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RO覓光線上比線下貴,被“背刺”是消費者的宿命?
來源/氫消費
撰文/小卿
賈乃亮直播間力推的覓光美容儀,徹底翻車了?
雙11,這個一年一度的購物狂歡節,是消費者們“薅羊毛”的好時機。過去,人們熱衷于搶購3C、服裝、日用品和大家電。如今,隨著顏值經濟的崛起,更多愛美的人加入到雙11的狂歡中,希望在這個購物狂潮中找到滿足自己美麗需求的心頭好。
不曾想在雙十一薅商家的羊毛的消費者,結果自己反而被割了韭菜。
近日,中國網的報道指出,有消費者反映,賈乃亮直播帶貨的一款美容儀,線上比線下約貴1600元左右。這款美容儀正是AMIRO覓光旗下的膠原炮產品,因其存在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同貨不同價”的情況,且價格差異較大,被質疑“線上割韭菜,線下清庫存。”
據公開信息顯示,AMIRO覓光膠原炮第一代產品在京東、天貓、抖音等不同平臺官方店鋪預估到手價為4599元,與賈乃亮、向太等達人抖音直播間預估到手價相差無幾,但在線下的山姆超市里,該款產品的日常售價為2999元,線上線下價格預估相差約1600元左右。
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賈乃亮等明星光環的作用下,同樣的商品在線上竟然能比線下貴那么多,購買到相關產品的消費者這一次徹底淪為了“韭菜”。隨著該事持續發酵,“賈乃亮帶貨美容儀線上比線下貴1600元”這一微博話題閱讀量超3859萬。
在此背景下,AMIRO覓光美容儀接連被多家權威媒體報道或存在資質不達標、涉嫌無證非法經營、線上線下同貨價格差異大的情況,這個在直播間借助明星聲量大賣特賣的網紅品牌正陷入持續的聲討。
頻頻陷入爭議,AMIRO覓光覓光還能以“國產大牌”,俘獲消費者芳心嗎?
01
線上比線下貴,
覓光定價開倒車?
隨著近幾年美容儀市場的火熱,引得眾多玩家涌入,競爭異常激烈。特別是在雙11這種大規模促銷活動期間,各個美容儀品牌都竭盡全力,針對不同銷售渠道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
據公開數據顯示,10月24日在賈乃亮直播間里賣的覓光膠原炮第二代,正常售價為4299元,當天直播有大促補貼120元的券,再加上返現500元,最終的到手價是3679元。
賈乃亮直播間
然而,有消費者發現,在線下山姆超市里,這款覓光黃金點陣美容儀的售價僅為2999元,比賈乃亮直播間4599的價格還要便宜的多。原本只是兩件不同產品的價格差異問題,但后來謠言卻越傳越離譜,變成了品牌方故意欺瞞消費者。
“太坑了!”、“差一點就當了大冤種!”,不少消費者對這類線上線下同品不同價的行為感到氣憤。
回看覓光的品牌成長歷程,可以用“狂飆”來形容。
自2015年成立的覓光,最開始靠做美妝鏡起家,并在李佳琦的直播間中,獲得了極高的推薦,這使得其迅速在網絡上走紅。
直到2020年,正式轉型進入美容儀賽道。2021年,AMIRO覓光的美容儀市占率只有0.22%,短短一年時間,就飛速升至了19.84%,成功占據了20%以上的市場份額,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
仔細觀察覓光的崛起過程,不難發現,其與早期國產美妝品牌的路徑非常相似,都是通過明星+網紅直播進行推廣,進入市場。覓光不僅邀請了高圓圓作為品牌代言人,還邀請了王子文、蔡卓妍、鐘欣潼、張雨綺等明星在社交平臺上進行產品推廣和種草。這種“砸錢”的營銷方式,不僅依賴于前期美妝鏡業務的資本積累,還得益于了大量資本的加持。
據天眼查顯示,從2017年以來,覓光共獲得五輪融資,投資陣容堪稱豪華,不僅有真格基金、順為資本、凱爾特亞洲創投等知名機構,還有小米集團、騰訊投資等互聯網大廠。光是公開披露的融資總額就已經高達數億人民幣。
僅靠美妝鏡起家,用營銷砸出了一匹黑馬,覓光前期的“順風順水”,足見相較科技含量,營銷上的運作,對美容儀的短期爆發,效果更加立竿見影。
02
宣傳射頻技術,卻資質存疑
就在最近,AMIRO覓光發布了其最新的兩款產品——AMIRO覓光膠原炮第二代和AMIRO覓光大排燈Max。這兩款高科技產品,為即將到來的雙十一促銷活動帶來了無限的想象空間。
(圖源:覓光 小紅書官方賬號推文)
然而AMIRO覓光卻疑似被曝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那就是他所宣傳的核心射頻技術,缺乏相應資質證明,被質疑為無證非法經營。
據悉,AMIRO覓光旗下產品無論是產品名稱還是用戶收到的產品說明書中,均沒有和射頻相關的說法和資質證明。
而在見諸報端的諸多宣傳物料上,射頻技術,一直以來都是射頻美容儀的核心賣點,也是AMIRO覓光的重要宣傳點。同時,在品牌相關產品宣傳頁面中,也有著大量與射頻技術相關的宣傳內容。比如“48極黃金點陣射頻能量、升級中心電極射頻技術,能量更猛更高效、深層射頻技術,全面覆蓋真皮層。”
(覓光 天貓截圖)
在近期的打假網紅鐵頭的一場直播中,直接在直播間公開喊話廣東夫婦,質疑其所賣的某品牌美容儀宣傳的射頻能量為皮膚真皮層的3.6毫米,提拉全臉,淡化法令紋眼角紋抬頭紋魚尾紋功能,并無效果。氫消費注意到,在鐵頭直播中,所展示的美容儀,品牌名稱為極萌。
