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推出全新會員,要花60萬才能滿級
來源/電商報Pro
作者/李松月
01
京東又推出一個會員體系
從PLUS會員到店鋪會員,再到企業會員,京東真是把會員體系玩出了花。
日前,京東宣布上線首個企業用戶專屬的店鋪會員體系,面向全體京東企業會員開放注冊。
由于是首次嘗試,京東的第一站選擇了知名度較高的“Apple產品企業業務京東自營旗艦店”。通過與店鋪的合作,京東能夠為企業店鋪會員提供優惠、專業服務、累計積分等。
據了解,京東企業會員先注冊Apple企業店鋪會員再下單,可享受最低6.5折的優惠。同時,店鋪會員每消費1元即可累計1積分,積分可用于提升會員等級和兌換商品。
而目前企業店鋪的會員等級共有5檔:開卡即為一星會員;二星會員需要3.5萬積分;三星會員需要10萬積分;四星會員需要20萬積分;升至最高等級的五星會員需要60萬積分,也就是要累計消費滿60萬元。
京東企業店鋪會員等級規則
至于不同的會員等級,自然也會享有不同的服務。比如達到一定等級可享受Apple原廠專業的IT支持與免費的培訓服務,包括Apple商務管理服務產品ABM(Apple Business Manager)和Apple企業售后服務產品ACE(AppleCare for Enterprise),都是面向企業的服務。
此外,積分還可用于兌換京東E卡:消耗3.5萬分可兌換100元京東E卡、消耗60萬分可兌換3000元京東E卡——相當于最高千分之五的返利。
圖源:京東App截圖
雖然從比例來看并不算多,但積分兌換的京東E卡是以電子卡密的形式發放。換而言之,這對于企業的采購人員而言仍有著不小的吸引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企業客戶的粘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企業店鋪會員以外,京東企業會員如今也開始加碼會員權益。比如新注冊的企業用戶可以獲得最高3000元的補貼,包括各類滿減券、折扣券,以及免運費等等。
今年618期間,京東企業業務還面向企業客戶推出了促銷活動,包括企業階梯價、企業團購券、達量返E卡等各項權益。
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5月20日-5月31日,企業客戶采購成交額同比增長58%。多個行業的采購規模都實現了明顯增長,其中京東最為核心的3C數碼商用產品成交額同比增長30%,成交銷量同比增長20%,成交客戶同比增長40%。
從以上數據來看,京東企業業務的發展勢頭還算不錯。而企業會員和店鋪會員的疊加,也有望通過提供專屬的優惠和服務,增強企業用戶的忠誠度,從而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
02
企業購+店鋪會員,京東探索電商新增量
京東開始做企業購業務,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
當時京東推出了企業采購業務,為企業用戶提供在線采購平臺和專業服務。
隨后,京東在2014年5月正式上線了面向中小企業的電商采購平臺——京東企業頻道。通過整合供應鏈、金融、服務、軟件應用等資源,京東大客戶部打造了一個服務企業采購的資源生態,提供一站式電商化采購解決方案。
2016年4月,京東大客戶品牌正式更名為“京東企業購”,并繼續擴展其服務和平臺能力。一年后,京東企業采購的業務范圍進一步擴大,除了采購服務以外,還提供技術、商品、履約交付、增值服務等等,因而品牌定位又升級為JD-Business(京東企業業務)。
圖源:京東App截圖
由此可見,過去這十余年里,京東對于企業采購電商的探索幾乎就沒有停下過。
一方面,這與京東自身的定位有關。自從將自己定義為“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后,京東一直致力于通過數智化技術持續自我進化和更新迭代。
今年的京東618啟動大會上,京東集團CEO許冉更是直言,未來的零售業競爭是供應鏈的競爭,更是技術與服務的競爭。
