是在海外市場。波士頓咨詢公司在2023年5月的中國消費者調查顯示,只有富裕階層將延續消費升級的趨勢,而中產和以下人群在未來12個月將持續向更具性價比的商品傾斜。
在其他本土零售商選擇謹慎收縮的同時,名創優品國內門店數量仍在快速增長。
財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名創優品品牌門店數量達5791家,同比增長592家;其中,中國門店數量從去年同期的3226家增至3604家,海外門店數量從1973家增至2187家。旗下潮玩集合品牌TOPTOY門店數量由97家增至118家。
在最新季度,名創優品國內門店凈增長221家,刷新了歷史單季開店記錄。葉國富提出了未來明確的開店計劃:從2022年末到2027年末,名創優品計劃國內門店數量將從3325家增長到5000家。
與此同時,線下消費復蘇趨勢下,名創優品在今年嘗到了開大店的甜頭。除了紐約時代廣場大店銷售超出預期,該品牌廣州北京路的旗艦店7月銷售額達到466萬元。
葉國富直接祭出了未來要開約500家大店的“超級大店戰略”。他直言:“每個地級市和省會城市都開。通過大店建立品牌高度,建立業績高度,大店創造大業績。雖然大店的初期投資遠高于普通門店,但回報周期卻遠遠短于普通門店。”
據時代財經了解,目前名創優品的大店數量約100家,大店投入是普通門店的2倍,單店銷售額是普通門店的3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