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款咖啡檢出致癌物,星巴克、瑞幸、庫迪無一幸免
聯商快訊:12月8日,一則“59款咖啡檢出致癌物”的消息沖上熱搜。
據報道,福建省消委會日前對福州市20家咖啡銷售單位的59款現制現售咖啡開展比較試驗均檢測出低含量的2A類致癌物,樣品涉及星巴克、瑞幸、庫迪等主流品牌。
據悉,在本次59款樣品中均未檢出含有反式脂肪酸(低于0.0013g/100g的檢出限),但均檢測出低含量的致癌物“丙烯酰胺”。據悉,丙烯酰胺是一種有機化合物,損害人體神經系統,為白色結晶性粉末,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不溶于苯、己烷。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四類致癌物中,丙烯酰胺屬于2A類致癌物,也就是對人類致癌作用證據有限。
福建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微信公眾中表示,我國目前暫未對咖啡中丙烯酰胺有限制性或禁止性規定。同時,也提醒廣大消費者,現制現售咖啡口感醇香濃郁,但不宜多喝,應科學、合理飲用。
這次抽檢,市面上的頭部主流咖啡品牌無一幸免,星巴克、瑞幸和庫迪正處纏斗時刻。
2023財年,星巴克中國全年收入達到30億美元,同比增長11%(去除匯率變動影響);全年同店銷售額增長2%;整個財年門店拓展不斷提速,至財年末門店數新增13%,達到6806家;全渠道業務延續強勁勢頭,門店、啡快(在線點、到店取)、專星送(外送業務)、電商及其他各渠道都實現快速增長。根據計劃,星巴克2025年大陸門店將達9000家,即每年新開1000家門店。
瑞幸咖啡財報數據顯示,其今年第二季度總凈收入為62.0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8.0%。而同期的星巴克中國的凈收入達到8.219億美元(約為59.6億元人民幣)從營收上來看,瑞幸已經超過了星巴克中國。與星巴克模式完全不同的是,瑞幸是以咖啡產品本身交付市場,而星巴克更多強調產品之外的附加體驗,比如所謂的“第三空間”、由咖啡延伸出來的味覺體驗、沉浸體驗等等。但是,隨著線上模式大行其道,那些單純只想喝杯咖啡的人們,也可以更加便捷地選擇瑞幸。瑞幸成為星巴克所宣揚的咖啡文化、咖啡產品之外延伸價值的“撕裂”者。
同樣是陸正耀創立的咖啡品牌庫迪,與瑞幸從來都是針尖對麥芒,互不相讓。庫迪正式推向市場不足一年,門店已超6000家,勢頭正勁。2022年11月,陸正耀就提出“到2025年,開出10000家”的目標,這種速度在國內消費行業都很少見。如今看來,如果庫迪一直保持當下的開店節奏,三年萬店的目標大概能提前完成。
庫迪的擴張不可避免的與瑞幸發生了激烈碰撞,9.9元價格戰隨之展開,而且預計還會打很久。
而在這樣的形勢下,星巴克也無法避免的陷入了低價競爭之中,一個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在各大生活服務類平臺上,可以買到19.9元一杯的星巴克了,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面對瑞幸與庫迪的瘋狂價格漲,星巴克也在以“悄悄降價”的形式參戰。
三者表面是門店與價格的戰爭,但更深層來看,大家比拼的是運營效率、原料成本、加工環節背后的供應鏈要素。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