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多地餐廳“承諾沒有預制菜”,噱頭or新出路?
來源/職業餐飲網
作者/旖旎
“鄭重承諾,門店拒絕預制菜,現做才好吃”;
“所有菜品現制現炒,沒有預制菜”;
“吃碗里,看鍋里,現場做給你看,絕不使用預制菜”;
……
近日,上海、天津全國多地出現餐廳打出“沒有預制菜”的口號,還在店門口立牌承諾,向顧客表明自家主打“鍋氣”和現制現做。
而職餐也發現,不只是小店,在北京開出180家直營店,被稱為“坪效之王”的南城香創始人汪國玉最近也對外表示,自家品牌將在2024全面實現不用預制菜。
對于連鎖餐企來說,預制菜是實現規模化、效率化的必要“利器”。
但現如今,“不用預制菜”似乎成為部分區域連鎖品牌另辟蹊徑的新出路,用“新鮮”現做反其道而行,給顧客新價值感,未來或許會成為一張有效的殺手锏“王牌”搶占市場。
多地餐廳立牌稱“不用預制菜”,
成餐企新“賣點”?
提到預制菜,一直是備受顧客們關注的熱門話題。
大家對預制菜褒貶不一,對于餐企來說也是個燙手山芋。
最近,多地餐企主動打出“沒有預制菜”等口號,似乎這成了餐廳的新“賣點”用來吸引顧客。
1、上海涌現一批立牌“承諾沒有預制菜”的餐廳
近日,上海有部分餐飲企業主動打出“沒有預制菜”的口號,相關話題迅速沖上同城熱搜。
以前對于預制菜大多數餐廳都是避而不談,即使自己不用,也沒有標明或者向顧客展示。
但最近,“承諾沒有預制菜”似乎成了很多餐廳的新賣點。
“我們一直都是堅持現做的,像我們大廳人均幾十元到一百元左右,我們做了很多年了,一直都是這樣子的,而且過來基本都是熟客,那他如果覺得好肯定還會選擇我們”,潮府館某門店工作人員表示。
“現做的沒有預制菜,我們店燒鳥串都是早上師傅現穿的,人均消費大概在300-500左右”,四萬十門店負責人表示。
記者采訪的這些打出沒有預制菜口號的上海餐廳,人均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有員工表示,餐廳一直堅持現做,但承諾書和公告是最近展示出來的。
2、天津、海口等全國各地餐廳陸續出現類似現象
無獨有偶,除了上海之外,天津、海口等地也開始有餐廳在門口打出“抵制預制菜”的標牌。
“我們菜都是現做的,就是沒有那種帶包裝的預制菜,因為健康嘛,食品安全大于天,最近網上這個話題很火的時候,我們就是擺出來了這個立牌,我們只是說我們這個店,對待我們產品的態度,跟別的也沒有什么關系”,梅江胡桃里負責人表示。
海口37年餐飲品牌,也在自家門店門口打出了“抵制預制菜”,店主說,用炒菜的價格吃預制菜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不管是來海口旅游的朋友,還是本地朋友,請放心到店里用餐,廚房干凈,允許參觀。
除海口、天津、上海外,寧波、杭州、南京等地也陸續出現餐廳立牌或官方賬號出面承諾絕不使用預制菜。
3、南城香:“沒有社會價值餐飲做不大,堅決拒絕使用預制菜”
除了部分小店選擇用承諾書和公開立牌的方式,承諾自己的門店不用預制菜。
直營門店突破180家,單店日流水高達3萬+的快餐行業效益王——南城香創始人汪國玉,在職餐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餐飲BOSS大會上也公開表示,如今,雖然預制菜盛行,但“南城香堅決不用預制菜”。
“現在當大部分餐廳都選擇用預制菜的時候,南城香選擇用新鮮食材。而且,我給團隊下了一個‘死命令’——2024年把調理包全部砍掉”,汪國玉說。
“不用預制菜”“新鮮現做”
或成餐企“新殺手锏”?