可見,美容儀資質不明這種情況,并非某一品牌獨有,而是整個行業目前的通病。
但伴隨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調整<醫療器械分類目錄>部分內容的公告(2022年第30號)》,自2024年4月1日起,射頻治療儀、射頻皮膚治療儀類產品未依法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不得生產、進口和銷售。
(圖片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截圖)
而根據業內人士分析,三類醫療器械注冊一般從臨床備案開始到臨床試驗完成需要1年周期,后續注冊提交到國家藥監局,受理下證需要還需要8-12個月。簡單來說,整個審批周期接近2年。
但在科學技術部于今年4月3日發布的《中國人類遺傳資源國際合作臨床試驗備案情況公示(2023年3月17日至3月23日)》中,覓光品牌中ABFM03型號美容儀于今年4月份才申請臨床備案。若按照正常Ⅲ類醫療器械注冊周期推算,該型號美容儀在2024年4月并沒有辦法完成Ⅲ類醫療器械注冊,無法取得Ⅲ類醫療器械證書。另外在相關網站中,也沒有查到覓光當前大力推廣的膠原炮二代產品的備案信息。
(圖片來源:科學技術部官網截圖)
這也意味著,AMIRO覓光此前并未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證,且在2024年4月前可能仍然無法取得Ⅲ類醫療器械證書,如果不能取得相應資質,以AMIRO覓光為代表的美容儀品牌或將涉及無證非法經營,會有停產停售的風險。
除了近期“線上線下不同價”和“無相關資質”的問題被扒出外,早在之前,就有網友質疑AMIRO覓光在研發結果上前后矛盾,并且還利用產品升級的信息差在售賣定價上鋌而走險。
03
容貌焦慮后,
又看上了定價信息差?
2022年8月,AMIRO覓光推出第一代新品美容儀AMIRO覓光膠原炮,據產品宣傳資料顯示,該產品采用了點陣旋轉電場射頻技術,搭配“蓋章”的護膚模式。在2023年9月第二代AMIRO覓光膠原炮上市之前,第一代膠原炮還在以19極黃金點陣射頻曾作為重要宣傳噱頭。
而到2023年6月,宗匠科技研發負責人曾在品牌文章中表示,經過上百次實驗調整,發現電極并非越多越好,最終得到19極黃金點陣射頻的最佳方案,宣稱能讓能量更深入,更聚焦。然而,僅時隔三個月,AMIRO覓光2023年在9月的發布會上推出膠原炮二代,宣稱以48極黃金點陣射頻打造面中“能量巔峰”,從而精準解決抗老問題。
經過對AMIRO覓光膠原炮一代和二代產品參數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此次升級幾乎沒有改變內部電路硬件,只是簡單增加了電極個數,由19級變成了48級。最關鍵的是,AMIRO覓光在宣傳一代產品時強調,電極并非越多越好,19極黃金點陣射頻已為最佳方案,能讓能量更深入、更聚焦。然而,僅僅三個月后,他們就推翻了此前的研發結論,這種“打臉”操作不僅讓消費者感到品牌措辭的自相矛盾,也讓此前的研發結果顯得毫無意義。
當將射頻技術“改口”為越多越好、甚至技術層面“換湯不換藥”等,以此種行為來抬搞產品價格,勢必將在消費者市場落入下乘策略。
而這種趨勢,已有所顯現。比如就有消費者在網絡上投訴,表示今年8月以4799元的價格購買了AMIRO覓光膠原炮第一代產品。當詢問客服是否即將推出第二代新品時,客服明確表示目前沒有新產品的上市計劃。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僅在2023年9月,AMIRO覓光就推出了膠原炮第二代產品,并表示消費者可以補1300元來換取新產品。
此外,類似的情況在小紅書上也有消費者反映,并表示他們在剛剛購買第一代產品后不久,就推出了第二代產品。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偶然事件,比如AMIRO覓光在其六級射頻美容儀Pro版和升級款六級射頻儀MAX版之間也采取了相似的操作,更換了配色、更改了體積、調整了射頻參數,但價格卻上漲了1000元左右。
這些事件也進一步引發了消費者對于AMIRO覓光利用產品升級的信息差來定價的質疑。據黑貓投訴顯示,有消費者投訴AMIRO覓光“山姆賣2999,我買的時候4599,溢價1600”“覓光割韭菜,一代買完下個月就出二代,要求換新客服不處理”。
然而,再結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對美容儀市場的新規,不難發現,AMIRO覓光似乎有著線下清庫存,線上割韭菜的嫌疑。這種利用信息差讓粉絲們頻頻買單的行為,實則讓人寒心。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隨著AMIRO覓光,線下價格背刺線上的“翻車”,整個美容儀行業或也將在輿論質疑的重壓裹挾下,踏上雙11購物大潮。對其覓光來說,究竟是底氣十足,還是最后的狂歡?這次或許只有時間會揭開最終的答案。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