據介紹,截至一季度末,京東的供應鏈基礎設施資產規模已經達1541億元,庫存周轉天數降至 29 天,扎實的供應鏈支撐著京東和商家們實現了高質量增長。
而憑借自身強大的供應鏈,京東在ToB業務上也有著天然的優勢,既能提供豐富的商品資源,也能保證采購流程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提高企業客戶的采購效率并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企業采購電商是京東的重要增長點。借此,京東可以拓展商品經銷途徑,加快庫存周轉,從而深化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增強客戶粘性、提升在B端市場的影響力。
更直接一點的,企業采購電商也能為京東帶來新的收入渠道,有助于業務增長和收入多元化。長期來看,擴大了在企業級電商市場的份額后,也有利于京東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市場機會。
這也是為什么如今的京東,面向企業采購電商仍在進行持續的創新和規模擴張。除了此次推出企業店鋪會員以外,京東這兩年還在積極尋求和大企業的合作,共同開拓B端市場。
比如今年5月,京東和小米的戰略合作一度引發廣泛關注,當時雙方明確了未來三年小米在“京東全渠道”銷售額2000億的目標。
圖源:京東
之所以強調“全渠道”,是因為除了C端零售以外,企業采購也是一塊重要的市場。
據京東表示,雙方后續將基于京東的企業級供應鏈,以及小米豐富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共建高質量商采服務生態,并結合企業辦公、員工服務、市場營銷等企業級采購場景,更加精準地對接企業客戶需求。
相比龐大的零售市場,企業采購市場雖然規模小了很多,但好處是更具確定性,增長空間也更為廣闊。如果能夠與一些大型企業達成長期合作,對于京東和小米而言一條穩定的收入渠道。
就在6月5日,京東企業業務還與中糧福臨門達成合作,聚焦年節福利、員工關懷、食堂餐飲、渠道獎勵、促銷推廣、積分兌換等細分場景。
相比3C數碼,糧油品類的采購頻次更高,也有望為京東開拓出一片新的市場。
03
誰能拿下2萬億企采電商市場?
據網經社統計,去年上半年,國內企業采購電商市場規模達10780億元,預計全年市場規模達21800億元。
圖源:網經社
雖然增速較前幾年明顯放緩,但依然能達到20%以上,領先于整個電商市場。而且在這2萬億的市場規模面前,玩家卻并不多。
除了京東企業購以外,目前企業采購電商的主要玩家就只有1688企業匯采、天貓企業購、亞馬遜企業購,以及蘇寧企業購和國美企業購。
從當前局勢來看,蘇寧和國美正處于困境,它們的企業購業務聲量也較小;亞馬遜企業購雖然在全球影響廣泛,但側重于跨境電商領域,國內的參與者主要以供應商身份的產業帶企業居多。
1688和天貓企業購的各項能力毋庸置疑,但用戶心智略顯薄弱,如今正在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天貓企業購此前就與釘釘展開合作,試圖通過辦公軟件觸達更多企業用戶,實現精準銷售。
不過截至目前,京東企業購毫無疑問仍占據了近半的市場份額,也是眾多玩家中機會最大的一個。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京東就高枕無憂了。如今的企業采購電商市場想要實現進一步的發展,仍面臨著諸多阻礙,僅憑京東一己之力很難把蛋糕做大。
比如在用戶習慣上,很多企業已經習慣于傳統的采購流程,很難去接受和適應數字化的采購方式;
同時,很多企業的采購流程通常涉及多個部門和層級的審批,這就導致采購周期較長,回款慢、效率低。
為此,京東企業購還引入了京東金融,為企業客戶提供免息賬期。如果選擇周結的話,最多可延期21天免息付款;月結則是最多延長51天付款,但需要支付當月采購額的0.6%。
這一模式可能已經是當下的最優解,但對于平臺和企業客戶而言仍會造成不小的壓力。
如此看來,京東想要進一步挖掘企業采購電商市場的潛力,除了自身能力提升和模式創新以外,可能還需要在行業全鏈路尋找更多的盟友,以提供更具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