近年來,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預制菜走進大眾視野。
隨之而來的預制菜爭議也愈演愈烈,褒貶不一,像是“預制菜進校園”“知名餐飲品牌不是現包而是預制菜”都頻繁登上熱搜,引起網友熱議。
而在熱議和爭議之下,一批餐企似乎探尋出了一條另辟蹊徑的新路。
它不單單是“拒絕使用預制菜”,可能更多的是用“新鮮”來賦予顧客新的價值感。
1、預制菜曾是連鎖企業規模化的“后勤保障”
“零幾年的時候,那時為了追求簡單,工廠生產調理包,到店里熱一下就賣給客人。那時是創新,大家都在學怎么把事情做簡單、標準化”,汪國玉表示。
其實正如南城香汪國玉所說,20年前,為了實現標準化,預制菜是一把利器,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全國門店覆蓋,它就像是一個后勤保障部門,讓全國各地不同區域的門店,產品標準都能一致,其實放在今天,很多全國連鎖餐企,也要依靠這種預制菜模式去拓店、擴張、保證標準和品質。
因為預制菜具有便于儲存、運輸、減少人工等優勢,越來越多餐飲品牌選擇預制菜作為原料。而一些追求方便快捷、烹飪簡單的消費者也會購買預制菜,將其作為省時、省力的選擇。
像是即熱型料理包,被許多餐廳用來制作菜品,原因是制作成本低,有利于提高出餐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常常被商家用來做成外賣。
或者是某一道菜因為工序極其復雜,需要預制菜來提升快餐這種門店的效率,汪國玉就在職餐舉辦的大會上說,南城香門店還有一、兩個預制菜沒有實現完全現做,像是梅菜扣肉,工序太長,但是他們正在努力嘗試,下了死命令,明年實現把預制菜全砍掉。
2、對后來者來說,新鮮或成新“壁壘”
“但現在不一樣了,都在做標準化,但是顧客很多都喜歡吃新鮮現做的,當搞預制菜的多了,新鮮的東西、回歸到產品的原始味道,顧客不僅吃得出來,還能記住你這個品牌”,汪國玉表示。
對于已經形成規模,成為全國連鎖的品牌,標準化是開疆拓土成為領頭羊的敲門磚。
但對于很多后來者來說,面對如今的市場,“攻其所短”或許是新的獲客、搶占市場的殺手锏。
當大家都用預制菜的時候,用新鮮現做來打差異化,給顧客新的高價值感,沒準可以成為地方區域連鎖品牌的新競爭力,以應對全國連鎖品牌的規模化“攻勢”。
3、規模化的品類“反其道而行”,更有價值感
雖然有很多餐廳立牌打出“不用預制菜”“新鮮現做”的口號,但其實它的“威力”、功效并不一定適用于所有品類。
對于很多本就主打“現做”的品類來說,收效甚微,像是很多燒鳥店、中高端的米其林精致餐飲等,在顧客眼中,它主打現做本就是理所應當,沒有更高的價值感輸出。
但是對于很多規模化品類來說,像是南城香在快餐賽道,當別的門店都在利用“復熱”追求高效率時,它用自己的“鮮配”模式實現快餐菜品的新鮮現做,比如羊肉串現穿現烤,各式蓋飯新鮮現做。
它就成為了擁有極強競爭力的連鎖品牌,既能規模化,又能保證菜品口感,給顧客高價值,也就更能在廝殺激烈的市場占領一席之地。
總結: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許是對這種現象最好的詮釋。
而這背后,商業邏輯的本質,依舊是以顧客價值為中心。
預制菜承托的標準化也好,新鮮現做的差異化之路也好。
都是圍繞顧客的需求、顧客的價值感在做探索。
而如果企業能夠做到,既新鮮好吃,又能實現連鎖布局,內“求”自己,外也就所向披靡勢不可擋了。
你如何看待餐企們扎堆承諾“不用預制菜”現象?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