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降本增效”進入誤區:員工是成本還是財富?
出品/聯商&商業夾生飯
整理/季楓
編者按
經濟下行周期,各大企業加速轉型變革,“降本增效”話題持續熱議。顧名思義,降本增效是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現如今,降本增效是企業持續盈利的關鍵,企業需通過優化生產流程、提升管理效率,或精簡流通環節、降低物流成本等方式,提升企業競爭力。
但從不同企業實際的操作過程來看,“降本增效”的定義和施策或多或少都有些走偏、走樣,甚至過于簡單粗暴,結果導致“降本”變成了單純的降薪裁員,與此同時效益卻未改觀多少。
對于降本變成降薪裁員這一現象,業內人士頗多關注,呼吁亟待撥正方向。7月10日晚19:30,聯商&商業夾生飯第十六期節目圍繞“追求降本增效的時期,員工的照顧無法保持平衡?”這一話題,三位嘉賓展開了熱烈的探討。
對于這個話題,凱勝老師“站隊”員工,他毫不客氣地直言:若是將員工視為成本,公司就沒有未來。因為員工無法產生忠誠度,公司也將失去長期存活的能力。在他看來,商業中人與人的互動是通過員工觸達顧客來完成,如果輕視員工幸福度,那么也不會有顧客的滿意度。
以下是凱勝老師的主張:
我的主張:若是員工視同成本,這公司就沒有未來。
一、商業是人與人的互動:員工是重要的橋梁!
·商業的面,是銷售商品帶來銷售額提高。商業的線,就是導購與顧客的每次接觸,或是商場管理員工與導購的互動。
所以,商場的點,就是每個員工、導購、顧客。
·經營指標數據,總是在面上。無論是銷售額、坪效、租金收繳率、客流增長率等。
因此,長期忽略人,忽略顧客滿意度、輕視員工幸福度,就讓商場看似熱鬧,實際冷冰冰,沒有溫度。
二、管理制度無法完美,卻應該將員工的照顧持續優化到制度內。
·員工離職,長期主因是對直屬領導的不滿與抱怨。
·員工離職,薪資雖然排不上第一要素,卻是可以透過制度。
·團隊管理中,文化、考績、升遷等,與人的好惡、風格高度有關,因此,制度更顯得可以落實對員工的照顧,降低灰色的個人的影響。
三、結論
每個公司都有一套員工照顧制度,無法評價好壞,適合就好。
何謂適合?就是公司員工長期認同直到對公司產生忠誠度。
對員工若僅是成本思考,員工就不可能產生忠誠度,公司也失去長期存活能力,不是嗎?
范老師把企業的發展框定在成本底線(薪水)和上限(員工的創造力)構成的空間里,他認為,只有員工價值的正確認識和發揮,才能讓人產生持久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從而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這就提高了上限。對于企業而言,提供符合市場化水準的薪資水平,和員工工作的認可并激勵是并行不悖的。
具體分析如下:
員工是成本還是財富?
平日里,在企業里常常聽到一句話,員工是企業最大的財富,不過一提到降本增效,第一反應是,裁撤員工人數。從這個動作可以看出,員工是那個“本”,即成本。
從日常經營來說,的確需要支付員工薪水。企業的發展有一個成本的底線,即薪水,還有一個上限,即員工的創造力。因此,企業的發展基于這兩條線構成的空間里。
支付員工的薪水是有限的,可以計算的;但創造力理論上是無限的,是如何激發的問題。員工激勵,就是這種激發的途徑和效應。
我曾經舉例說,每月員工生日會,是一個公司大家庭的歸屬感的舉措,其中,生日賀卡自己寫且針對每個員工工作崗位和表現的不同而不同,就逼著自己了解每一個員工的日程表現甚至是脾氣秉性。在員工隊伍龐大時,這不容易做到。不容易做到的事為什么管理層要盡力做到,因為這是讓員工知道,他們的工作表現是被認知和注視的,工作成績的被認可就是最大的員工激勵。
因而,支付的薪水是員工報酬,這是滿足基本需求,這很重要。不過,員工價值的認識和發揮,才能讓人產生持久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從而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這就提高了上限。
上述不是說起來好聽,而是實踐中已經被證明了的。那些發展良好的公司,其文化一定包含了員工激勵的因素。
因此,員工照顧的兩個層面,即符合市場化水準的薪資水平,和員工工作的認可并激勵是并
行不悖的。
基于員工薪資訴求,宋老師提出了合理的雇傭關系基礎,他認為,一個好的公司,應該給予員工行業合理的薪資,當然前提是員工擁有匹配的能力。要留住員工,不能僅靠口號與制度。他指出,所謂“降本增效“,并不簡單是降低人工就可以的,而是合理地發揮員工的能力,做到價值最大化。
一起來聽聽宋老師的觀點:
留住員工不能僅僅靠口號與制度
薪資當然是重要的,沒有合理的薪資,只畫大餅,最終員工一定不買單。
但薪資不是無限的,員工對薪資的要求當然是越高越好,這永遠是一個矛盾。
一個好的公司,應該給予員工行業合理的薪資,這是雇傭的基礎,當然這個前提是員工的能力也必須匹配。
在這個基礎上,員工能不能留得住,并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還取決于公司能不能提供更好的工作氛圍與員工關懷。
例如一個相對公平的工作環境,無論是加薪與升職,都能根據員工的貢獻進行公正的考核。還有團隊leader是不是能進行有效的管理,避免不必要的內耗。
在現在的環境下,絕對避免加班幾乎是不可能的,很多員工也有這種準備。但員工最抗拒的有兩點,一是無節制的加班,特別是加班已經影響了正常的生活,第二,因為管理的失誤,例如對工作缺乏規劃而造成的不必要加班。
所謂“降本增效“,并不簡單是降低人工就可以的,而是合理地發揮員工的能力,做到價值最大化,很多企業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管理成本很高,但實際產出不好,這才是“降本增效”需要考慮的重點。
最重要的是,良好的工作氛圍,不是僅僅靠制定制度就可以的,制度是人在執行,執行者沒有現代管理意識,再好的制度也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很多企業,制度很齊全,內容也很全面,但真到了執行層面就走樣了。制度是必須的,但不能簡單地迷信制度。
除了制度,公司文化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這種公司文化一定要是公司上上下下的共識與認知,而不是幾句口號,這恰恰是很多企業缺乏的東西。
(本期完結)
下期預告:“年輕一族是當前的消費主力,孰真孰假?”,敬請期待!
關于聯商&商業夾生飯欄目簡介:
“商業夾生飯”是由范唯鳴、張凱勝、宋若嘉三位知名商業地產專家聯袂組成的新奇特組合,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以直播會友的方式吹起了行業交流新風——三個“老男人”的商業侃大山,不定期邀請行業嘉賓空降交流;是一場老友敘舊,也是一場商業talk show,更是一場頭腦風暴。
如今,商業夾生飯已登陸聯商網,在更大平臺上做覆蓋面更廣、更有影響力的分享和傳播。這無論對于夾生飯的進一步發展還是聯商網內容生態的建設,都具有里程碑意義;對于廣大粉絲用戶而言,也將為之帶來全新的內容體驗。
目前,欄目平均以半月一期的頻率在聯商網官方微信視頻號上播出,每期一個討論主題,由三位老師輪流主持。自2023年11月9日開播以來,已播出十六期。
欲回顧更多往期節目,請點擊專題:【聯商&商業夾生飯直播精彩回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