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鋒衣「走紅」,國產平替吃到紅利
出品/36氪
作者/張茜
頭圖/駱駝品牌官網
今年,一款三合一設計的沖鋒衣,突然就成了服裝界的黑馬。戶外、運動、羽絨服等各賽道的品牌都在分食這塊“蛋糕”。
熱鬧的背后是一個高速增長的市場。
魔鏡洞察的數據顯示,在戶外服裝類別下,今年9月沖鋒衣市場份額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2個百分點。京東、淘寶、抖音等平臺,沖鋒衣的成交額也在大漲,其中最暢銷的正是三合一款式,其在淘寶、天貓這兩個平臺的市場份額占比達到了79.5%。
縱觀沖鋒衣品類發展,在上一輪由戶外熱引發的購買潮中,品牌們還更傾向于迎合中產階級的消費偏好。簡單來說就是一邊強調專業化和功能性打產品力,一邊對標時尚甚至奢侈品標簽來獲得品牌溢價。在始祖鳥,即便是基礎款的沖鋒衣,單品售價也在4500往上;打出“中國硬殼”的凱樂石,沖鋒衣單品均價也超過千元。
如今,高端化的故事還沒講多久,消費市場的偏好卻發生了變化。從專業圈層走向大眾市場,沖鋒衣為何成為老中青三代的日常穿搭?又讓哪些品牌成為了主角?
01
沖鋒衣,日常化
沖鋒衣爆火的苗頭,是從去年的戶外熱潮開始的。
當時受疫情影響,露營作為少有的、低門檻戶外活動,成為大眾休閑放松的消遣,使得戶外運動開始打破圈層壁壘,走向大眾化。而沖鋒衣,本就是戶外圈的常備單品,也是很多品牌秋冬會推出的款式之一,屬于在圈內“小有名氣”。
今年之所以能走到“爆紅”,還要歸功于兩個方面。一是各大品牌在秀場的沖鋒衣走秀,讓這一品類在時尚界刷足了存在感;二是互聯網上瘋傳的一段和沖鋒衣相關的變身短視頻,撬動了大量UGC。
這段變身短視頻提供了一套普通男生變成帥哥的極簡公式:沖鋒衣+口罩+半框眼鏡+微分碎蓋,并且號稱“沖鋒衣是男人最好的醫美”。視頻在抖音、小紅書上瘋傳,用戶爭相模仿、自發傳播,“沖鋒衣穿搭”就這樣乘著男性消費的便車,很快流傳到更廣泛的大眾圈層。
沖鋒衣變身視頻,圖源抖音、小紅書
但來到大眾圈的沖鋒衣,并不是戶外圈的簡單復制,而是各方面都發生了許多變化,這些變化都圍繞著一個關鍵詞,就是“日常化”。
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品牌價格。
之前在這一類目里,站在金字塔尖的大多是國際品牌,比如始祖鳥、MAMMUT猛犸象、巴塔哥尼亞都屬于戶外“頂奢”。品牌理念和故事流傳甚廣,產品定價也足夠高,即便是相對“親民”的北面、哥倫比亞等品牌,沖鋒衣價格也在千元級別。這些品牌采用的多為專業級別面料,防風防水的性能更高。像始祖鳥用的,就是一種叫GORE-TEX的專利面料,能應對七八級的暴風,更適合登山、徒步等場景。
但如今在大眾圈層流行的,則更多是駱駝、探路者、伯希和、迪卡儂等品牌,價格集中在300-700左右。瀝金聯合蟬魔方研究過抖音的沖鋒衣市場,發現銷售額貢獻最大的價格區間分別為300-500元、100-300元。很明顯,相比動輒大幾千的沖鋒衣或者羽絨服,這個價格帶的沖鋒衣對大眾更加友好。
伯希和品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他們推出的款式里,更受消費者歡迎的兩款都是三合一沖鋒衣,價格分別是479元、979元。
而在價格降低的基礎上,沖鋒衣本身也從專業走向了“時尚+實用”。
先從顏色上看,今年大多數沖鋒衣都擯棄了早年間流行的鮮艷色,像大紅色、紫色等等,而是轉向了大多數消費者更能接受的黑白灰,以及在女性消費者群體中流行的多巴胺色系等。這類顏色,更能覆蓋通勤、休閑、運動等多元場景。
而從整體產品設計上來看,品牌多是主打三合一的款式,一件防水防風的外套,再加一件保暖的抓絨或羽絨內膽,有多種穿法。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用買一件羽絨服的錢就能直接買兩件,還一衣多穿,直觀感覺也更實用。
比如最近,隨著滑雪季的到來,滑雪服也顯現出了增長苗頭,有從專業場景過渡到大眾場景的潛力。在小紅書平臺上,#雪系穿搭 話題的瀏覽量已經超過4500萬次,有KOL開始將滑雪服穿到日常場景中,并給出時尚公式。
雪系穿搭,圖源小紅書
兼具“時尚性+實用性”雙重要素,才能讓更多消費者買單。這波抓住沖鋒衣潮流實現增長的品牌,講的也是“時尚+實用”的故事。有數據報告顯示,今年抖音的沖鋒衣市場,防風、防水、透氣這三個賣點的市場規模最大,而國潮、輕奢等賣點的環比增速最快。
可以看出,今年冬天在沖鋒衣的消費上,趨勢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消費者更在意性價比了。
02
當“平替”成為主角:消費回歸性價比
回顧這幾年的服裝行業,也能發現同樣的趨勢。
比如上一個引起如此廣泛熱議的品類,lululemon的瑜伽褲。雖然價格高達800-1000,但能大面積走紅是因為實打實的產品力和品牌力,既舒適、顯瘦、時尚,又能表達消費者熱愛運動的態度和身份。
直觀上看,這和今年的沖鋒衣走的是兩條截然不同的路線,一個主打高端,一個主打實用。但當時,lululemon其實間接“養活”了另一波生意,就是各種平替。
因為lululemon的價格較高,難以輻射更廣泛的群體。但用戶需求已經被激發出來,所以很多工廠、品牌開始做性價比的生意,打著平替的標簽售賣,把價格定在百元左右,吃大眾消費的紅利。
lululemon平替,圖源小紅書
甚至在今年10月,安踏還買下了MAIA ACTIVE,一家主營運動服飾的國產品牌。MAIA ACTIVE就被很多消費者看作是“lululemon平替”,瑜伽褲價格在300-400左右,消費門檻更低。
至少在當下的服裝行業,無論對資本還是品牌方,都更喜歡做大眾的生意,性價比成為顯性增長要素。
在消費者端,三年疫情疊加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個人收入預期存在不確定性,人們對價格更加敏感,對品牌溢價的容忍度也更低。消費者不愿再為理念和故事買單,連曾經逆勢大漲的奢侈品牌也賣不動了。
即便是在小紅書平臺(通常被認為與抖音、快手相比,用戶價格敏感度更低),#平替#也是熱門話題,相關的筆記數量達到200萬+,1688、拼多多更是成了新晉購物陣地。
1688、拼多多購物分享,圖源小紅書
當然,消費回歸性價比并非純粹的消費降級,品牌們之所以能接得住這波“平替”的紅利,還是因為在產品力和品牌力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營銷上也緊跟趨勢。例如今年被消費者廣泛買單的品牌駱駝,就是用產品直接塑造出性價比,用營銷打入年輕人心智。
在產品上,駱駝主推的拳頭單品“三合一設計沖鋒衣”,折后均價在400多元左右。一般來說,評判一件沖鋒衣的品質,主要從防水、透濕指數,以及細節設計來看。品牌主理人調研了駱駝的這三項指數,發現在此價格帶上,首先駱駝品質并不低廉,其次相比大品牌的沖鋒衣、羽絨服等,性價比明顯更高。
而且,從今年5月起,駱駝就開始在抖音平臺鋪設大量KOC種草、測評視頻,并在商品的標題上強調“三合一”“防風防水”等關鍵詞,直接向用戶輸出產品賣點,塑造功能認知。
駱駝商品頁面,圖源抖音
在營銷上,駱駝簽約丁真為品牌代言人,借助丁真的形象打出野生青年的標簽,擊中年輕消費者對“自由”“戶外”的向往。同時,駱駝還與大話西游、敦煌等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潮IP聯名,連續造勢增加市場曝光度的同時,也意在塑造更具文化內涵的品牌形象。
03
國貨再次迎來春天?
消費回歸理性,國貨品牌的產品力則更容易凸顯,這一趨勢不止發生在服裝行業。
就拿之前一直被大牌占據的美妝行業來看,近幾年市場蛋糕也被平價國貨品牌分食了不少。微播易的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老牌國貨珀萊雅首次登頂天貓銷售榜首,壓倒了歐萊雅、蘭蔻、雅詩蘭黛等國際大牌。
而珀萊雅之所以能實現銷量反超,主要原因也不外乎三點:一是價格比國際大牌更低,對普通大眾更友好;二是品牌在過去數年已積累了一定研發和產品創新實力,功效得到了消費者認可;三是在渠道和營銷側均抓住了平臺流量和社媒營銷的變化趨勢,在聲量的積累同時也實現了不錯的銷售轉化。
可以說,在整體消費觀念轉變的背景下,品牌如果在同等價格帶上能把產品做到更優,性價比更高,就更容易實現增長。
正如最近行業熱議的另一條新聞,拼多多市值超過阿里,也是產品過關的前提下,性價比的一種勝出。這是當下市場普遍的趨勢和情緒。而沖鋒衣則在戶外熱潮之下率先抓到了流量密碼。
不過,被時代熱潮催熟的品牌和產品,能否拿著這張王牌從爆紅走向長紅,還要等待一輪又一輪周期的檢驗。
一位00后消費者告訴品牌主理人,當時買沖鋒衣是因為被淘寶精準推薦,想著“自己比較怕冷,可以穿厚點”,就入手了一個潮牌的沖鋒衣。但買了之后,“北京很快進入寒冬,所以只穿了一次,買的還挺后悔的,不適當的氣候根本穿不出去。”
類似被所謂“潮流””性價比”吸引下單,購買之后后悔的消費者也不在少數。有的是因為跟風買了但閑置了,有的是因為不習慣沖鋒衣的密閉性,穿著不透氣。
后悔買沖鋒衣的網友,圖源小紅書
而對品牌方來說,就算短暫抓住了流量密碼,迎來一波增長,如果產品不過關,仍然很難把一時的熱度轉化成為長久的忠誠度,最后或許只是曇花一現。
只有重視產品,理解消費需求,才能讓一時的紅利成為穩定的增量。
結語
從全球市場大盤來看,據Statista數據顯示,全球戶外用品行業都有增長的空間,預計到2025年,全球戶外用品行業規模將增至2363.50億美元。
而在國內,戶外運動及其周邊消費熱度還在持續上升,瑜伽褲、沖鋒衣、露營設備等細分賽道都是近幾年開始飛速增長,且尚未發展成熟。品類增長潛力之下,市場仍待進一步挖掘。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